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点即是终点 —— 看《金宵大厦2》有感(终2)

                    不管明天

                    到明天要相送

                    恋着今宵

                    把今宵多珍重......

《金宵大厦2》的终章展现于观众面前的远不止我上一篇所说所感,还有很多特色亮点需要一一道来。

1、为了增加剧情感官效果,加入了很多浪漫、神秘还很有文艺气息的元素,融合了很多年代人的喜好和思想上的进步氛围。做到了不老派、不落伍,很新潮,我个人是很喜欢。

首先说一下那栋大厦,内部装修和那老是来回放的一楼店铺:相机店、港味儿小茶餐厅、裁缝店等都各具特色。而那两部老式电梯年代感和新奇感十足,神秘范儿很重,相信电梯方面的惊魂片大家都不陌生,这里确实作为穿越两个世界的道具之一,它的戏份可不少哦。

平行世界另一处的大厦,只有黑白色调,所有字和东西都是反向的,很有末世的味道,没见过那里的大厦外景色,只知道它的外面一直下着雪。这里的异世界风格和类似的影片风格相同,港片也拍过一些,所以完全没有违和感,还加入了雪,这种浪漫道具,说明有别于现实世界外还弥补了未离过港的港人没见过雪的遗憾。

咖啡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人不可或缺的调剂品,一种优质和充斥着艺术范儿的物品,安排现实男主经营着自己的咖啡店,很自然的引入这一元素,还从片头加料至片尾,真的很喜欢也很欣赏。

而它的运用并不平平无奇,现在很多时尚剧也都少不了咖啡和咖啡厅,但这部之中并不满足于这点。因为男主对咖啡的热爱,勇于创新,还讲了几款新式咖啡,加酒混合式咖啡。可能对于香港或是国外,有酒风味的咖啡并不少见,但纵观有咖啡元素的影视剧里还很少见,也少有人喝,这足以令人眼前一亮,想品味一番。

平行时空中的女主最后泡的那杯玫瑰咖啡,这并不稀奇,但就着简单泡咖啡的工具和现剪的玫瑰,加上完成后的特写,实在惊艳无比。而为什么影片最后来的那杯是玫瑰咖啡,这就不言而喻了。我只想说,女主,请让我品尝一下。

类似让人心动的元素还有很多:黑猫靓宝、老式照相机、全红色照片冲洗房、诡异照片、胶卷、最后故事中出现的红色蝴蝶、小皮球、小型八音盒、精神病院、平行时空中另一个世界的机器控制人、贯穿一、二部的人物林老师和他那本名为《梦游》的神秘书籍等等。

奇异元素:穿越时空、平行世界、循环、轮回、前世今生、空间链接、男主坠电梯后的记忆碎片片片剥离等等。

这些元素的充分运用,在最后一个故事全面升华爆发,加上前面的不断铺垫,增添了故事的趣味性,相信就是现在的零零后看了也不会觉得落伍。

2、一些台词很具有深思的道理:富有哲理性,值得收录和珍藏。这是其他影视剧中少见的表现手法,很具有突破性。

下面是我收录的一些:

得失、祸福、甚至是生死,放大一点来看,其实有哪一点不是一个循环,互为因果。

每个人都想掌握自己的人生,有谁想被命运控制,就像白老鼠一样,被人放在一个转轮上,以为自己向前跑,但其实是原地转,一直转、转到死的那天才停。

你们以为自己被困在圆圈里,只是当局者迷,有没有想过,所谓的圆圈,根本不存在。圆永远都不是完美的,完美的圆是画不出来的,因为完美的东西根本不存在。看起来圆是一个正圆,幻想一下,如果把这个圆形无限放大,大到可以看到每一个粒子,那就一定会有瑕疵,它就不是一个百分之百的圆。

就算用最精密的方法,都会有瑕疵、有落差,一滴水有八万四千虫,微观大千,世界如尘沙,没有事是完全绝对的,所以,圆,只是一个概念,它完全不存在于这个世上。

就像白老鼠在转轮里不停地跑,但只要它找到合适的时机,就可以跳出转轮。突破循环,其实只是一瞬间,将来的事要看自己,凡事皆有可能,就像圆周率精度十进位,1013还没到尽头。找到那一点的机会,微乎其微,这个世上什么怪事都会发生,也很可能有很多危险,但要决定去前进去寻找,这一切都要想好了去勇于承担。

生命是一个循环,就像这盆玫瑰花,花开花落,又再开花,期待下一杯的玫瑰咖啡。

......

