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

其实在N多年前我就曾读过一遍余华老师《活着》这部小说,那个时候没有什么别的感受,只是觉得主人公太苦了,完全是外人看热闹。后来特地去看了葛优、巩俐主演的电影《活着》,对男主人公福贵从恨到可怜,再到替他伤心欲绝。虽然电影在很多情节改动较大,但还是做到了6分神似,原著小说显然比电影要精彩很多,而且笔法流畅、情节合理感人、逻辑性非常强,每个人物都刻画得都入木三分。我不得不佩服这种那个历史年代底层民众那句醒世恒言:好死不如赖活着的道理。

最近再读《活着》这本书,突然觉得自己看出了和以前不一样的一些东西,也许这就是岁月带来的变化吧。例如小说的开始:叙述者“我”,得到了个游手好闲的好差事,去乡间收集民间歌谣。然后,就遇到一位牵着老牛,名叫“福贵”的老人。于是,“我”们并腿并肩地坐在大树下,福贵开始给“我”讲述他坎坷的一生。以前我读这本书的时候觉得自己就是那个叙述者,冷眼旁观;现在我再读这本书,觉得自己就是福贵,而且很多时候自己的人生就是有很多无奈需要去接受,不管你愿不愿意接受,所以就会像福贵一样即便不能活着离开,也要给自己找条“活路”。

《活着》这本书之所以被封为经典,就是因为作者用了非常简单的叙事方式就讲透了主人公的一生,告诉世人:既然来到世上,就要活下去,既然要活下去,就要好好的活下去。活着不易,且行且珍惜。很多人都是读到这种结局后觉得人生残酷的,人生路漫漫,终要学会告别,谁都会离开,就像任何事都会结束是一个道理。没有人不恐惧离开,但是恐惧却最没有用处。活着虽然不易,但也要努力活下去。即便不能活着离开,也要努力给自己找条“活路”

人都是惧怕死亡的,没有人逃得过去对死亡的恐惧。但是现实是人们越是惧怕死亡,就活的越怯懦。人们因为孤独而痛苦,又因痛苦而孤独,在冥冥中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互为因果,正如《挪威的森林》里所说的:“我们活着,同时在孕育死亡。不过,那只不过是我们必须学习的真理的一部分。不管拥有怎样的真理,失去所爱的人的悲哀是无法治愈的。无论什么真理、诚实、坚强、温柔都好,无法治愈那种悲哀。我们惟一能做到的,就是从这片悲哀中挣脱出来,并从中领悟某种哲理。”

现在重读《活着》也似乎明白了书中告诉我们的一个道理:“人这一生,一共要面临三次告别。一别青春,二别父母,三别红尘。”臧克家在《有的人》里写道:“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书中的徐福贵恰好就属于前者,从一个纨绔子弟到佃农的转变,对徐福贵来说并不容易,因为比起先甜后苦,人们更乐于接受先苦后甜。他身边的亲人陆续死去,爹娘、妻儿、女婿、孙子,徐福贵亲手亲眼地送走了一个又一个至亲。他知道自己终有一日,也会躺在冰冷的地下。但是,他之所以没有倒下也许不是因为内心有多么强大,而是已经“麻木”了,心里有一个声音始终告诉他,在这一天来之前他必须要竭尽全力地活下去,哪怕妻离子散、哪怕举目无亲、哪怕家破人亡。

有位哲人说过,活着有三个层次,即“活着、体面的活着、明白的活着”。余华说:“我再也没见过像福贵这样令我难忘的人,对自己的经历如此清楚,又能如此精彩地讲述自己是如何衰老的。”我们虽活着,却很少有人能活的通透。徐福贵是难得活的通透、活得坦然的人。他告别了青春、离开了父母、送走了妻儿,能牵着一头叫“福贵”的老牛,与陌生人笑谈自己起起伏伏的一生。徐福贵对死的坦然、对苦的释然,可见一斑。

我特别喜欢余华先生在这本书的自序中的三句话:

    一位真正的作家永远只为内心写作,只有内心才会真实地告诉他,他的自私、他的高尚是多么突出。写文章的目的不是为了发泄,也不是为了控诉或者揭露,应该向人们展示高尚。

      高尚不是单纯的美好,而是对一切事物理解的超然,对善和恶一视同仁,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

      丑恶的事物总是在身边,美好的事物却远在海角天边。写作的过程让我明白,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这也许就是余华老师想表达的态度,这是一种多么通透的活法。即便生活再难,也不能失去笑的权利。接受苦难,也是接受自己,战胜苦难,也是给自己找条活路。即便家人都离去,守着过去的回忆,也能笑着流泪、笑着活下去。

你可能感兴趣的:(《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