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妈的碎碎念

2021-11-04

打电话回家聊了一个多小时,聊了一个关于“我的人生”的话题。即便这个内容我们聊得并不多,加起来也许不到三次,但因为身边的环境在影响,再加上父母总是为孩子担忧的那份心情,以及我看起来总没心没肺吃喝玩乐的过日子的状态,加之日益增长的年纪,催婚生子的时刻虽迟但到。这一次谈到对于结婚这件事的态度和看法,聊到最后,其实挺让我惊讶的,可能因为出发点想通了,只是希望我老了有人可以照顾我而已,所以我妈是接受开放的亲密关系的,从以前觉得我要有个孩子,养儿防老的思想被我反驳和现实显示不可行之后,我妈觉得那你也可以结婚不生孩子,到现在认为结不结婚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人能与我长期相互照顾。当然她们都尊重我的选择,因为我的人生选择权在我手上。再谈到村里的流言蜚语的问题,我说:“也许你的女儿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跟别的孩子走一样道路的人,估计会有很多人来对我或者对你们指指点点,你们能受的住或者是被影响呢。”我妈说:”那别人说什么我们又控制不了,也不是别人来说了我们就能控制住你们要这样这样去做的,你们也不乐意啊,所以你们自己想通了就好。”再次让我感叹我妈还是很nice的,是个尊重孩子、韧性强又善良有爱的一个女性;而父母与孩子之间就是相互教育、互相成长的关系。

成为父母,就要接受孩子长大后想法不同,不在你身边的这些时刻,因为孩子成为一个独立自由的个体,就是会有这样的情况出现。如果觉得需要掌控孩子,那么就不要选择生孩子这件事吧。

很庆幸自己是成长在我现在的家庭里,有爱的长大,我觉得还不错!虽然这件事我已经跟很多人分享过了。


2021-05-23

今年五一,从深圳送我妈妈回老家的时候,已经想提起笔来记录一下最近看到和妈妈之间的关系和感受,但是近段时间有些疲惫,总没有时间让自己静下心来安静码一码字。


印象中的妈妈

我属于九零后,但我不是一个留守儿童,这要归功于我的妈妈,从小就一直陪在我们身边,照顾我们,忙着家里的大小事务。我的妈妈就是非常传统的一个农村妇女的形象。养孩子干农活,一生围着这个家里转。我的妈妈上过学,但是只上到小学三年级,她属于家里第二个孩子,因为家里忙,又有其他的兄弟姐妹要照顾,所以并没有能够继续上学,文化水平低,能够听懂电视里的普通话,但是说不出口。能够写一些数字和自己的名字,即便她的名字笔画很多,但有时候不得不去写,比如我的助学贷款上,都是需要她签名的,她就不得不练习写自己的名字,因为每年要跟着我去办理贷款。

我妈和我爸在一起的过程和日子,我知道得并不多,我们也没有去聊过这些事情,只隐约听说过他俩是别人介绍的,因为那会八十年代,所以还很传统,要一起去街上玩,俩人还约着到某一个地点,没有被周围的人认出之后才一起出发的,当时我爸骑着一辆自行车。后面结婚几年了才生了我哥,并不算早婚。

小学的时候,妈妈也没有给我太多零花钱,总是到六一或者考试的时候才给我一点,于至于我每年要考试的时候都很开心。我妈还爱给我买红色的衣服,小学的衣服,清一色红色,粉红色。小学四年级之前,我妈还特别喜欢给我编辫子,两条麻花辫,经常坐在家门口就给我编。每次都编的很好,冬天的时候辫子可以留几天,等到洗头时候才拆下来。但我妈也在有些事情上很不上心,比如,我小学的时候,很少吃早餐,因为我妈不做,考试那天会做一下,她不做我也不会做,宁愿不吃,况且小时候根本就不喜欢吃饭这件事。我上学还经常迟到,因为我妈有时候忘记了叫我起床,那些早上,她也不会陪我去学校,就让我自己去面对学校的老师,多么黑暗的日子。

小时候总觉得我妈没有比我爸更爱我,因为我和哥哥打架,即便我最小,她也不会因为我哭而偏袒我,她说我一定也有我自己的问题。关于小时候被打这件事,记忆里只有一回,就是有一次在爷爷奶奶家吃饭,因为跟爷爷争论起来,我生气了就摔筷子,被我妈一顿打,大晚上哭着跑出家门躲起来,我妈是真狠心,也不出来找我,反而是奶奶出来找,我听到了脚步声,但就躲着不出来,后面哭完了又悄悄跑回奶奶家,然后晚上去跟奶奶睡觉。关于教育孩子这件事,我妈并不宽容。涉及到安全问题,也是管得比较严,以前去上学,都跟伙伴们一起去上山找雀梅滕的果实,她一旦看到,立马就要叫我下来不允许我爬山。

