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29创记67 | 硬盘那么容易坏,为什么不上云?一个有职业病的物联网工程师的杂想

关于硬盘为什么那么容易坏,而且常常是在关键的时刻,我这里不想赘述,相信大部分朋友已经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可是有一点我不太明白,为什么“平安校园”建成的摄像头,家长没有权限实时查看视频并保存视频资料到本地的权限?即便是处于安全及隐私的考虑,不允许所有家长有这样的权限,难道不能由家长们选出家长代表或者第三方专业机构代为管理?

作为家长,花大把的钱(朝阳区红黄蓝新天地幼儿园每月学费4800元)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幼儿园花钱装了摄像头,家长是否有权利使用摄像头远程监督?如果这个摄像头的钱不是幼儿园花的,那么家长(们)或者家长委员会是否有权利自费安装一套监控系统?

深深隐藏在这个问题的背后(职业病犯了),其实是物联网时代对于数据归属权的争论。根据我们对于数据归属权的调查(你认为物联网数据应该属于谁?)。77%的被调查者认为数据应该是使用者或者是公共资源,而不是平台提供方。

现实的困境是平台方通过各种方法(特别是用户在平台注册时默认的平台协议,很多人并没有去看里面的细节),越是强大的平台或者是机构越是牢牢控制着数据,个人和小团体根本没有办法接触到。我不想回过头去讨论红黄蓝硬盘的事情,我想说的是我们为什么总是选择大物联网平台,总是把数据放到大平台上?可是讽刺的是(我们的调查反馈给我们的信息),虽然96.5%的人介意数据被售卖,虽然96.5%的人关心数据的安全性,但是他们还是选择了大公司的大平台,自愿把数据的归属权让给大平台。

我们是真的无能为力,没有选择吗?试问一下:

家长们为什么不在平时就要求红黄蓝幼儿园把摄像头的监控开放出来?

家长们为什么不在平时就严格监督幼儿园的情况,给有作恶念头的人有可乘之机?

家长们为什么放弃视频录像的所有权,把它拱手交给大平台?

佛讲“事出必有因,有因必有果”,红黄蓝幼儿园固然有可恨之处,但是除了天天吐槽、围观、调侃、指责之外,我们难道一点也做不了吗?

程序员可以开发一种具有录音功能的手表,给幼儿园的小朋友佩戴,录音资料保存在父母的手机或者电脑上。

保险公司可以推出虐童巨额保险,事发时可以聘请最好最贵的律师去打官司。

有捐助爱心的人士可以成立儿童保护基金,用于相关知识普及和研究保护儿童的新技术、新标准、新方法。

上面只是我简单愚笨的大脑列举的例子,相信还有更聪明的大脑(们),可以做更多的事情,去改变和弥补现实的问题。

作为一名具有十年经验的物联网从业人员(职业病又犯了),这个沸沸扬扬的红黄蓝事件,特别是硬盘这么容易就坏了,带给我们的物联网从业人员的思考又是什么?出路在哪里?

唯一的出路就是上云。(对,不是叫你上天,是上云)所有的物联网数据要上云,而且数据是属于用户的那种云。只有承认了数据是属于用户的这个基本点,物联网才有大发展的前景,因为这个符合了用户的期望。试想一下,如果用户的行为数据是平台的,平台并没有义务给你提供他的数据,也没有义务帮你保管他的数据,甚至可以售卖他自己的数据。可以这么说,原本是用户的数据,变成他之后,平台可以为所欲为,不负任何责任。

只有在这个基础点上出发,平台才有做好平台的源动力。因为数据是用户的,用户又花了钱,所以平台要做好备份,做好加密,做好防攻击,做好增值服务,而不是拿数据出去兜售赚钱。

在这个基础点上出发,很多创新技术就会涌现出来,比如区块链技术、加密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等。比如我之前在考虑如何实现分布式存储的问题,区块链技术就出现了,而且当下很热门;比如在认识Locket马总(姓马的老总都牛上云,可能是巧合,哈哈)之前,我还担心上云会有数据泄漏的风险,操心如何避免,他们的加密技术就将我的问题轻松解决,就连我们平台工程师都看不到用户的明文数据;比如原先传感器校准是需要对硬件写入校准值才能完成校准,工作量巨大,且召回不易,用上云端的校准算法之后,能够帮用户节省大量人工。总之,只有承认了数据属于用户,物联网大小平台的责任、义务、价值才能捋顺,那样的话,硬盘硬不硬已经不再重要,红黄蓝幼儿园事件或许也不会再发生。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7-11-29创记67 | 硬盘那么容易坏,为什么不上云?一个有职业病的物联网工程师的杂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