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艺术家罗爱珍,景德镇里的一颗光芒内敛的明珠

罗爱珍,1967年出生于景德镇一个陶瓷世家,父亲罗长生是“十大瓷厂”——艺术瓷厂创建者之一。罗爱珍的成长历程也是在这样的环境熏陶中,奠定了极好的艺术素养,为日后进入景德镇陶瓷职工大学打下基础。

景德镇陶瓷职工大学

那时候的陶瓷职大可不比现在,里面的学生几乎都出自名门世家,在工作岗位上也都算是骨干力量。师资力量也是空前的,大批艺术耆宿、名师学者任教。罗爱珍一方面秉承家学,一方面博采众长,悉心研习历代名家名作,在艺术实践中不断探索,逐步形成个性化的艺术语言和绘画手法。

毕业后,罗爱珍回到艺术瓷厂美研所,从事青花工艺设计,由于她基础好、功底深、敢吃苦、能钻研,很快成为中坚力量。这也无形之中将她的命运与艺术瓷厂的命运更紧密的结合,也导致后来“改革之风”浮动人心,同事们纷纷下海、镀金时,罗爱珍却不为之所动,与各种市场化的“包装”失之交臂。

不过,所喜的是,这也让罗爱珍对艺术探索之路更加坚定。做陶瓷,就是要耐得住枯燥,时刻保持一颗平常心,这样才能创作出杰出作品。

陶瓷艺术家罗爱珍在创作

罗爱珍的青花色泽层次分明,富于变化;用笔精道准确一丝不苟,或干湿笔相辅,或断线为点,粗实稳健,简洁多变。青花山水、花鸟、人物生等作品多次为业内人士称赞,广受藏馆欣赏,评价颇高。

罗爱珍的作品画面既有传统水墨的温润,又有青花独特的淡雅,两者融合在一起,透亮而明净,不染一丝凡尘,给观者以纸上仙境的画面感。

无论是在陶瓷职大学习的时光,还是在艺术瓷厂的工作里,罗爱珍都保持着刻苦学习的习惯,不忘“师心而不踵迹”的古训,汲取老师、同学、同事们瓷画作品里的精粹,见贤而思齐。

陶瓷职大的同学们旧照

罗爱珍独特的个人风格从新颖、奇特的布局入手,在立意、构思中开拓新的意境,将主次参差、虚实掩映与器型的特征和谐统一起来,并以写生取代古人的写心功夫,先写实后写意,先实后虚。作品笔法精致、造物严谨、神形兼备、气韵相生、意境悠远。

罗爱珍的作品讲究简洁明快,追求笔墨精妙:画翎毛,姿态各异;画花卉,俯仰开合,生机勃勃。作品或者具有清新、俊逸的气质,或者具有磅礴的气势与开阔的意境,生发出动人心魄的力量。

艺术瓷厂工作旧照

陶瓷彩绘不止表达创作者的言外之意,更反映创作者的物外之情,正如苏轼所言,诗有不能尽时,自然溢为书,变为画。罗爱珍的青花瓷作品素洁淡雅,犹如一幅清丽俊朗的水墨画。构图与笔法率真而不失古意。构图常能于传统之中见创新,缠绕蔓延的枝蔓在转折的空间里构建出新的画面,浓淡相间的花叶对比出清朗明丽的色块。

因此,我们在欣赏罗老师的作品时,常常会产生初见为传统、再观见新意的审美乐趣。

图为罗老师签约瑾德苑

正是这样一颗光芒内敛的明珠,被瑾德苑的诚意打动,从艺三十余年的“青花才女”罗爱珍决定回归大众视野,为喜爱陶瓷艺术的大家,推介自己的美瓷佳品。

你可能感兴趣的:(陶瓷艺术家罗爱珍,景德镇里的一颗光芒内敛的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