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测量板块的探究学习,对于孩子们认识世界,从具象到抽象,进一步发展数学思维,有着至关重要的价值。
在一二年级学习四则运算时,我们接触的整数世界是一个一个的,可以数的(离散量)。孩子们通过大量的节奏数数、一一对应去建立数感。在三年级的测量板块,我们要去丈量一段长度(连续量),是没有办法简单数数的,这就需要一个参照长度(单位1),然后把问题转化为我们要丈量的长度中包括多少个单位长度,这就把连续量转化成了一个可以数数来解决的问题。
在具体测量的过程中,我们去看,去触摸,去比较,逐渐建立了“量感”,这时候数字就不是一串抽象的符号,而是代表了具体的量,包括度量中建立的数量关系。
我在板块之初,列举了与测量相关的一系列数学概念:比较,守恒;0基准,对齐;单位1,不同的单位1之间的转换……这些概念渗透在整个测量活动当中,有些明确提出来了,有些并没有着急说破。两周的课下来,其实每天课上的测量任务,以及尺子的制作过程,都在检测孩子们对这些概念的内化。
最后的单元小测试,我没有去回顾整个测量的历史和建构过程,而是把重点放在了考察对“米的家族”的认识,量感的建立,以及具体测量和作图上。测试内容侧重测量的知识和技能,并不能反映孩子们整个思维建构的过程,却是孩子们继续学习必须夯实的砖块和路标。
这是第一次正式的卷面考试,我从几个角度来看测试的结果,提示我们后续学习中可以去关注的点。
一些孩子在基础字词上需要帮助,自己读不懂题,但老师帮忙读了题之后,就能很快做出正确的回答(轩、宇)。阅读理解会是主要的瓶颈,答完整套题需要比较长的时间(画,月)。读写和有条理的表达,是低年级的学习重点。
对抽象符号的理解和应用上,我们在课上用三天时间学习了米的家族,同步引入了单位的字母缩写(m,dm,cm,mm,km)和英文表达,建立中文和英文名称的对应。农耕游学回来,我们对这部分内容做了回顾,一起来写“长度家族的日记”。在家认真完成作业的孩子,对这部分内容就会巩固得比较好,热闹的课堂探究活动之后,要通过主动的书写,来沉淀自己的认识和发现。(这个阶段的家庭作业并不多,以鼓励独立的思考和探究为目的,所以请家长们一定要留出时间来,鼓励孩子完成,不要因为课外班而忽略了家庭作业。)
量感的发展: 量感对于测量的重要性,就如同数感对于四则运算的重要性一样,是我们通过一系列探究活动和课堂讨论,想要重点构建的内容。当然,量感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于生活经验、日常的观察和有意识地感受与比较。男孩子平时就关注科技、汽车、机械等等,自然就发展了量感。女孩子对日常生活中“物理属性“的关注比较少,要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来描述客观世界时,比如“一棵大树高约5( )“,”火车每小时能走200( )“,就会有些迷茫,表示“不知道”。
不过“不知道“本身并不是坏事,在测试中,我饶有兴味的看着孩子们拿出一米尺,比一比上面的长度,再和生活中的长度去对照,这个自己去研究比对,从“不知道”到“知道了”的过程,真是太宝贵了!
正确的测量方法与精确的要求:大部分孩子都掌握了正确的测量方法,包括“从零出发”、边线对齐等等。从测量及绘图的结果看,一部分孩子对精确度要求不高(轩,琪),一部分孩子则会力求精确(可),1毫米以内的误差都要考虑进去。现阶段我只需要孩子们能够正确对应米尺上的刻度(每一个数字代表1cm,每一小格是1mm),不要求精确制图及有效数字估计。
能做到多精确,一方面依赖于精细动作发展的水平,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工作习惯和意识。从数学思维的建构来说,我们可能要经历一个“模糊感知—精确测量—综合理解”的过程,到了综合理解的阶段,反而不一定都要去量出一个具体准确的数值,而是考察我们对于概念的理解以及量感的建立。这是认识从具象到抽象的跨越,就像估算有助于发展数感一样,估测有助于发展量感。我想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图景化的引出“差不多先生”和“精确小姐”,让孩子感受到这两种思维方式的不同以及各自的优势。
比如,测试中有道题问:“我们的教室宽约 5 ( )”,请孩子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这道题的本意是考察长度单位和量感。结果一个孩子兴致勃勃地脱了鞋子说,要用脚去量一量。可见她对长度测量还处在浪漫感知和操作阶段,不经过具体精确的测量活动,对她来说抽象的数字和单位是没有意义的。
有的孩子在有意义的长度单位选择时,会运用排除法,不容易判断这个对不对,就看看其它选择是不是不可能。比如 “穿着2( )长的拖鞋”,2米长太夸张了,2厘米又显然太小了。通过“两头夹逼”的方法来确定正确的长度范围,是很高级的思路呢!
作为第一次正式考试,孩子们很关注考得咋样。我大课间点心也顾不上吃,把自己关进教研室里,改了小半节课,认真的评了分。回到教室里,我在黑板上工工整整写下六位第一轮就拿到100分的孩子:“淼,桐,宇,默,澄,川”。孩子们还追着我问:“怎么嘉不是满分呢?她可是学霸呀!”其实嘉确实都答对了,只是一道填空题里把”km”的字母“k”写得像“R”,我扣了她1.5分,也想借此打破“唯分数论”,分数本身只是这次工作的成绩,并不能定义你牛不牛啊!嘉倒是没在意分数,还笑呵呵地对我说:“考试的游戏真好玩!”
我告诉孩子们:每个孩子都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100分。每答对的题能够教会我们一些特别的东西,再认真的想一想,就会恍然大悟。比如博把最后一道画图题中“80 mm的正方形沙包”看成了“8 mm”,他画出来一颗小豆子大小的沙包,自己也觉得无可思议,却没有多想就交上来了。
后面的一节主辅课,我请每个孩子订正自己的试卷,我们一边讨论一边修改,一些订正好的孩子,满意地把自己的试卷上的分数改为“100分”。我也很高兴地把一个个孩子的名字添加到黑板上的“满分名单”里,最后只剩下一个孩子没有去完成订正,真希望孩子们都能获得不懈努力之后的完满感受啊!
附:单元小测试卷
日期:2020年9月29日 姓名: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
1. 写出对应的长度单位或缩写 (5分)
米——( ) km—— ( )
厘米——( ) dm——( )
毫米—— ( )
2. 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10分)
一棵大树高约 5 ( )
我们的教室宽约 5 ( )
一支铅笔长约16 ( )
铅笔的笔尖粗约 1 ( )
火车每小时能走200 ( )
3. 补全日记中的长度单位(30分)
早晨,我从2 ( ) 长的床上起来,穿着2( )的拖鞋来到卫生间,用15( )长的牙刷开始刷牙,80 ( )长的毛巾洗脸。早饭后,我步行 1 ( )来到了学校,碰到了身高163 ( )的黄敏老师。她擦干净一块27( )长、18( )宽的黑板,手里拿着3( )长的竖笛在吹。我赶紧放下书包,拿出12( )厚的书读了起来。
4. 请用尺子量一量(写上长度单位)(30分)(手绘图略)
小矮人的床长( )
小矮人的床宽( )
枕头的长度是( )
5. 请画出一根15 cm长的铅笔 (10分)
画一个边长为80 mm的正方形沙包。(1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