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们不要对号入座

前天编了篇文章--《老陈喝醉了》,一位老板看了之后,怀疑是在写他。

我告诉他不要对号入座。文章就是这样,大多是来源于生活的虚构和再加工,虽有雷同,纯熟偶然。

说是不让对号入座,可是文章描述的是当下老板们的普遍境况,想不对号入座也难。

当下的老板们,确实不容易,大多都是在生与死的边缘挣扎。一个不小心,也许就是万劫不复。

境况越不好,老板的风险越大,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员工则不然,可能也会有影响,也都在可以承受的范围。

此处不养爷,自有养爷处。

老板们心里的压抑,一半来自企业经营的压力,一半来源于这种树倒猢狲散的危机。简而言之,就是焦虑。

正像某个傻子都能成功的年代一样,员工也没有分企业的一杯羹吃,时局动荡之时,员工自然也不会抱残守缺地和老板一起等死。

只是如今这局势,和一般局势有所不同。此处养不了的爷,别处也很难养得起。

那些处处都能有饭吃的超级员工,毕竟还是少数。有相当一部分的员工,离开现有的单位,要么混不下去,要么连混的机会都没有。

没有经历过下岗潮的人,或许不能理解这句话。

不过,人都是短视的,普通人尤其如此。

普通员工和老板一起,在公司的这艘大船上一起搏击风浪,还不计较个人得失,这种概率实在是微乎其微。

所以当下老板们面临的困境,绝不止是外患,更不好堵住的还有内忧。

内忧外患之下,原本勉强维持的,或许就会维持不下去。

倒了就倒了,只是对于老板来说有点可惜而已,对于时代发展来说,这都只是小事。

走了张三,来了李四,老板这个岗位,从来都不缺人。你不干他干而已。

只是现在很多人误以为创业的门槛越来越低,现实却是创业成功的门槛越来越高。

只是现在很多人还不明白,守住现在老板的饭碗,才是相对更明智的选择。

绝不是在为老板们唱赞歌,现在还坚守在创业路上的老板大多都算得上是英雄。尤其是那些优先保障员工利益的老板们,因为稀缺,才更珍贵。

唇亡齿寒的道理,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明显。即便如此,还有很多人感受不到,或者不愿意去坚守。

想想伊拉克,想想叙利亚,再想想你所在的企业和单位,不是谁都有能力移民的。

老陈喝醉了,老高写了文章,老孟就以为在写他。其实老高写的也不是老陈,更不是老孟,至少不单单是。

你以为的老板,或许是“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的风光,又或者是“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的酣畅。

事实上是,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也许是,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更大可能是,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作为一个码字人,也羞愧于自己的笔墨,难以书写他们心中的忿忿不平。

悄悄问一句: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你可能感兴趣的:(老板们不要对号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