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14

        纪念5.22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环保之友在行动

5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地球最独特的特征是生命的存在,生命最美妙的特征是它的多样性。但是,在全球范围内,随着人类社会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加剧,生物多样性正在以惊人的速度丧失。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将降低生态系统的功能。如生产力下降,养分循环失衡。对此严峻的生物多样性问题,作为环保组织的环保之友,旨在以保护好地球母亲的亲情,而积极付诸于行动,首先是学习传递生物多样性知识,提高多样性意识,落实在行动上。

                 提高学习传递生物多样性知识的意识

【1】什么是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是指各种生物之间的变异性或多样性,包括陆地、海洋及其他水生生态系统,以及生态系统中各组成部分间复杂的生态过程(《生物多样性公约》)。

遗传多样性,指的是一个物种的基因组成中遗传特征的多样性,包括种内不同种群之间或同一种群内不同个体的遗传变异性。

物种多样性,指地球上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物种多样性是衡量一定地区生物资源丰富程度的一个客观指标。

生态系统多样性,指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群落及它们所组成的生态系统的多样化程度。包括生态系统的类型、结构、组成、功能和生态过程的多样性等。

【2】为什么生物多样性就是我们的生命

生物多样性是生命的基础,它使地球上的每一个有生命的有机体都独一无二,使自然欣欣向荣。

生物多样性对地球的影响:

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降解污染、稳定气候、保护水资源、形成和保护土壤。

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的重要性:

我们的食物、水乃至呼吸的空气,都和生物多样性有关。

我们依赖生物基因的多样性来抵御农业病害、提高产量;

我们依赖生物多样性丰富的海洋和江河湖泊为我们提供美味的水产;

我们依赖健全的生态系统来净化水和空气,来完成包括水、氧气和碳在内的物质循环。

简单来说,如果你在乎食物、水以及清洁的空气,那你就该在乎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丧失会给我们的生活造成那些影响: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我们的衣、食、住、行及精神文化生活的许多方面都与生物多样性密切相关。因此,若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提供粮食、纤维、医药、淡水、作物授粉、过滤污染物、防止自然灾害等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都会面临着威胁。没有了生物多样性,人类将面临食物不足、清洁水源缺乏、空气质量下降等问题,世界将充满各种废弃物。

【3】什么是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和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生物多样性公约》

《生物多样性公约》(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 是一项保护地球生物资源的国际性公约,于1992年由签约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签署。并于1993年12月29日正式生效。目前共有196个缔约方。该公约具有法律约束力,旨在保护濒临灭绝的动植物和地球上多种多样的生物资源。

缔约方大会:缔约方大会是《生物多样性公约》的最高议事和决策机制,负责审查公约的实施情况,通过相关战略和行动计划,推动全球和国家层面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大会每两年举行一次。

4】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由来

1994年,《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巴哈马召开,会议中建议把这项公约生效的日子,即12月29日,定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2001年5月17日,为避免与十二月的众多节日冲突,根据第55届联合国大会第201号决议,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改为每年5月22日。2021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主题:“呵护自然 人人有责”。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CBD)秘书处官宣了2022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口号为所有生命构建共同的未来(Building a shared future for all life)。

 

5】中国与生物多样性公约

中国于1992年6月11日签署《生物多样性公约》,于1992年11月7日批准,是最早签署和批准《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缔约方之一。2021年,《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在中国昆明召开,主题为“生态文明 —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2021年,第十五次缔约大会(COP15)主题:

“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会标的设计理念来源于中国的剪纸艺术和印章文化。标识以大熊猫、身着民族服装的小女孩、梅花、蝴蝶、浪花等不同元素组成一滴“水滴”,也是一颗“种子”的形状,表达出生物多样性公约的2050年愿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全球共建生态文明的愿望;标识运用甲骨文作为设计背景,由山水林田草、花鸟虫鱼等文字组成,体现了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

 6】我国的生物多样性现状

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已记录陆生脊椎动物2900多种,占全球种类总数的10%以上;有高等植物3.6万余种,居全球第三。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在21日举行的2021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主场宣传活动上表示,当前全球生物多样性普遍受威胁的形势还在持续恶化。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也同样面临严峻挑战。

据了解,《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评估的34450种高等植物中,受威胁物种占比达到10.9%;4357种脊椎动物中,受威胁物种占比21.4%,其中两栖动物受威胁比例高达43.1%。

“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只有全社会同心协力,尊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保护协调统一,才能谋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他说。

我国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将其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进行系统部署,采取了一系列有力举措,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取得积极进展。政策与法律法规体系加快建立,生态保护和修复力度持续加大,生物多样性调查、监测、评估有序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社会参与度和公众意识不断提高。

国家林草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司司长张志忠介绍,我国积极开展野生动植物保护及栖息地保护修复,有效保护了90%的植被类型和陆地生态系统类型、65%的高等植物群落和85%的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种群。

尤其让人欣喜的是近年来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社会参与度和公众意识不断提高。互联网绿色公益项目汇聚了5.5亿用户的“绿色力量”,在内蒙古、甘肃等荒漠化地区种植并养护了2.23亿棵树,累计建立公益保护地13个,守护面积420平方公里。

生物多样,成就生态之美。“呵护自然 人人有责”。每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主题告诉人们,每个人都可以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做出自己的努力。

           环保之友在行动:线上线下践行生物多样性保护

作为环保之友组织,全体环保志愿者的回答是:当一名生物多样性的坚强卫士,从我做起,从身边事做起,起积极带头作用。

1、在环保之友组织的“爬一座山、清一条路”的环保活动中,做到“不采摘、不灭活”,珍爱大自然的生命!对于驴友存在的有违生物多样性的任何行为都要做出“干预”引导或阻止。

2、在环保之友组织的“公园旅游”的环保活动中,引导游园朋友,保护好公园及其周边的一草一木,保证不向包括水面环境在内的场地扔垃圾。

3、依据今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主题:为所有生命构建共同的未来,要在环境质量的达标要求上,下功夫。志愿者本身不当影响环境质量的污染源:

1)践行绿色交通,不开车,少开车或改开清洁能源车,不排放空气污染物;2)禁烟戒烟,不在公共场所吸烟,不燃放烟花爆竹,“零排放”空气污染物;

3)实施低碳生活,生活垃圾分类排放,助力垃圾分类,力求减量化、资源化;

4)不食用野生动植物,及其制品;不狩猎,不猎杀;不引入饲养外来物种动物

5)不砍伐森林,多植树、护树;公共区域里:不践踏草地、不采摘树果;

6)减少使用农药,尽量减少使用化肥;节约用水,节约用电;

7)拒绝做危害生物多样性的:电鱼、炸鱼、绝户网、盗猎等行为;

8)尽量减少使用一次性物品:塑料袋、包装袋,尽量重复使用物品。

责任担当: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生态生物多样性。让我们共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道,共建繁荣、清洁、美丽的世界,共同呵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为所有生命构建共同的未来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2-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