这段话主要是平行世界的女主和最后出现的林老师的对话,可能乍看会觉得这些话有些绕,互相也不搭,说得到底是个什么意思,不过,一旦你看过最后一个故事,就能通晓。

他们在讨论的就是怎么打破循环的束缚,寻找到他们想要的时间、空间。不论对错与否,不能否认的是,这是一种抽象的阐述,是值得深思的话题。因为,你不能否认生命是一种循环过程,只不过每个经历的对象不同。

有种玄玄感,再深究下去,可能我会到一个绕不开的境界,还是终于那个总结出的观点——原点即是终点,开始也终将结束,只看你有没有陷在那个虚幻的圆中,若没有那便是好字,若陷入一定要找到破绽,哪怕遇到怎样的艰难险阻都要跳脱出来。

其实这和现实生活中的每个人的人生是一样的,很多人每天都会觉得自己在重复前一天的生活,但仔细想想,往往不是生活困住了你,可能是你为自己设置了一个圈,天天套在圈里而不自知。也许,只要改动那么一点点,你会发现日子还是要不同的过才有意思,你之前觉察到的重复感也会慢慢消失不见……

3、精神病院的神秘设定。同样贯穿全剧,应该是在民国时期的香港,虽然编剧想展露一些令人害怕的场景,烘托故事,烘托气氛,还特意用男主讲故事来作为每个故事的纽带,但害怕感其实并不多,只是同情一下男主,被折磨得更加显老。

精神病院的设定,没有像很多剧里去展现一些失常病人或变态医生的情节,反而关注点在那个时代的精神病治疗方式,不可否认地刷新了人们对精神治疗方面的好奇心。

刚开始,我觉得编剧真是异想天开,在民国时期,即使是现今发达的香港,它也没有那么地富庶。英国人统治时期,居然对精神病院的病人们想方设法进行治疗,实在有些匪夷所思。我的认知是,就把病人关好,做点简单言语或药物治疗即可,那个时候,活人都要朝不保夕,精神病院会那么在意治疗病人?除非是要寻乐子。

电击这招也很好理解,残酷刑罚就有,但我不认为是老外的仁心仁术,想治好病人。最后,居然认真负责的说要治病人,给病人做手术,那样病人将不会吵闹,温顺地生活。

虽然手术没有做,但故事末尾民国女精神病医生向老外阐述治疗病人手段的残忍时,我便对做手术治疗那一趴很感兴趣,真的吗?那个年代精神病人还能通过手术就能治好精神病?现在的精神病都没有手术做能说治好的,是编剧吹牛吧,剧情需要?

实际上真的是我孤陋寡闻了,对于手术名称,我特意去查了下“脑叶白质切除术”。这个手术真的存在,是1930年至1950年,世界上第一种精神外科手术,它是由葡萄牙医生莫尼兹研究出的专门治疗精神病人的手术。这种手术还让莫尼兹于1949年获得了诺贝尔生物学医学奖。

这个手术的时间段正是民国时期,但这种手术因为术后副作用太大,病人很可能病得更严重,所以1950年后就摈弃了。

正所谓术业有专攻,即便现在影片中大多数会采取虚构成分,但在某些方面,它还是尊重历史,绝不乱发表不实专业领域言论。这也让我这个医学门外汉学到了新的小医学历史知识,很感谢编剧这块地巧思。

整部剧可圈可点,作为观众的我也都一一谈了真实感受,总体而言收获颇丰,观感也很棒,事实证明,港剧不是完全没落了,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是在进步着的,期待下一部优质新港剧的拍摄,类似此剧的,我会更喜欢。

最后,再提一下,这部电视剧的主题曲,从第一部延续下来,歌词在老版本的基础上做了改动,曲调还是很好听,不过时,年代感十足,叫《今宵多珍重》,值得一听一品。


图片来自网络

你可能感兴趣的:(原点即是终点 —— 看《金宵大厦2》有感(终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