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分享主题:
对“快感”上瘾,是成年人最大的毒药
最近,因为一年一度的诺贝尔文学奖,中国作家残雪火了。她被视作最有望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拿奖可能性一度进入全球前三。就算把她的经历、天赋嫁接给我们任意一个人,恐怕也很难再出第二个残雪。别的不说,就单单说说她每天严格的时间把控,就没有几个人能做到:
7点准时起床;
9点开始阅读和写作,一个半小时;
14点开始阅读和写作,一个半小时;
晚餐后,小说创作时间,一个小时。
也许,一天、两天还行,但要雷打不动坚持30年、10950天那就太难了。
而且,在前10年里,最常遭遇的不是被杂志社拒绝,就是被出版社拒绝。
很多时候,不是因为坚持太难做,而是尝不到甜头的痛苦太煎熬。
我们每个人,都喜欢低投入快回报,都想一付出就立马尝到甜头。
所以,我们几乎99%的人,都没法做到残雪这样,去做一件高投入高回报的事情。
别说这样磨上30年了,恐怕在没有看到任何好处的前提下,就连坚持3年都不愿意去等。
让人惊讶的是,残雪只是上过小学而已。
但她的作品,却是哈佛、康奈尔、哥伦比亚等知名大学的教材;
开始写作时,她还只是一个裁缝而已。
但在美国和日本文学界,都对她的评价特别的高,还有专门研究她的机构研究。
我相信,这不只是老天爷赏饭,也不是她太有天赋了。
等待,这个时代的稀缺品
为什么,我们越来越不愿意等?
因为,整个时代都不需要我们耗费时间去等。不管什么欲望,只要你想要,就能立马满足。
想吃一顿大餐,不用等过年,只需一份外卖30分钟就到;
想念一个人,不用等一封信,只需一个视频通话就能见到;
想解惑一个难题,不用翻看许多书籍,只要一个浏览器就轻松搞定……
“我们没有任何延时的机会,我们获取满足感的时间不断被压缩。”
在整个市场上,大批的商家正争分夺秒给你快感,不断给你立马就尝到的甜头。
在这种唾手可得的快感中,我们能获取前所未有的快感:一个个高潮不断的视频、一个个刺激惊险的游戏、一个个免息分期的好物……但越是这种唾手可得的快乐,我们就该越发警惕。因为,对待它的态度,正是拉开人与人之间距离的最大原因。
你在网上随手一搜,就能看到大把悲剧的故事。因为追求唾手可得的甜头,最后却蹉跎时光,浪费机遇。道理很简单,越是唾手可得的东西,背后的代价就越大。就像在《圆桌派》里,梁文道说的那样:
过去,我们换一身新衣服,需要去裁缝铺量各种尺寸、挑选各种样式、布料,然后再去剪裁、缝制……
换一件衣服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其中往往要耗费十天半个月。
而现在,换一身衣服那都是分分钟的事情,你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够买到喜欢的衣服。因为网游,工作三年依旧只能混基层;
因为网络小说,考试挂科找不到好工作;
因为各种买买买,负债累累过度透支了未来;
在纪录片《富哥哥穷弟弟》中,讲了这样一对兄弟:
兄弟两人只相差一岁,在同样的环境中长大,被同样的父母教大。
但长大后的两个人,人生境遇却是截然相反。
哥哥伊凡,一个身价千万的名流政客;
弟弟大卫,一个靠打零工讨生活的流浪汉。
差不多的年龄、智商、成长环境,两人怎么就差别这么大?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弟弟比哥哥会“享福”。小时候,哥哥帮人遛狗、送报纸、修剪草坪赚钱;
弟弟根本不动弹,就只想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安逸生活。
21岁时,哥哥靠做小生意,分享致富经赚得人生第一个100万英镑;
弟弟连大学都不上,要么就是搞破坏找乐子,要么就是四处旅行、抽烟吸毒。
等到49岁,哥哥成为身家千万的企业家,住着豪宅,混着上流社会;
弟弟却四处打零工,什么活都做不精,完全就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
因为太会“享福”,哪怕哥哥一直想着激励弟弟努力上进,弟弟依旧吊儿郎当,怎么舒服怎么来。见到哥哥的第一句话就是,一个劲质问他:
“为什么不给我买游艇?”
说白了,弟弟完全就是一个只顾眼前快乐的人,小时候如此,长大后亦是如此。
而哥哥呢,是直接跳过眼前的快乐,把眼光投向更远的未来。见到哥哥的第一句话就是,一个劲质问他:
“为什么不给我买游艇?”
说白了,弟弟完全就是一个只顾眼前快乐的人,小时候如此,长大后亦是如此。
而哥哥呢,是直接跳过眼前的快乐,把眼光投向更远的未来。最后,就变成一个被本能驱动的人。
就像一只为了追赶眼前胡萝卜的驴子,根本不去琢磨这胡萝卜能不能吃到,就只是被胡萝卜刺激着往前走。看到这里,我猜肯定会有人反驳我说,人生的意义不是为了多么卓越,只要过得快乐也很好。但那些唾手可得的快感,根本不是快乐,往往在它们背后潜藏着更大的痛苦。当初有多快乐,日后就会有多痛苦,在这个即时满足时代,我们得时刻保持清醒。
因为即时满足给人短暂的满足后,同时也会带来其他有害的附加产物。一个靠吸烟获得满足的人,日后很可能会被肺病折磨;
一个靠熬夜打发内心恐慌的人,日后很可能会为稀疏的头发难过;
一个靠买买买来取悦自己的人,日后很可能会为钱而焦虑。短暂的快乐太好满足,也太容易让人陷入一个不断加量的恶性循环。
等到量变产生质变的时候,我们又该拿什么来拯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