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颗心都需要爱,需要温柔,需要宽容,需要理解。
每一个孩子都来自纯净无邪的地方,永远都应该是人间万分疼惜的珍宝。
——电影《放牛班的春天》
一个失意的音乐家,走进充满暴力的学校,谁也不曾想到,他会组建合唱团,用音乐拯救孩子的心灵;
一个被母亲放弃了的孩子,用天使面庞隐藏魔鬼心肠,谁也不曾想到,他在音乐中觉醒,成为著名指挥家;
一群行为极端的问题学生,以调皮捣蛋为乐,在体罚惩戒中成长,谁也不曾想到,他们竟然在音乐中找到了归属感。
《放牛班的春天》2004年3月上映,法国音乐电影,讲述的是,1949年法国乡村,一位怀才不遇的音乐老师马修,被指派到一个叫“塘底教养院”的教养中心,用音乐改变了孩子以及他自己命运的故事。
开始有多绝望,最后就有多惊喜。电影《放牛班的春天》告诉我们,人是可以改变的,每一个问题孩子的背后,都是对爱匮乏的痛苦呐喊。每一颗心都需要爱,需要温柔,需要宽容,需要理解。
有人说,这是一部能让人因喜悦而泪流满面的电影,流淌着洗涤灵魂的力量。
改变需要勇气,自由需要勇气。这些问题孩子如何挣脱枷锁、如何拥有了勇气?老师的润物无声如何展现?
他们的故事和蜕变,对我们每个人都是一种启发。
01、问题裹挟着束缚,围攻着每一个孩子
这所被称为“塘底教养院”的学校,其实也是一所充满暴力的监牢。
在这里,校长是牢头,所有学生都是囚犯。这里大部分学生都是叛逆的孩子,他们想出一切能够想出的办法,对抗教师,对抗学校,对抗教育,他们不乐意学习。
一犯规,就体罚,是这里的常态。
问题1:校长与学生关系中的“权利斗争”与复仇陷阱
这些学生的成长环境其实很糟糕,有的父母离异,有的父母双亡,成长的道路上缺少父母的关爱和陪伴,导致他们的性格怪异,行为极端,因此调皮捣蛋成为家常便饭。他们是一群被家长和老师放弃了孩子。
更糟糕的是,学校处理犯错学生的唯一手段就是暴力。在这里,如果有孩子触犯了纪律,全校师生立即集合,肇事者将受到严厉惩罚。如果三秒内找不到肇事者,所有人都要关六小时的禁闭,直到肇事者自首或被揭发为止。
在这个过程,校长专制独行,眼中只看到邪恶;学生叛逆,甚至谎话连篇,他们想出一切能够想出的办法,对抗教师,对抗学校,对抗教育。双方很容易产生激烈的情绪,而且会用激动的情绪来压制对方,特别是校长,通过浓烈的情绪+惩罚的手段来表达愤怒,你们不认可我是非常错误的事情;学生用沉默+谎话,表达复仇。
在阿德勒看来,不管是表达愤怒还是表达复仇,究其根源都是斗争,“权力之争”。而斗争的根源都是想要获胜,并通过获胜来证明自己的力量。
校长获胜了吗?他只是短暂的压制住了学生,那是一种建立在虚无上的胜利,一吹即破。
人际关系中的“权利斗争”与复仇的陷阱,让人际关系成为困扰自己的烦恼。校长、学生深陷其中,而不自知。
问题2:即使糟糕透顶,校长也愿意保持现状
电影中有这样一个情节:三个孩子撬开柜子,从马修的公文包里拿出了他珍藏的乐谱,躲在厕所里翻看。学监闻讯赶来,马修再一次声明:“没什么”,但是却被学监认为在乱搞。
马修很愤慨地问了一句:凡事您只看到邪恶的一面?
学监的回答斩钉截铁:在这里?没错!
