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精进学思行 精进学思行 今天
昨天参加了得到高研院第二次线下高手课——《怎样用设计思维把创新常态化》,主讲人是李欣宇,她是“High创”的创始人,致力于用设计思维方法论,赋能中国的企业产品、组织、服务的创新。
目前她已服务于多家世界知名500强公司,如华为、京东,罗氏制药、交通银行,莲花湾等,商业设计顾问,最近帮助故宫文创实现的新品创新,上市三天销售过亿。她同时也是得到高研院5期的学长、得到创新高手课讲师。
这个课程持续了整整一上午,信息密度非常,我无法在本文和你呈现所有内容,这里重点分享对我启发最大的3点:
什么是设计思维的双钻模型?
如何培养同理心?
设计思维还可以用在哪里?
而前两点也是我们理解设计思维的重要抓手,前者可以看成是设计思维的地图,而后者则是我们走完这张地图的指南针。
1、什么是设计思维的“双钻模型”?
在介绍“双钻模型”之前,我们先回顾一下什么是设计思维,我在NVH性能是设计出来的,人生可以设计吗?分享过设计思维的定义:
在一定的边界和方向下,尽可能发现和创造可能性,通过提成本原型获得体验,帮助选择满意方案。
现在看来,这个定义还是没有太大的问题,不过这次欣宇老师对其进行了更加朴素的描述:
设计思维,不只是服务于产品设计,还能解决人生难题,并能创造性的解决问题。
我的理解,设计思维是一中“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而限于“设计”领域。这套方法具体指的是什么呢?
“双站模型”很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如下图所示:
从这个图中,我们看到设计思维包含4个关键环节:发现需求-定义机会点-创想-原型。
猛然一看,觉得也挺普通啊,但是仔细观察,会发现有两个关键点:
第一个关键点是,这四个步骤,分别经历了“发散-收敛-再发散-再收敛”的过程,也就是在“发现需求”时,我们要尽可能发散,从而识别尽可能多的潜在需求,“定义机会点”的时候要收敛,就是聚焦到少数正真的需求上;而在“创想”阶段,要再发散,目的是发现多种满足需求的方案,到了“原型”阶段则是有一次收敛,将可行的方案快速做成原型,通过原型来收集反馈,形成新一轮的额循环。
而我们看到图中“发散-收敛”刚好构成了一个“钻石”的形状,两次“发散-收敛”就刚好是“两颗钻石”,这也是名字的由来。
第二个关键点是,上面四个步骤又可以归为两类,前面的两步对应的是“做正确的事”,而后面两步对应的是“用正确的方法”,合起来就是“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而且这两个过程不能颠倒,并且“做正确的事”更加重要,正如我们常说:“在正确的道路上缓行,要好于在错误道路上狂奔”。
我理解这也是为什么在课程中,老师花了近7成的时间在前两个步骤上。
从设计思维的角度,怎么理解“正确的事”?我理解,就是明确了真正的需求。举个简单例子,你老板让你帮忙做一个PPT,“正确的事”就是先搞清楚,他需要这个PPT的目的,汇报对象是谁?希望达到什么效果?
如果他本来的目的是在行业内做一个20分钟的分享,而你实现不了解清楚,花了三天的时间,做了一个长达五六十页的材料,即使里面的数据很完备,逻辑很清晰,图标很花哨,也很难满足预期,因为你方向都搞错了。
2 如何培养同理心?
2.1 同情心 VS 同理心
明白了发现需求很重要,具体该怎么操作呢?我又不是用户,如何知道他的需求?这里有一个重要的指南针——“同理心”。
为了说明同理心,老师把它和我们常常容易混淆的一个词放在一起了,这就是“同情心”,它们有什么区别?
同情心:如果我是他,遇到他经历的事情,我会有什么感受?
同理心:如果我是他,遇到他经历的事情,他会有什么感受?
一字之差,精准地道出了两者的不同,举一个我自己的例子。
我每天下班时,都会换上运动鞋跑步回家,我的同事常常佩服我好有毅力,特别是在天气比较恶劣的时候。他们之所以会觉得我厉害,是因为他们是在用”同情心“看我(这里不是指可怜我),而是觉得如果是他们自己,他们觉得很难坚持。
而实际上,我感觉很好,因为我很享受这个过程以及运动后的精力状态,如果有人能够从”同理心“的角度理解,就会体会到我的感受,而我在得到高研院认识一个牙医,她也有相似的习惯,就很能理解我说的这种感受,因为她自己也感受过类似的情况。
2.2 “情绪轮"
虽然同理心和同情心有区别,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点,它们都和人们的情绪和情感相关。但是人的情绪有这么多,我们如何去分析和识别呢?我一直有这样的一个困扰,但是课程中介绍了工具“普拉奇克情绪轮”,解答了我的困扰。
这个模型是由知名的心理学家“罗伯特·普拉奇克(Robert Plutchik)”于1980年第一次提出,在这个“情绪轮中”,描述了我们人类的8种基本情绪,而其它情绪都是由这八种组合或延伸而来,这个类似于我们在色彩中看到的三原色。
并且这8个情绪可以分为4对,每一个对都表示两个极端:
快乐——悲伤
信任——厌恶
恐惧——生气
惊讶——期待
而它们的典型组合为:
期待+快乐=乐观(与之对立的是悲观)
快乐+信任=喜爱(与之对立的是悔恨)
信任+恐惧=服从(与之对立的是不服)
恐惧+惊讶=敬畏(与之对立的是侵略)
惊讶+悲伤=悲观(与之对立的是乐观)
悲伤+厌恶=悔恨(与之对立的是喜爱)
厌恶+生气=不服(与之对立的是服从)
生气+期待=侵略(与之对立的是敬畏)
这个“情绪轮”给我们提供了认识情绪一个很好的框架(虽然后来人们发现它有不完善的地方),同时,这个工具也被广泛地应用在用户体验设计中。
2.3 如何培养同理心?
