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难的抉择》 ——评《那一夜,我们没有采访》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地震,其伤亡人数之多,损失之重,在中国乃至全世界引起了广泛关注。社会上人们普遍心系汶川灾区,希望了解灾区的相关情况。该报道记者是汶川地震发生当天中新社报道灾情的第一梯队,他们此去的目的就是要第一时间报道汶川地震灾情,然而,“这一夜,我们几乎没有完成一个采访”。

关于这篇文章,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评析。

其一,文章真实感强,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我的孩子已经被埋了十个小时了”“快点,再快点”···大量现场词句的引用,现场感强、有感染力。其对灾民及灾区环境的大量细节描写则真实再现了大灾后生命垂危、灾区条件艰苦的事实。

其二,题材重大,新闻价值大。作为入灾区的第一梯队,及时赶到灾区,报道当时当地的灾民以灾区条件状况。及时,迅速报道了国人关注的汶川灾情,贴近受众心理。同时,由于此次地震强度大,损失大,从中央到地方,从国内到国外都引起了广泛关注。

其三,用事实说话,传播效果显著。文章大量使用现场口语,通过记者身处其中所做、所见的具体事实来说明地震灾区形势危急,生命危在旦夕,以及灾区人民对救灾人员、医护设施的需求。通过记者放下职业天职来履行道德义务也可以看出,灾区急需外援来帮助他们共度难关。从而引发社会广泛对灾区捐钱捐物,及众多的爱心志愿者的帮助,全社会共筑抗震长城。

其四,文章选题重大、典型,能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汶川地震是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境内发生的强度最大的一次地震,损失惨重。文章主要选取灾区一学校前家长的哭泣,一灾民安置点一对夫妇和性命垂危的孩子,以及一走散的记者在救人这三个场面。例子其一说明灾民在救人面前的无助,另一个说明灾区救人设施条件差,最后说明灾区人人都加入到了记在的队伍中。文章选材重大、典型,代表性强。

其五,文章主题鲜明、深刻,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文章鲜明暗示在大灾面前,人们众志成城,以及在危机紧迫情况下,新闻人应发下职业义务,履行道德义务。同时,文章也很好宣传了中华民族团结友爱的传统美德,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增强民族凝聚力。在表现主题时,文章用事实回答为什么“那一夜,我们没有采访”?将主题寓于事实之中,用事实说话,也体现了新闻的真实性、可信性。

其六,文章多用描写,文章细腻、鲜活,表现危急局势。文章对中学外家长的描写、对生命垂危的孩子的描写、女记者对病重男孩的描写等等都非常生动形象地展现当时的场景。使人清晰感受到当时的危急情况,也能真实反映为什么记者们放下职业义务而选择履行道德义务。

其七,文章新闻角度有新意,有利于指导工作。文章以记者一人称视角来写,便于记事,使读者读来更有真实感、亲切感。但是,这种带有感情的报道,使得报道不够客观打上了记者主观的烙印。但是总的来说,这篇报道对于地震灾后情况的报道有利于引起社会、政府的广泛关注,有利于促使各项救灾工作的开展,尽快帮助灾区人民重建家园。

这篇消息最大的亮点是回答了记者在职业义务和道德义务发生冲突时应如何抉择,在事情的严重程度进入紧急状态时,记者应选择履行道德义务,因为记者首先是个人,然后才是一个记者。文章同时通过大量的描写真实再现地震灾区的受灾情况,很好地对外传播,得到广大人民的关心和帮助。

你可能感兴趣的:(《艰难的抉择》 ——评《那一夜,我们没有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