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囚禁的牢笼

不可否认的是,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对个人及周边环境的关注度肯定是远于他人的,这是非常自然而然的一件事情。我们对自己生活的地方的关注度肯定比远在几千、几万公里之外的地点肯定要高很多倍,也不是远方发生的那些事情与我们无关,而是感觉那些与我们的生活无关,关心那些地方实在多此一举,看新闻也总要以关注本地新闻为主。因为长居此处,没怎么去过别处,而总是觉得自己的家乡、国家才是当世最好。

有一些曾是老家当地的学霸、才俊、状元的人在进入了诸如北大、清华、或是哈佛、牛津大学之后,此前在家乡那种自豪荣耀感,在这些高等学府里就已不复存在。因为这里放眼望去,比自己优秀的人多了去了,要这儿成为人群之中的龙凤,难度系数实在太高,可能会让他们产生自卑的心理,过往的经历倒成为自己向前迈进的一种束缚,因为放不下在老家的那种优越感。2012年4月6日,大西洋彼岸,斯坦福博士毕业的高才生,40岁的王庆根被发现自杀身亡。这个江苏省首位化学奥赛的金牌得主,曾是寒门学子通过知识改变命运的标杆人物。两周后,他的死讯才传到国内。他的自杀,引发了无数扼腕、失意和感伤。事后,王太太告诉亲友,王庆根自杀可能是“长时间的抑郁及焦虑”。王庆根患抑郁症已有段时日,一直从心理科医生处寻求帮助。“当所有人在关心你飞得高不高时,只有少数人在关心你飞得累不累。王庆根一生不可能轻松,他的背后不只是含辛茹苦数十年的父母亲人,更肩负起为家乡争光的重任,他肩负了太多的责任和期望。”有网友说,如果不是那些光环,他这一生或许可以活得轻松些。归根结底,他只是一个追求幸福的普通人。

其实认为自己家乡最美最好,是没问题的。这是我们基因自带的,让我们可以生存下去的一大重要支柱。纵使我们的脚步踏不出家乡,但是终究有一天会有许多外来的事物会进入自己的家乡,比家乡的东西好,有优势,毕竟我们不是生活在古代,不可能还以夜郎自大、坐井观天的心态去对待进入我们生活中方方面面的各种新事物,不去了解一下,就全盘否定。在现代在这样的社会环境实在是难以生存发展,我们日常生活中用到各种用品,绝大部分都不是本国本土的发明,难道我们都不用吗?生活中人们都在使用这些让我们生活便利的产品和服务的时候,并没考虑是不是本国本地发明,最能想到的是在本国本土生产就可以了。即便是在本国本土生产的,也可能是外来资本投资建造的,外来品牌的产品。随着外来资本与本土资本的相互整合、渗透,产地也遍及各国,生产某一品牌产品的人也是来自全球,要区分出是本土产品还是外来的产品边界本身也越变越模糊。

 20-30年以前欧美发达国家的人到中国,那个时候所呈现出来的样子,和现在的中国在他们眼中的样子就有天差地别的变化。而那些不曾走出的国门的外国人也都通过媒体的新闻报道知晓了中国现在发生的巨变,但也还有极少数过得比较封闭的人还依然停留在几十年前中国遗留给他们的印象:脏、乱、差、落后。由于我们对于远离我们日常生活的事物关注得比较少,就很可能造成我们思维上的一个定势,以为这些事物几十年不变,会产生这样的一个认知谬误。而事实上呢,这些事物是你没法感知的每时每刻都在变化着,而我们只能对自己所熟知、所关注的事物感知到变化而已。这就如同你儿时的同班同学,在小时候他可能很多方面都比不上你,在多年不见断联系之后再重聚之时,发觉人家在很多方面都已经超越你许多,做出了一些让你惊叹不已的事来,你感叹着人家在过去不曾和你联系的这么多年里,小宇宙是如何爆发出巨大的能量,对比之下,会让你产生深深的失落感、挫败感一样。

去年参加公司春节的团拜宴,听一些不熟识的同事畅谈着最近几年以来,我们现居的城市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他们就觉得现在居住的这个城市除了中国的一线城市而外,就是这儿就是发展最好的了。但我们却看不到其它的城市在我们这个城市发展的同时也是同步进行着发展变化,也是不亚于此地的。每个人都是自身经验的囚徒,把我们每个人囚禁在自己的一方小天地里。

  我们大脑的带宽有限,身边的很多事物都已经把我们注意力关注度全都吸走了,我们不能分身乏术,已无多余的注意力可以去关注别处。唯有找一些闲暇时间,暂时远离现在所居地去往别的地方,亲眼看到别的城市也同样发生了巨变后的成果,才能让我们摆脱现在的认识偏差。以谦卑的心态和视野去看待更广阔的世界。

你可能感兴趣的:(自我囚禁的牢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