明白了同理心和同情心的区别,也找到了理解情绪的一个重要的框架,那么我们该如何培养我们的同理心呢?基于老师的介绍,我将其总结为2个心法3个做法:
① 2个心法:接受观点+感受情绪
课程当,老师举了一个例子,比如你的一个好朋友被领导批评了,他觉得很受委屈,跟你诉说了他的想法和感受,你有下图的两种反应方式,你觉得哪种更合适?
从同理心的角度,显然是第二种,因为第二种接受了对方的观点,感受了他的情绪。
其实这个场景,在夫妻中也很常见,你们其中一方在公司中受到委屈,当她/他和你抱怨老板和工作的时候,你会采取哪种应对方式?很显然,第二种是一个很好的借鉴。
② 3个做法:换位、提问、观察
第一个做法是“换位”,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课程当中用到的下图:
当一个小宝宝躺在他的摇篮当中,你站在上面看,看到的是各种可爱动物的脸,而站在她的视角,却看到的是各种屁股。
第二个做法是,“提问”,在培养同理心的过程中,
不问“引导性问题”,如:“你已经停止打老婆了吗?”
少问“意见”,如“你觉得我们产品还需要怎么改进?”
多问“场景和感受”,如“你一般在什么情况下使用我们产品,它给你一种什么感觉?”
第三个做法是“观察”,它比“提问”更接近用户实际需求,在“问卷调查”中有一个经典的案例,就是索尼公司关于“音响颜色”的调研,在调查问卷阶段,大多数被访者都觉得“黄色”的音响好看,而让他们自己选择一个作为礼物带着,大部分人选择了“黑色”。这是典型的“嘴上说不要,身体很诚实”
以上就是这次线下高手课对我最大的两个启发点:“双钻模型”,和“如何培养同理心?”
3 设计思维,还有可以用在哪里?
我的职业是电动汽车声音设计,这是典型的可以应用设计思维的领域,而我自己犯过一个典型的错误,我们第一版的声音,完全是基于我们自己的理解来定义风格,没有进行充分的原型试错,收集反馈,等到声音集成到车上时,收到了很多的抱怨,比如转向等的声音,有人觉得像“敲木鱼”,后来我们吸取教训,声音在正式发布时,都会小范围的进行用户评价,从而保证上车的声音是满足预期的。
除此之外,我还先想到了设计思维的另外三个应用场景:
场景一:人生设计
这个不是我的原创,斯坦福教授比尔•博内特 和 戴夫•伊万斯在《斯坦福大学人生设计课 》中系统介绍了如何设计思维应用到人生设计中,我在NVH性能是设计出来的,人生可以设计吗?中分享了我的读后感,而得到的同学园园还给我推荐了网上课程,链接如下:
https://www.creativelive.com/class/designing-your-life-how-to-build-a-well-lived-joyful-life-bill-burnett-dave-evans?utm_source=creativeLIVE&utm_medium=ios_app&utm_campaign=social-share_class
场景二:认识自己
情绪轮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识别情绪的框架,从一定角度上看,我们每个人都可以看成是一个原型产品,把我们自己放在不同的场景中,我们能体验到不同的情绪,而这种情绪是给我们的一个提醒,让我们更好认识我们自己这个产品。
比如我加入得到高研院后,参加了很多活动,包括分享日、棒球赛还有跨组联谊会,在参加这些活动时,我们会有不同的情绪体验,比如有些活动让我们兴奋,有些让我们紧张,有些让我们觉得失落,在这些不同的场景中,我们能更全面认识自己。
场景三 育娃
我现在还记得前面分享的照片(动物屁股那张),这给我一个提醒,其实我们也可以把小孩看成是我们的用户,我们提供的是”养育“这种服务,如何从他们的视角观察,从而设计满足他们需求的服务,是个很有意思的话题,虽然我目前还未考虑太清楚,可以尝试,等有阶段收获后,再和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