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车无辕而不行,人无信则不立

前 言 :

没有一种东西比道德更为宝贵,从古至今,做人的道德都是我们所不可或缺的。与人交往,最讲诚信之道。诚实的人首先必须对自己守信,因为它最后的靠山是真诚。“欲信人者,必先自信;欲知人者,必先自知”。—— 墨 舟

自古以来,君子亦或是做大事者,皆以奉从“言而有信”为做人行事的基本准则,自觉约束内心,真正做到言出必行。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关于“人无信则不立”这个观点,倘若你持有怀疑态度,不急,我们通过以下历史典故,可以得到论证。

(一)

〖 一 诺 千 金 〗

这个故事出自《史记•季布栾布列传》,西汉初年有一个叫季布的人,他为人正直,乐于助人,特别是非常讲信义。只要是他答应过的事,无论有多么困难,他一定想方设法办到,所以在当时的名声很好。

故有谚语:“得黄金千两,不如得季布一诺”。一诺千金重,体现了贤人君子的高风亮节,人无虚言才赢得信用,足见诺言的重要。

(二)

〖 一 言 既 出 ,驷 马 难 追 〗

故事出自《论语•颜渊》:“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 何以为文?’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扩)’犹犬羊之?。”

春秋时期,卫国有个大夫叫棘子成。一天他对孔子的学生子贡说:“君子重视内容就可以了,为什么还要形式呢?”子贡说:“你如此轻视形式,真令人惋惜啊,话说出口,驷马也追不上啦。形式的重要与内容是一致的,内容的重要和形式也是一样的。如果去了毛,虎豹的皮和犬羊的皮是没有多大区别的。”这里“驷不及舌”便是“驷马难追”的最早说法。

(三)

〖 曾 子 杀 猪 〗

据《韩非子》中记载,一天,曾子的妻子到集市上去,他的小儿子哭闹着要跟着去。于是母亲对他说:“你先回家去,等我回来杀猪给你吃。”妻子从集市上回来,曾子就要

捉猪去杀。妻子劝止说:“只不过是跟孩子开玩笑罢了。”

曾子深深懂得,诚实守信,说话算话是做人的基本准则,若失言不杀猪,那么家中的猪保住了,但却在一个孩子纯洁的心灵上留下不可磨灭的阴影。于是曾子果真杀猪煮肉给孩子吃,以兑现所说的话。

(四)

〖 人 无 信 则 不 立 〗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诚实守信不仅被看作“立身之本”、还是“举政之本”、“进德修业之本”。以上历史典故不仅是先人留下的文化痕迹,也是他们留给后代精神领域上的财富宝藏。古人把“诚”与“信”合起来使用,就是讲求诚实守信,言行一致,既不自欺,也不欺人。

细细揣摩,可知:其实我们自身的言行举止,便是财富来源的本身。一个没有信用的人,品质必然不在高尚的范畴,这样的人是难以成大事的。只有自知、自信的人,才有可能获得他人的信赖,正所谓“德”道者多助,失“德”者寡助。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努力实践先人给我们留下的诚实守信的道德准则,回归传统正道,才是我们个人立于世间的保障。

墨舟一直秉承弘扬和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真挚之心,而书法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瑰宝。希望我们的内容能被大家喜欢并且认同,请阅读后顺手转发,可能您的朋友也需要!谢谢您的支持,让我们有了更多坚持的动力!

你可能感兴趣的:(分享|车无辕而不行,人无信则不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