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摩男人更容易出轨

2021年5月7號中午,群組毫無先兆地討論起談戀愛的事情,其中有一位朋友說到,她的朋友說所有男人都會出軌,並@我問我怎麼看。既然被問到,那就說一下。(題外話:想起很多年前一次送傘給同鄉,後來被邀約一起吃飯時,對方二人也問過我女生應不應該看男生手機)

    我的基本立場是,對於是否都會出軌並不確定,但男人相對女人來說,是更容易出軌。

    從採集為主的母系社會到捕獵畜牧為主的父系社會,社會的構成形式演變至今,基因在我們身上以及思維打上了不可忽視的烙印。雖不想承認,人類只不過是基因的奴隸,本質上和其他動物無異,只是無可否認,我們的行為抉擇很大程度上會受到基因影響。

    回到我們的討論,男人為何更容易出軌,需要從美的特質(或性質)開始說起。我們關於美的感知很多時候是一種陌生感,一種與自己無關的存在,在自身之外且能投射到自己內心並使之升華(淨化)。簡潔地表述就是,美一般是超脫世俗的,能使你對生活有種抽離感,也就是非功利的。

    對於事物,我們一旦熟悉就會簡化,大腦會偷懶,跳過對它的思考,有一種理所當然凌駕於我們的理性之上,直接會令我們產生一種功能性聯想,聯想到它的功用(工具價值)。比如說,我們來到一條你熟悉的街道,你第一時間會想到的是這條路有什麼,可以做什麼,買到什麼,而非欣賞和發現街道本身的美。因為你太熟悉了,所以無法抽離去看待。再比如你到一個地方去旅遊,你會覺得這風景多美,這山這水多自然舒服,甚至有想要一輩子都待在這裡的念頭。當你感歎的時候,在你前面撐船載客的人,就會不以為然。因為他太熟悉這裡了,這地方這山這水,幾乎在他潛意識中其工具價值遠大於審美價值。因而我們會有一句話叫,“距離產生美”;也有一句話說,“熟悉的地方沒風景”;還有一句這麼說,“旅遊不過是從一個人待膩了的地方,到另一個人待膩的地方”。為什麼會膩,就是因為太熟悉了,於是忽略了當中純粹的存在成分。

    而這恰恰和感情很相似,先且不談有很多部分的所謂喜歡是因對方是自己欲求的對象而念起,兩人交往大多是從陌生走向熟悉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對對方原本擁有的美的理解,變得自動化而隱去,繼而會不由自主的想到在一起會對自己而言有何用,生活的茶米油鹽也讓你不得不從感情的純粹轉移到(側重)現實的考慮。這樣一來,兼顧不了抽離出來再看到最初所吸引你的“美”,這是無可厚非的事情。而在這個時候,男人又發現新的“美”(欲求對象),責任感稍為差一點的,就出軌出到冥王星了(中國當代男兒責任感也相對薄弱)。往往男人不是面對了怎樣怎樣的誘惑或者是意志力多脆弱,很大程度是因為他又抽離出來看到“美”。這種陌生化的人與事,會讓他不由自主地想去“思考”,繼而陷進去。

    名詞說的是“出軌”,但於以上說法,用“進軌”可能更為貼切。雖然說的是同一個事,脫出原有軌道,進入另外非計劃軌道,只是側重點不同。是從已有的工具價值、實用價值(沒有貶義的意思,現在社會風氣一聽到工具就揭竿),please clam down,just fine)跳出來,進入到新的審美價值、愉悅感的持有對象。

    現在新的問題出現,大家可能會想到,那這為什麼是男人更容易出軌呢,以上關於美感還有感情應該都是一致的啊?那女生為什麼就相對不那麼“擅長”出軌,這就回到了討論一開始說演變和基因的部分。

