AU小绿罐提醒:注意力系统在大脑内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父母们经常会打趣或抱怨,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干什么事情总是不一会儿就被其它的东西影响了,怎么办啊?

其实注意力是可以被训练的,在了解训练方法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下注意力系统本身,究竟是如何动作的。

「注意力系统示意图」

注意力系统的本质是一个神经回路,它把蓝斑(负责觉醒)、伏隔核(负责奖励)、杏仁核(负责情绪)、前额叶(负责记忆、判断、思考、操作等)、小脑(平衡协调、肌肉张力等)等各个功能区域连接在一起,并使这些区域处于警戒状态。

当外界的信息被反馈进神经回路后,奖励中枢,就是那个被称为伏隔核的多巴胺神经元,会向前额叶皮层发出包含了愉悦和满足感的信号。如果这个信号强到前额叶不得不做出回应,那前额叶就会开始驱动整个注意力系统高速运转,此时人就会开始进入高度专注的状态。

简而言之,只要让孩子产生更大的动机,就能让孩子更专注。比如为了让孩子能专注的吃个饭,在他面前放个手机放《小猪佩奇》;为了让孩子能专注的上节英语课,承诺课后给买一套乐高玩具。

看动画片和获得新玩具,都是使孩子产生更大动机的信号,也确实能在一时间提高孩子的专注力。但虽然短期有效,从长远来看,这种提升专注力的方式或许会带来更大的负面影响。

那究竟什么样的方式,可以更好地提升或训练孩子的注意力呢?其实,最好的办法,是让孩子做到【内因驱动】四个字。

内因,指的是通过引导,让孩子自己对这件事产生好奇和兴趣,从而大脑发出信号,进入高度专注的状态。

首先绝不赞同以打骂的方式让孩子去专注的做某一件事情。打个比方,孩子不认真吃饭,家长就以打骂的方式让孩子好好吃饭,然而这种让孩子暂时性屈服的行为,并不能让孩子的提升注意力,甚至还会使孩子出现逆反抗拒心理

同样,利用压力来放大动机信号,也并不是一个非常理想的选择。学生们会因为考试压力而选择专注地看书、学习,但压力过后呢?换句话说,他们对于学习并没有产生自己的欲望,也就是所谓的“内因”。如果返回来分析下那些真正的“学霸”,他们会长时间专注于学习这种枯燥乏味的行为,是因为他们判断出这一行为能带来的长期收益。

最理想的方案,是让孩子能够将目光投射到那些更长远的目标和收益中去,而不仅仅局限于眼前!这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内因驱动,因为只有相信前面的那些益处是真实存在的,才会在当下付出远远不成比的努力和专注。

由此可见,内因驱动讲究的是正面引导。而很多时候,成年人用强迫和施加压力的方式,这与唤醒孩子内因的宗旨,恰恰背离了。当然,这一点也要遵循孩子自身的发育。

而正是因为还没有完成发育成型,所以就要通过一些营养、训练方式去刺激前额叶的发育,去引导前额叶能被长期的长远的目标或收益刺激!

你可能感兴趣的:(AU小绿罐提醒:注意力系统在大脑内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