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之恶,直击灵魂的千古未解之谜「一」

苏格拉底有句名言:Knowthyself (认识你自己)。休谟在《人性论》中开篇就这样说到:

“在我们的哲学研究中,我们希望借以获得成功的唯一机会,... 是直捣这些科学的首都或心脏,即人性本身,一旦被掌握了后,我们在其他其他方面就有希望获得轻而易举的胜利了。”

人是什么,恐怕是哲学里的“老大难”问题,也是最吸引人的问题。只要人存在一天,这个问题的思考就不会停止。

在接下来的系列文章中,我们就来细细梳理中西哲学史上,那些闪耀着智者光芒的人性之思。

首先来看,中国哲学。

中国哲学的人性,按照学说特点,大致分为这几大派:性善、性恶、性有善有恶、性超善恶,二元性论和一元性论


1.性善

以孟子为代表,主张「先验」性善说,第一个提出良知良能,「良」,即本有固有,即 ①人人都有先天之善端,善端内容为仁、义、礼、智,② 此善端是隐而不显,只有通过扩而充之,才能尽心、知性、知天。


2.性恶

荀子为代表以人欲言性,其基本命题是:「人性恶,善者伪也」,① 人的情欲都有好逸恶劳的倾向,顺是,人性会自发去扩大其中最坏的一面,导致争乱失序。 ② 因此人性必“矫正、改造”,通过后天人为(即伪)纠偏,通过礼、法规范人性,达到性善的目的。

总之,无论人性善、人性恶,读者能注意到,这是手段不同而最终目的一致:

孟子从先天之本出发,人性先天有「一念之善」,荀子从后天「情欲」出发,人欲好逸恶劳;具体实践途径:一强调“扩充”,一强调“改造”,最后的目的都是为了成就完善的圣人人格。

「注:孟子言性,是以差异(不同于禽兽的特质)言性,这一特质是仁义礼智,荀子是从人后之性中并无仁义礼智,必须添加、改造」

3.超善恶论

先秦另一代表是老庄,道家与儒家积极纠偏除弊的入世相反,既不认为人性善、也非恶,而是从天道、自然一体的视角,主张道法自然,任无为,如庄子的「齐物为一」,人与天地万物独往来而不傲睨万物。人在追寻至人、神人、圣人的最高人格境界,已忘却自己。

道家从「情欲」非性,同荀子;性非「仁义」,这点同于孟子;但是荀子认为性需要矫正、改造,老子是最反对性的改造和戕害的,孟子认为性有仁义,老子是最反对仁义的。

所以,老子可以说是「超越善恶」。


4.性有善恶

除了性善、性恶,混善恶也很有代表性,并且引入了性-情结构。董仲舒认为,性包含「情」,所以整体来看性就不可说善了。

他提出圣人之姓、斗筲(zhào)之性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性,只有可善克恶的「中民之姓」是性。王充继续完善为“性三品”,只有混善恶的中品,可以通过教化改变。

我们看到,这种人性突出了后天的“教化”,大多数人都可以通过努力改变自己,是对先秦的一种综合。

5.二元性论与一元性论

到了宋明时期,一个儒学革新的时代对人性论进行了一次系统性升级,升级的关键就是引入了「气」和「理」。程子说,“论性不论气,不备;论气不论性,不明”。

关于人性,先秦到两汉虽然具备了大多数要素,但是有的问题不能充分回答:人性到底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先天之姓与后天之姓有怎样的关系?人能不能通过后天的努力复归先天的本然之性?

引入气论,这样的问题就都得到了很好地回答:①天地之性是理,「理」是至善的,②气稟有清有浊。所以,表现在人身上就有「贤、愚」。就是气稟本身的「气质之性」;③因此人要做的,就是不断通过格物致知,后天努力以变化气质,只要能去“掉一分人欲,就复得一分天理”。

长叹一口气,性-理-气的结构,完整解释了大多数问题。性两元论到此综合了性善、性恶、性有善恶和超善恶,人性论得到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定论。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性之恶,直击灵魂的千古未解之谜「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