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读后感有感

一本书,一篇文章,一个段落,一句话,单凡给到你心灵些微的撞击,都是一篇有生命有洞见的读后感诞生的契机。

读后感,也是鉴别语言把控能力,思想呈现水平的一块试金石。写作者的才华成色立马见分晓。也因此聪明人不轻易写,但对作品最好的尊重,又非常有必要写,只有这样的结合,才是对作品真正的消化,更是对自己的提升。

这就需要我们平时看到好的读物,要细细鉴赏,慢慢品味。将自己的情感毫无戒备地融入,放心得用自己的思想去碰撞,电光石火就是我们发现自己,了解自己的灵感来源。

所以读后感,不是派生给写作者的任务,硬生生的去搜挖文章的奇妙之处,然后向别人违心推荐,靠着文字的乔装本事,貌似可以加上一层光鲜外衣,但你的真情可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教养可在?

最怕有人看书很多,知道的故事很多,了解的道理很多,却不与自己发生半点关系,冷漠地置身事外,麻木无知还在炫耀自己博览群书。这犹如逛窑子,繁华十里,声色犬马,热闹非凡,却不得一人懂的滋味。只剩狂欢的孤独。

书与人讲究缘分。书海浩瀚,但读来让你如获至宝,如同知音在旁,轻巧地触及你心灵的圣地,解你万千情愫,让你小心翼翼地贵金着,暗暗庆幸着,还一度在书的面前自惭形秽起来――这都属于美丽的邂逅。若无相欠,怎会遇见?一本好书,一定在某一个安静的角落等着你!

每每给孩子们推荐读物,总是期待着他们拥有这样的“艳遇”,某一刻,他们获得了这份感觉,余生,他们都会找到安放灵魂的最佳选择。但与书相识相知之间有一段路程,需要耐心,安静地度过,才懂享用。那时的读后之感就会喷薄而出万丈光芒。而不会是今天这样,腹内装了三两故事,硬要隔着厚厚的懵懂,总结出人生哲学,人间大爱。苍白是无可避免的尴尬。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没有优良的输入储存机制,任何形式的输出都是本末倒置,急功近利,荒唐可笑的。

如何让孩子欣然走进一本书里,是我们真正需要下功夫,下力气,做足功课的地方,也在考验着教育者的智慧,责任面前的驱动力。

当然,首先育人者自己获得过这份丰盈的体验,真实的幸运。

你可能感兴趣的:(写读后感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