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后端技术演变杂谈(未完结)

1.0版本javaWeb:原始servlet+jsp+jsbc

java后端技术演变杂谈(未完结)_第1张图片
早期的jsp:html+java,页面先在后端被解析,里面的java代码动态渲染完成后,成为纯html,再通过服务器发送给浏览器显示。

java后端技术演变杂谈(未完结)_第2张图片

缺点:

服务器压力很大,因为无论是jdbc数据库查询,servlet请求接受,还是jsp页面动态渲染,都是在服务器端进行的。

2.0阶段:javaWeb:基于MVC思想的servlet+jsp+jdbc

java后端技术演变杂谈(未完结)_第3张图片

缺点:

java的本质是面向对象,当代码量变大,对象的管理变的混乱不堪。
譬如我想在controller中用一次model的对象,就得new一次。想在controller中用一次view的对象,就得new一次。

3.0阶段:javaWeb:基于MVC思想的“SSH框架(Struts+Spring+Hibernate)+jsp”

java后端技术演变杂谈(未完结)_第4张图片

3.5阶段 javaWeb:基于MVC思想的“SSM框架(SpringMvc+Spring+Mybatis)+jsp”

java后端技术演变杂谈(未完结)_第5张图片

4.0阶段:前后端分离:thymeleaf

5.0阶段 springboot

javaweb:用java来做web程序,一般都是bs模式。
javaweb流行框架:servlet+jsp+jdbc。
jdbc:提供一系列api,用java去访问数据库。
servlet:服务端小程序,接受浏览器发过来的请求并做业务处理。
jsp:java服务端页面。
早期的jsp:html+java,页面先在后端被解析,里面的java代码动态渲染完成后,成为纯html,再通过服务器发送给浏览器显示。
早期javaweb对于服务器压力很大,因为无论是jdbc数据库查询,servlet请求接受,还是jsp页面动态渲染,都是在服务器端进行的。

此时mvc出现了,分为model+controller+view
model:处理业务,包括和数据库的交互。
controller:接受请求,然后转发给相应model层业务组件处理。
view:页面渲染。
javaweb转变为了基于mvc的servlet+jsp+jdbc
但是javaweb的本质还是java,java的本质是面向对象。
即使是基于mvc的servlet+jsp+jdbc,当代码量变大,也会变得混乱。譬如我想在controller中用一次model的对象,就得new一次。
想在controller中用一次view的对象,就得new一次。
此时,spring出现了。
spring就是用来管理对象的,把对象起了个新名字,叫bean。
spring中放对象的东西,叫ioc容器。
同时,struts取代了之前的原生servlet开发。
mybatis/hibernate取代了原生jdbc开发。
具体来说,一个servelet类对应一个请求的处理。
要写个servlet类,
要继承httpservlet类并重写里面的doget和dopost方法,分别对应get和post的请求(或者用@webservlet注解配置。)
最后去web.xml里配置。
然后把所有的servlet类放到一个目录下,譬如com.xxx.servlet。
现在变成,struts用一个xml文件,管理所有servlet(servlet在struts里叫action)
所以javaweb整体演变成了:基于mvc的ssh框架:(structs+hibernate)jsp
spring做整体ssh框架的整合,作为管理者。
后来spring推出了springmvc,成功替代了struts,用来接收和处理请求。
所以javaweb逐渐变成了:基于mvc的ssm框架(springmvc+spring+mybatis)+jsp。
注意springmvc和mvc不是一种东西,前者是用来接受和处理请求的技术框架,后者是上文提到的思想。
ssm框架的项目一般都有三个包:
controller包,使用的是springmvc,对应的mvc中的controller
service和dao/mapper层,service,业务层,会交由spring的ioc来管理。dao/mapper使用mybatis,对应mvc中的model。
jsp,对应mvc中的view。
此时,虽然框架简化了,但是大部分压力还是集中在服务器这里。
真正地前后端分离时代开始了,数据渲染丢给前端了。
前端需要数据就给后端发request,后端处理完成后就给前端返回response。json由此出现。
jsp最大的缺陷是,前端不好调试,怎么样都会设计到后端的地方。无法像html一样在浏览器中打开,要先启动服务器,通过servlet来动态渲染或者后端开发好再手动替换html。这也是为啥最开始的后端开发,都要会基础的前端知识的原因。
于是,thymeleaf,模板引擎,出现了,他写出的页面就是html页面,不经过后端,就可以直接被浏览器解析,方便了前端调试页面。但并没有真正达到前后端分离的效果,因为想要真正显示完整的页面,还需要后端controller层返回的数据。
此时前后端联调要轻松许多,但是后端的配置依旧繁琐。
譬如,spring要管理所有的对象,那么他怎么知道一个类的一个对象是一个bean呢,怎么知道那两个bean之间有依赖关系捏?
除开spring整合springmvc、mybatis,其他三方等等。项目开发好后需要打成war包,发布到tomcat执行。这个过程也需要一堆配置。
这时,spring提出了一个公约,将经常使用的核心组件的对象抽取出来,自动加入ioc中,再在外部提供一个固定配置文件,application.properties/application.yml,里面放自定义配置。
这就是,约定大于配置,即自动化配置。
基于该思想下,springboot出现了!
springboot自带tomcat,不需要像以前ssm一样打成war包再发布到tomcat的webapps下面。
同时springboot把很多场景都抽象为启动器starter,在启动器下导入maven依赖即可达成自动化配置,从而直接开发,专注于自己的业务逻辑。
但springboot有个问题,它不支持jsp,官方支持的是thymeleaf
此时前端也有自己的发展,vue、react、angular三大js框架,使得前端也可以自己单开一个项目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java,开发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