    自遠古時期,以母系為紐帶的採集社會之後,家庭的權力中心轉移到男性,因為對於捕獵等勞力為主的生活方式,男性更有力量和身型的先天優勢。因此女性對男性有依存傾向,更喜好強者,這當然也是為後代著想的自然反應,演化到現代社會,就是對社會地位和資源的傾慕。在這個層面,女性更重視男性的實用價值而非審美價值。在全世界範圍內,婚戀伴侶大多是男性年齡大於女性,女生偏好選擇年齡大於自己的,男性偏好選擇年齡小於自己的,據說有統計,平均是相差6歲。也就是說,男性選擇伴侶是偏好年輕的,而總有人正年輕,總有美的會讓其陶醉。另一方面,女性從一開始就更偏向於實用價值,或者說潛意識裡已把實用價值(很大地)納入考量範圍,重視社會資源多於美感的持有。實用價值隨時間推移,可變因素沒有審美價值那麼大(上述的因熟悉而消解美感),社會資源原本就是個累積過程,而美感和激情多半只能逐漸淡化。在感情關係中,女生的考量往往相對更為全面,且看重那些累積或上升的部分,而男性起初更為偏好審美價值,註定會更容易動搖。

    作個不恰當的比喻,女性就像公司職員被職稱或地位、社交圈捆住,跳槽付出成本大,除非去處真的優勢極大,否則不易作出決定。而男性更像投資,看哪個年輕公司是潛力股,便有意圖去摻一腳,甚至不作保證(亂作保證)。這裡可能有誤解的部分,傳統看法是女性選男性是看潛力股,這是沒衝突的,上面說男性的投資主要側重男性可以多線投資的部分,女性看潛力股也是像職員那樣是多中取一。再有,在性層面、生殖層面,女性的身體構造本來就是比較吃虧,付出的會遠比男人多;還有社會觀念、輿論環境、媒體影視的意識形態灌輸,也就使得女性更難“出軌”。不得不承認,相對而言,男性是更自由的,而這種“自由”也是更容易把自己推向“不道德”的自由。

    以上種種剖析,似乎把男人出軌以學術名義提供了托詞,降低其道德責任,提供了支持依據和讚同態度。不是的,正好相反,男人更應克制、潔身自愛,常反思,別因慣性思維而忽視身邊原有或將有的美好~ 尤其是現在經濟、科技的發展,人的觀念等諸多因素,戀愛的試錯成本越來越低,無分男女,對一段關係都更難堅守了。這意味著選擇多不全然是好事,主要還是認識你自己,找到重要的、需要的、稱之為愛的。

    延伸一個問題,怎麼應對一段關係中,隨著其工具意義變多,審美意義變少而導致互相冷淡的趨勢。首先尤其關鍵的一點是,兩人社交圈不要完全重合,各留有自己的圈子,找到自己二人相處以外的生活重心。留有神秘感是很重要的,時而有意識地創造“陌生感”,這不意味著是靜態的自己,而是有對方看來所未知的動態自我,譬如換“造型”,培養新興趣等等。不要一昧控訴對方不如以前,也要有意識upgrade下自己,這個就是最實在的應對方法。一個問題往往牽連出更多問題,比如自己前行了,可對方很懶怎麼辦,還能怎麼辦?你選的嘛偶像!just for a joke,兩人相互選擇,各保有自主性,一起成長,這是另外的話題。相處中,很多事情都是潛移默化暗流湧動的,大事多是小事的堆積,要有意識注意到此處的因可能會是以後你不想要面對的果,此處不展開討論。

    以上是我關於這個問題的討論,對另外的幾個問題的回應,也簡單說下:

    一、“分析了單身和拍拖的好壞,認為還是單身好”。這個對比其實不成立的,單身的體驗一直有,戀愛的感受未曾有或極為片面(譬如遇到一個垃圾人),只是空談的對比。決定不戀不婚的理由不應該只是這個形同心血來潮一個念頭的對比,拿著好的(已既有得利部分)比差的(空設的損失部分)比,不公平。真正的認為單身好,不是以對比的方式來體現。一旦這樣比較其實內心還是想要有拍拖的選項,多半只是當下沒遇上想要去接受的機會。正處於單身去作比較,所感受到的肯定比設想的更強烈,你說不對,也試過戀愛,為什麼這設想的不能是經驗之談。因為這個所說的經驗之談,早就被立場和傾向所定性,以單身的立場自然就會拿起戀愛的壞和單身的好相比,看重的往往是所損失的,也就是人們的損失厭惡,你拿著的東西沒有的時候並不會是很有價值,一旦到手了,也很討厭失去。(題外話,商家也常常利用這個心理,先把商品或服務給你,說是可退可換可福利,而實際上大部分人拿到後都懶得去處理後續事情。)正如談戀愛的人說單身好一樣,不自覺就會拿了現在處於的狀態所感到的壞和單身的好比,因為戀愛那部分的好已經嘗過或在嘗。因此現在你建立在這對比基礎之上的單身好,到你真好上,也許就依賴起來了。以上,不是勸說大家春宵苦短去戀愛吧,而是說把自己想明白的重要性,不要人云亦云。不要因為身邊的人戀愛地去戀愛,也不要因為身邊的人不戀愛而放棄戀愛的機會。因為,你的人生,只會有你後悔。

