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札记三十三《飞花令诗词大全》1—2

专辑一 梅兰竹菊


>> 翠色落波深,虚声③带寒早。

>> 慈姥竹》是唐代浪漫主义名家、诗仙李白所作的一首五言咏物诗。 首句“翠色落波深”,摹竹色,以“翠”着眼,以“深”落笔,生动地描绘出了翠竹映碧波、碧波因翠染而愈绿愈色深的景致;次句“虚声带寒早”,摹竹声,起意在“声”,点墨在“寒”,以风动竹枝、竹声飒飒、竹声和了风声,令人遍体生凉,以至于平生春寒早到之错觉,描述了竹之韵、之清、之寒、之孤。

>> 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 杜甫的诗一向苍凉沉郁、饱含忧国忧民之思,如本诗般语调轻快、色彩明艳的,委实不多。诗描述的是新竹,原是作者和挚友严武同题而作,诗风宛然清丽、秀而可人。 最后一联,诗人笔锋顺转,借景抒情。“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笔是虚笔,乃是诗人纵意联想出的景象,但字里行间,却满是寓意期待、意味深长。“无剪伐”“拂云长”一语三关,既有尊重天性,任“竹”自由生长、以成其高之意,又有呵护“新竹”,关怀其成长,令其成材之意,同时,也颇有几分希望不被攻讦,得到提携,能一展抱负,平步青云之意。

>> 乃知就阳意,草木皆有情。

>> 细看昨夜西风里,若今琅玕②不向东。

>> “青藤画派”鼻祖、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徐渭为其一。徐渭擅画,也擅诗,其诗存世者不多,《风竹》三首最经典,此诗为其一。昨夜西风朔朔,风中千竹万竹摇曳,今日再见,竹林中的竹子亦不全然东倾。竹沐西风,不尽向东,人亦如此。不是所有的人在困难艰险中都会以同样的方式、方法来保持劲节,但选择的方法不同,不代表不劲节。此处,诗人明是写竹,实则是在以竹喻己。他这一生,虽才名早扬,却命途多舛,很是坎坷。逢事遇乱,他的选择也多不同于俗、个性张扬。是以,时人对他褒贬不一,有赞者,也有诋者,而《风竹》,显然便是徐渭的自彰、自辩与自白,娓娓读来,颇感其心。

>> 仍将竹做篱笆,求人不如求己。

>> 竹子坚强自立,不以荆杞为凭依,能够自我保护、自我成就。人呢?人亦当如竹一般,立身于世,修自身、修德行,自立自强、坚定傲然,无须以任何势力、任何人为依附,洁身自好,以己为天,秉持中正,自拔节,自疏旷,也能成就自身的“一片绿阴如洗”。

>>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 公元1746年,郑板桥赴潍县任知县。时年,山东大旱,饥荒连绵,民生凋敝。郑板桥忧思重重,坐卧不安,手绘墨竹图一幅,赠予时任山东布政使的包括。画中题诗,托物取喻,以传其情。于是,便有了这首《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 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①绕凤池②。

“龙孙”与“凤池”呼和,隐约之间可见赞誉流美之意,以“龙凤”之辞言竹,既是赞竹,也是赞人,赞竹之风标绝代,亦赞人龙章凤姿、卓然不俗。纵览全诗,字字言竹,不见人迹,实则句句写人,既写出了“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的盛况,也写出了旧人对新人的栽培,新人对旧人的感激崇敬,谆谆数语,既见感喟,又含展望,言浅意深,语短情长,自见蕴藉。

>> 日午独觉无馀声,山童隔竹敲茶臼⑤。

>> 诗人借自身盛夏悠然午睡之闲和山童日午仍敲臼劳碌之忙,写出了官与民巨大的境遇差别,表达了民生之多艰,字里行间,既见怜悯,又觉感愤,言有尽,意无穷,耐人寻味,颇是高妙。


>>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③无花。

>> 《菊花》是唐代著名诗人元稹的代表诗

貌似是在否定,实际上却以否代述,写出了对菊由衷偏爱的情由。深秋时节,百花凋残,除了凌寒而放的菊花,竟已无花可赏,“此花开尽更无花”,无一字之赞,却将内心之赞叹咏颂之情,述了个完全。

>> 未泛盈樽酒,徒沾清露辉。当荣君不采,飘落欲何依。

>> 古来文人皆赞菊,唯有太白叹其微。言及“东篱菊”,首联首句,太白便重重地下了一个“叹”字,其实,不过是借菊来说己。他正当壮年之时,无人赏识重用,虚度了不知多少光阴,就像那菊,荣时无人采撷,辜负了芳尘,待得飘零,无处凭依,纵便有几分清名又徒呼奈何。

>> 重阳席上赋白菊唐·白居易满园花菊郁金黄①,中有孤丛色似霜。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②入少年场。

>> 以花喻人,自言年虽耄耋、童心未泯、壮志仍存

>> 开迟愈见凌霜操,堪笑儿童道过时。

>> 最后,诗人且赞且叹,由自己的赞,写到“儿童道过时”的鄙,虽未多作置评,只以“堪笑”二字来收束,但其中的不屑轻嘲之意却不言自明。

>> 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 乐天之诗多平易浅显、妇孺能懂,这首咏菊小诗却难得精致。次句“芭蕉新折败荷倾”与三句“耐寒唯有东篱菊”皆是“一夜新霜”后生发而出的景致,只是一衰一放、一折一开,对比鲜明,两相比照,更凸显了菊傲霜而放的难能可贵。

>> 衔觞念幽人,千载抚尔诀。检素不获展,厌厌竟良月。

>> 渊明爱菊,尽人皆知,其笔下之菊,多悠然闲逸,有隐士之态,本诗之菊,却不尽相同。

你可能感兴趣的:(阅读札记三十三《飞花令诗词大全》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