即便我妈忙着照顾家里,还要忙着农活,当在印象中,我妈很少叫我干活,也许也是因为上面还有哥哥们,也许也是家里人真的很疼爱我,总之我很少需要去干农活,暑期大家去割稻谷我在家里和其他伙伴去游泳钓鱼玩游戏。初中的时候,才开始干多一些农活,最多的就是暑期时候晒玉米。有一回,我妈去地里了,让我帮忙看玉米,如果下雨了就收一收,但我妈说了一句话,让我一直记到现在,她说:“如果下雨了,你就去收玉米,尽自己最大的力量,能收多少就收多少,收不完被雨淋了我也不会怪你的。”结果那天,真的下雨了,我妈赶回来之后对我一阵夸,即便最后还是有一些米被淋了。我妈还挺给我们空间的,她特别好的一点就是不会要求我们以一个孩子的身份必须做什么。如:我的过年红包从几年级就是我自己拿着规划和使用的;初中的衣服全都是我凭借自己爱好买的,她不会不赞同也不会不允许。

关于学习这件事,也许她觉得自己水平低,给不了帮助,从小到大,我的作业都是我自觉完成的(当然也有可能不完成),她甚至没有问过太多。给与我们足够的信任感这件事,我妈和我爸真的给足了空间。初中的叛逆期,晚上和同学出去玩,外出只要跟我妈说一声,我妈是同意的。现在回想起来,这样的信任感是很重要的,义无反顾且坚定的站在你这一方,给了孩子多少的安全感啊。


父母和子女之间,应该是怎么样的关系呢?

也许是那一份保持独立自由惯了的我们,即便妈妈是从小到大一直在家养育我们的人,但我们三孩子和妈妈之间的关系,并不是那种时常倾诉和聊天的类型。初中之后便开始了寄宿生活的我们,初中、高中、大学到现在工作,一直都是在所谓的城里,上学时候寒暑假回家的那两个月,并没有让我们之间变得更贴近彼此,反而演变成了妈妈服务我们的关系,养的家畜、种的农作物,都是为了我们,回家的时候能够有的吃,吃的开心。

这次要去深圳帮忙带孙女这件事,她纠结了很久。她的一生,没有离开过我们那个家,本来觉得自己没有文化,要去深圳这样的城市,担心自己不能够适应;二来她对于家得期盼和牵挂总比我们强,家里还有我和老大两个未婚人士,即便都在外面工作,过年总要回家,她觉得家里的老爸总归不太能顾家,自己去深圳了感觉这个家就变得不像家了。但是孩子又需要帮忙去带孙女,不去的话感觉对不住孩子,也觉得自己帮不上,为此陷入了纠结。

纠结了半年,最后接受了带娃的设定,决心突破自己的舒适圈,然后从家里来到了深圳。从家里出发的前一天晚上,跟我打电话了,希望我去深圳陪她一个星期,适应适应,看的出来还是很担忧。后面到了深圳,一方面,身体完全适应不了城市的生活,出现头疼,睡不着觉,身体酸痛。一方面,给了自己非常大的心里压力,觉得自己还是不能很好的照顾宝宝,她的原话就是你们现在都新一代科学养娃了,我不会弄,照顾不好的。就这样,商量过后,还是决定让她回家,过她自己觉得舒服健康的生活。

这个过程让我看到,父母和我们之间的沟通的鸿沟有多大。家里的孩子外出上学,接受了新兴的事务,看到了更多面向这个世界的方式和可能,可是,妈妈不是啊,她的一生,就只是在围绕家庭孩子,围绕着这个小小村庄,这样的差异下,父母和孩子之间,都不会说话了。共同的话题就很少,对于一些事务更是存在不同的见解,我们利用“见得多”“你不懂”“为你好”成了关系中强势的那一方,造成了她有时候不敢在孩子们面前说太多,也会牺牲了自己去成全我们。我妈曾说,你对我就是很严厉。我是的。她有时会感叹到,如果我能够上学,那我一定会比你们做得都好。


回到母亲上

这段时间,因为工作的机会,接触到了很多的乡村妇女。这些自信、有想法,意识觉醒后要做自己的妈妈们,看到我们的月捐人愿意支持我们只为能够让这些妇女影响到自己的妈妈,让我不断想起我的妈妈,一个一心扑在家里的中年农村女性。我们也多希望她能够做自己,能够去为自己愉悦和开心去做一些事情,而不是担心我们未婚,担心我们没钱照顾不好自己,担心我们过年回家家里什么都没有。如果她能自信起来,活出自己,那真的太棒了。

不过即便我妈没有文化,也不是一个善于表达自我的人,但有一件事情她比很多人做得都好,她温和且知道如何去爱孩子:尊重孩子,给孩子空间和自由,在我们这些堂兄弟姐妹中,大家应该都很爱她。因为她对我们没有要求,我们感受到了她给我们的舒适感。

回到突破自己这件事情上,前往深圳是我们觉得让她尝试和突破的一个机会,但如果她试过了,效果并不好,那么让她回到村里,过着她自己开心的日子也挺好的。而且她的确没有义务为了孩子的孩子再来牺牲她的日子,因为以后我老了,我也希望我能过我自己的日子,而不是帮我的孩子带孩子,哈哈~

(就先到这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于我妈的碎碎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