    二、“戀愛就應該是男生主動,沒主動都是因為沒足夠喜歡,真的喜歡就會主動了”。表現為自卑式的很喜歡,就比較傾向于對方主動。(有些甚至對方主動,自己也會迴避)這話題其實會比預想的大,這裡不展開。

    三、“一段戀情怎麼長久”。剛剛有說到的生活重心是其中一點。以前很多人說到戀愛中最重要的是什麼,不少人會說是寬容或理解之類的,但其實經不了推敲的,這麼空泛,說等於沒說,規則全由當下的感覺定奪。而生活重心不同之處,就在於你有自己的圈子,興趣圈社交圈等等,也就是說沒有對方也能好好生活,你們才能夠在一起好好甚至更好地生活。另外一開始沒欲求指向的戀情,比較能走得遠。戀愛是無目的而又合目的的存在,也就是說不以戀愛為目的而戀愛,也不是以戀愛的某一部分而陷進去,而在戀愛的過程中恰好又達成了目的。這個無目的而又合目的是一個比較複雜的概念,先且簡單理解為,戀愛不為什麼,而在戀愛中又達成了那個為什麼。舉個最直觀的例子就是,性,為了性而戀愛,就是某個帶有目的的戀愛方式,這並不建議,而合目的就是在戀愛中也達到了性,沒有性這個目的去戀愛,而戀愛中也有了性,這就是無目的而又合目的,這只是舉的一個例子。你會發現你真正喜歡(愛)的對象,你好像是沒什麼圖的,一條信息都讓你開心好幾天,因為不奢求那條信息反而更能使你快樂,一旦奢求和渴望,失落感的折磨是往往大於你所期待的。如果你一開始盯著性,在往後的相處的體驗中,如果沒找到新的目的感、更大的動力,就會更難地去愛去相戀。如果一開始根本就沒想著一定要發生性關係之類的目的,我個人認為,在這段關係中會更加能對外來的誘惑免疫。可能你為認為,那這樣不應該更容易會被外來的誘惑譬如性所帶偏嗎,確實你這個說法也有道理,好與好之間不能比較,而且不以這對象的性為目的,也不意味著以性為目的面向其他人。這個部分我暫沒有想明白(也有不想展開的原因,要不得寫到什麼時候orz),希望大家有想法的話多多補充和分享。

    四、“如何比較普遍適用地作戀愛鑒別”。說兩個,一起旅遊(外出遠處)。旅遊中處理瑣事的能力,考驗戀情中尤其關鍵的耐心,互動信息多,處處是行為想法衝撞的坑;二是看待對方比他地位低的人(沒有貶義的意思,而且很多時候地位低於他,只是他個人傲慢的想法)。看ta怎麼對待與自己情感無關的人,因為隨時間推移,ta對待那些人的態度很有可能會轉移到你身上。尊重,永遠是先決條件。

  五、“戀愛的標準”。借用曾仕強先生的說法,真正的愛是沒標準的,你說不出來喜歡對方哪裡,說得出來都是有條件的,有條件也就說明是可變的、甚至易變的,一旦沒有了那一點,你就可能不愛了,而那些能說出來的點在相處當中基本要預設真的會消失。你喜歡她的臉,那以後臉不如現在了,你還能找到喜歡她的理由嗎,妳喜歡他的鬥志,那以為他被社會修理變得安分守己了,你還會選擇陪伴嗎。當然也可以發展或發現出新的喜歡點,有句話也是這樣說,愛就是一次又一次的愛上同一個人。沒標準的愛,本身就是愛一個整體,多了少了,喜歡的、愛的還是你,而非假設的和片面的你。

大只佬

你可能感兴趣的:(為什摩男人更容易出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