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学校要求老师去家访,并且让老师为贫困户买礼品,这样合理吗?

在没有转岗之前,作为辅导员,负责过贫困生专项工作。期间每一年都会去一个地方,一个目的是走访慰问贫困生家庭,第二个目的是核实贫困生家庭的真实情况,防止假贫现象。

每次我们去家访的时候,一般都会带点礼品。比如拎一箱牛奶,几斤水果,也有学校定制的礼物等。这是人之常情,到了别人家里面,总不能两手空空吧。我们的工作和举动也得到了学生家长认可和赞许。虽然礼轻,但包含了浓浓的情义和学校对他们的关怀。

到访的每个家长都要留我们吃饭,但我们会委婉拒绝,不会给家长添麻烦的。一来是考虑到他们家庭的确困难,二来任务较重。一般我们一天要走访好几个学生家庭,这些学生家庭间隔都比较远。有时到了最后一个家庭,天色已晚。

但要说明的是,这些行为都是工作行为,是公差。我们给学生家长带礼物,都是纳入学校的费用之中,回校后是要报销的。学校让我们去学生家家访,就不是老师私人行为,而是公务行为。如果因此产生的一切费用,理应由学校承担。

况且您提出是学校明确要求老师家访要给贫困户买礼品,这更应该纳入公费,由学校承担由此而产生的相关费用,如交通费、伙食费、礼品费。如果学校让老师家访买礼品,但又不给报销,这是明显不合理的。

老师可以在家访过程中自掏腰包给贫困户买礼物,或丢些钱,但这只是老师个人行为,不是公务行为。老师在学校的指派下对贫困户进行家访,并按学校的要求购买礼物给贫困户,学校就应该承担相关费用,提前预支或事后给予报销。这才是正确的做法,合乎常理的要求。

第一、“家访”一般是在教育上,老师到自己所教的学生家中开展访问活动的一种习惯叫法;“走访”则是最近几年在扶贫活动中,帮扶干部到帮扶户家中了解情况,并帮助、慰问的一种形式。从后半句的表述来看,这是在扶贫,所以用“走访”比较合适。

第二、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所有公职人员(含企事业单位干部)都有“挂包帮”任务,一般按行政级别确定“包户”数量,通常普通工作人员包3至5户,科级干部5至7户,处级干部会更多。但这不是绝对的,需根据各县贫困户数量实际而定,有些可能只包一两户,而有些也可能包七八户。包户的帮扶干部是要定期到贫困户家中走访的,走访的次数一般情况一个月至少1至2次,也不固定,看各地具体规定。因为教师也是国家公职人员,所以按照要求也是必须参与包户扶贫的。但有些地方可能做得比较好,考虑到教师的教学任务重,包户数量适当下调,走访次数也有所减少。

第三、要求老师买礼品送贫困户是不合理的,国家的扶贫工作从指导思想上,也不允许搞这种简单送钱送物式的扶贫。不仅教师,其它干部也一样,如果都要求送,包一两户可能还没多大问题,但包五六户的你想想干部要送多少,他也要生活,这个负担并不轻松。当然,有些帮扶干部为了和贫困户拉近距离,心甘情愿适当给人带点小礼物,这也不是不可以。还有我见过帮扶干部和贫困户处出感情的,在一户上花了几千块钱的也不少。

总起来说,学校明确这样要求不合理,如果自愿是另外一回事。为了搞好这个工作,完成自己包户扶贫任务,帮扶干部一要多走,熟知情况;二要尽量帮助落实政策;三要帮助谋发展思路,这才是关键,靠送和给解决不了问题,只有找到合适路子才能帮贫困群众实现脱贫致富梦想!

合理不合理,关键要看买礼品的钱谁出。

贫困户,应该是贫困学生家庭吧。说句实话,最近一直在忙这个事,学校要求到贫困学生家里进行家访,不到一个月,已经去了四次。不过,我们学校领导“不懂事”,没有要求老师们买礼品。

关于家访买礼品的问题,说一说自己的看法。

1.家访是老师的正常工作,到贫困学生家里家访也是政策要求

家访,是学校教育的一种方式,也是老师和家长联系的一种手段。学生的成长,既要依靠学校教育,更需要家庭教育的配合。学生的家庭情况、学生在家的表现等,仅靠说有时说不清楚,不如去家里去看一看。

虽然在相关法律中,并没有将家访规定为老师的义务,但家访应该属于教育措施的一种。有些老师,即使学校不安排,也会主动的去家访,这就是责任心的最好体现。

现阶段,对贫困学生家访更是常事。由于涉及到相关政策,这里不再多说。

2.家访时带些礼品,也未尝不可

日常生活中,我们去亲戚朋友家,大多时候都会带点东西。倒不是说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只是人之常情。

老师去家访,家长已经很高兴了。如果带点东西,家长估计就要感动了。

当然,即使不带东西,也没有哪个家长会挑老师的毛病。老师来家访,与家长而言,是为了孩子的教育问题。与老师而言,是一项工作,并不是闲着没事串门子。

3.如果学校要求买礼品,这个钱应该学校来出

学校安排家访,老师们都会去,即使不给算加班,老师们也会把家访当成自己的一项工作。如果再要求老师自己掏钱买礼品,就有点肆意妄为了。

老师挣的钱,多也好,少也好,都是自己的钱。如何支配,由自己决定,学校无权干涉。再者,老师的收入都不高,一个月家访上几次,老师自己也变成贫困户了。

如果学校要表示心意,完全可以统一采购一批礼品,由老师送到贫困学生家里,并说明是学校给的,这不就完了吗。

去年寒假放假前,我们学校就给每个贫困学生发了200块钱,让他们回家转交给家长。钱虽然不多,代表的是学校的心意。

写在最后

如果老师自愿买礼品,那这位老师的确值得我们尊重。但如果是学校强制老师自己花钱买礼品的话,这不就是道德绑架吗?敢这样做的学校,我还真没见过。

你可能感兴趣的:(某学校要求老师去家访,并且让老师为贫困户买礼品,这样合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