明知现状糟糕透顶,为什么校长、老师都不尝试去做改变?用阿德勒心理学去解释,那是因为“保持现状更轻松”,不改变的话,不需要去冒险,可以持续待在舒适区,这里的一切熟知,在掌控中。糟糕,但是熟悉,并且习惯。
正如阿德勒所言,“我们所有的不幸,都是自己的选择”,池塘之底学校中,校长每天愤怒伤身、与学生关系的剑拔弩张,看似很“不幸”,但这都是他的选择。
每个人都有这种选择“不幸”的时候,但是你要清楚的是:你在人生的某个阶段里选择了“不幸”,这既不是因为你生在了不幸的环境中,也不是因为你陷入了不幸的境地中,而是因为你认为“不幸”对你自身而言是一种“善”。
校长借助这种不幸,为自己的粗暴管理找到借口,在他看来,犯错等于处罚,处罚的手段包括关禁闭、做义工、不准探视以及体罚责骂等等;老师们借助这种不幸,为自己的不作为和离去找到理想借口。
02、改变源于马修的三步曲
学校、学生的改变,源于马修老师的到来,他改变了这里的人际关系,让学生们找到了共同体感觉。他是怎么做到的呢?且看他的改变三步曲:自我接纳→全然信赖他人→为伙伴作出贡献。
Step1:自我接纳,接纳现实的窘境
入职“塘底教养院”时,正值马修老师的人生低谷,他刚一进入学校的大门,仿佛就如同进入了一个孩子们的地狱。上任第一天,就遇到校工被砸伤眼睛,上课被戏弄,学会在黑板上嘲讽他的外貌,给他起“秃子”的外号,趁他不注意偷他抽屉里的曲谱等恶作剧。
面对学生的捉弄,马修心中做到的第一件事是:课题分离,分清“能够改变的”和“不能改变的”。学生们的恶作剧是学生的课题,而如何面对是他的课题。他没有像其他老师那样暴力镇压,反而一门心思为学生遮丑掩盖,使得他们免于校长的惩罚。
所谓自我接纳,就是,我们无法改变“被给予了什么”,但是,关于“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我们却可以用自己的力量去改变。
学校恶劣的环境,是“被给予的”,马修老师无力改变,但如何在这个环境中,去改变学生的成长轨迹,马修老师找到了怀柔政策+音乐合唱的方法。
①第一堂课,学生抢了他的包用来嬉戏,吵闹声招来了校长。马修不仅没有向校长告状,反而维护了他们。
②在课堂上,马修找出了那位弄伤校工的学生勒盖来克,但并没有交给校长,也没有用残酷的方式惩罚,而是用另一种更加人性化的方法,让他去弥补自己的过错:让勒盖来克每天下课后去医务室照顾被他弄伤的马克森斯,直到痊愈为止。
③学生皮埃尔在黑板上画了他秃头的画像,他看到后不仅没发怒,反而一本正经地修改,幽默滑稽的情景,引得同学们哄堂大笑。
从中,我们看出马修非常懂得教育的艺术:对于犯错的学生,教会他勇于承担责任和弥补自己的过失,比毫无理由的严苛惩罚更加重要。
马修接纳了自己的工作现状,并不断用智慧去改变现状,这是他的自我接纳。
这种方式润物无声,学生们也被他的教育方式影响,内心闪现越来越多的柔和。
Step2:全然信赖他人,相信每一个孩子性本善
阿德勒心理学认为: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信赖,是无条件的相信别人。
马修老师跟其他老师最大的不同就是,他信赖学生,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来自纯净无邪的地方,永远都应该是人间万分疼惜的珍宝”。
老师和家长对这群孩子都不抱希望,校长甚至说:永远不要指望他们变好。马修老师却反驳:永远别说永远,希望就在前方。
别人看到了孩子的顽劣、不可救药,而马修却看到了他们的闪光点。
马修让他们在一张纸上,写下自己的名字、年龄,以及长大后想从事的职业。意外的是,每个人都写下了梦想,他们有的想当消防员,有的想当拿破仑,有的想成为一个热气球驾驶员。
每个孩子的梦想,都是那么美好。
有一天,孩子们唱歌骂马修是秃顶,马修不仅没生气,还很兴奋地意识到:他们虽然唱的不怎么样,可是他们爱唱。
于是,他成立合唱团,并针对每个孩子的音色分出高中低音,让他们每一个人都发挥出自己的价值。
信赖他人是我们的课题,而他人是否值得被信赖是他人的课题。 马修老师信赖学生,而学生也渐渐交付自己的信赖。师生之间,拿出了通过“他者信赖”进一步加深关系的勇气,增加了人际关系的喜悦。
这群不被期待的孩子,在马修老师那里,被寄予厚望,这让他们感受到了自己的不可替代性,也找到了久违的自信和信赖他人。
Step3:为伙伴作出贡献,让每一个学生融入合唱团共同体
合唱团是一个集体,马修组建合唱团时,针对每个孩子的音色分出高中低音,让他们每一个人都发挥出自己的价值。
从来没有唱过歌的小派皮诺,马修承诺教他唱歌,任命他为“合唱团指挥助理”;
五音不全的郭邦,因为个子较高,马修让他做了合唱团“活的乐谱架”;
习惯用冷漠武装自己的皮埃尔,对音乐却有着天生的灵性,马修千方百计让他加入到合唱团,这也成为他人生的重大转机。
皮格马利翁效应说:赞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种能量,它能改变人的行为。
每一个学生都在合唱团这个共同体中找到了自己的价值感,即使后来被校长取消合唱团,学生们也和老师坚定地转入地下,秘密进行着合唱练习。
阿德勒心理学认为:人际关系始于“课题分离”,终于“共同体感觉”,也就是将他人看作伙伴,并能够从中感到“自己有位置”的一种状态。
当我们拥有共同体的时候,才会拥有归属感。感到自己是被需要的,才能付出更多创造价值的努力。
法国思想家卢梭曾说过: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或自由地发展。塘底教养院的学生之前正是由于缺乏爱的关怀,才造成了他们调皮捣乱的叛逆心理,而马修的到来,则填补了这一空缺,同时还通过音乐让他们感受到了世界的美好,唤醒了他们真善美的一面。
所以在马修被迫离开学校时,他们一边高唱马修教给他们的歌,一边将纸飞机撒得满天都是。"那漫天飞舞的纸飞机,是我对您最诚挚的敬意。"
最好的教育是用生命影响生命,马修老师用改变三步曲,改变着自己,也深刻影响了学生。
每个孩子都应该被爱,而知道自己值得被爱,正是救赎的开始。
这就是电影要告诉我们的:池塘之底,亦可育出天籁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