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达多/流浪者之歌

《悉达多》这本书很久之前就知道了,但一直以为是西方人视角下的佛陀传记,也就一直没有太多读的兴趣。前阵子分别听两位朋友提到此书,于是就动了念头,分别下载了英文和中文版。看了几页英文版觉得有点费劲,还是先看中文的吧,这一看就入了迷,几个小时就读完了。

生于婆罗门家族的青年悉达多对于从小耳濡目染的那些吠陀经典产生了怀疑,在他看来,教义,祭祀,唱诵等等都只是形式主义和一种逃避现实和本性的安慰剂,他也不希望自己的生命只是一个被动吸收二手知识的容器,于是他决绝地踏上了探索内在的道路,成为了一位苦行僧。

乔文达,是悉达如影随形的伙伴。他善良忠诚,却缺乏主见。对于未来,不像悉达多那样有明确的追求和想法,他有些迷茫。作为悉达多的迷弟,他深信自己只要扮演追随者的角色就好。

三年时间倏忽而过,悉达多和乔文达从沙门长者那里学会了很多法术和苦行技巧。悉达多深谙这些也不过是一些把戏和幻相,并不是真正的道。他怀疑自己的智识是否有真正的增长。此时,乔达摩,也就开悟后的佛陀开始现身说法了,受到好奇心的驱使,悉达多和乔达文离开了沙门团体,想要去佛陀那里一窥究竟。

在亲眼目睹了佛陀的仪态并听闻他说法以后,乔文达对于悟道生起了前所未有的信心,他决心跟随佛陀。悉达多虽然对佛陀抱有同样的尊敬和臣服,但是他不认为佛陀在菩提树下的体悟能通过教义被传授,在他看来知识本身即是障碍,于是他告别了乔文达,独自一人踏上了流浪者的寻道之路。

他曾是婆罗门贵族是祭司是沙门是苦行僧,有家庭有朋友,而现在他不属于任何阶级和团体,他抛下了所有身份,甚至抛弃了宗教信仰,在上半部分即将结束的时候,他被一种冰冷的绝望和孤独吞没,但也体会到了一种觉醒的新生。

下半部分精彩地多。悉达多一头扎进了滚滚红尘,拜妓女为师,与商人为伍,但只是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金钱和情爱,似乎只是他了解感官游戏的工具。他依然保留了沙门的一些传统,比如日进一餐,荤腥不沾。他表面是一个商人,但是财富的增长和减少不会让他产生任何喜悦和烦恼。内心深处,他耻笑世人被感官奴役,被烦恼羁绊,看不清这一些如梦似幻,泡影罢了。虽然偶尔,他也羡慕这些凡夫们的天真烂漫和全情投入。

但是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 完全放弃了灵性修持的悉达多渐渐沉沦于声色犬马,夜夜笙歌,嗜赌成性,逐渐变成了他曾经耻笑的模样:贪婪,算计,患得患失,狂热,冷酷,吝啬...当他从镜中望向自己那张衰老丑陋的脸,羞耻感和恶心终于将他击垮。

作者写到:悉达多梦见笼中的那只歌鸟,僵直地躺在笼子里,已经死了,他把他拿出来,在手上放了一会,随即扔在在一边。与此同时,他大惊失色,感觉自己心在绞痛,彷佛他已经把自己身上所有的良善和有价值的东西都随这只死鸟一同抛弃。从梦中醒来后,他被一种巨大的悲哀所吞没,他觉得他浪费了自己的生命,没有留下任何有意义的东西。他孤零零地站在那里,像海难中的一个幸存者...

自视甚高如他,曾经放弃贵族生活,试图通过苦修寻求真理;又自以为看穿了思想的把戏,决心以另类的方式来寻找自性。自性没有找到,却最终把他引以为豪的思辨力卖给了魔鬼,心如死灰如他,有了轻生的念头。

但他的人生还在不断反转...

他似乎听到远方传来神圣的Om声...伴着这音声他沉入了无梦的睡乡。醒来后的他好似又获得了重生。他不再像过去那样,用一个思想家批判的眼光审视着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而是带着爱的滤镜来看待一切。回顾自己这怪诞不经的大半辈子,从流浪的思想家变成一个无知的愚人,又终于变成了一个平凡的人,他感到满足并确信这是成长的必经之路。以前的他只是头脑知道没有节制的欲望是恶,但现在他整个身体都彻底了之。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和魔鬼赤身肉博过,才能真的看清魔鬼。

现在他终于可以轻装上阵了。他来到曾经的渡口,见到了曾免费载他过河的船夫,两人相谈甚欢。悉达多发现,船夫虽然没有什么文化,却是一个有真正的智慧的人,同时也是一个极度善于聆听的人。他被这种质朴的生活吸引,也成为了一名船夫。在和河水的朝夕相处中,悉达多逐渐学会了聆听万物的声音,洞察自然的真相。

命运之轮依然在转动...

曾经的情人带着他从未谋面的儿子出现在了渡口,她已成为信徒,准备去见佛陀圆寂前的最后一面。却不幸被毒舌咬伤,倒在了他的怀中,把儿子留给了他。纵使这个孩子万般恃宠而骄,嚣张跋扈,他像一个晚年得子的老父亲般对他百般包容,期望通过自己的耐心和爱,使自己的儿子得到转化。但是他圣人一般的言传身教没有任何作用,相反却加重了儿子的叛逆和厌恶,最终踏上了离家出走的道路。在丧子之痛面前,过往的人生经验好像没有任何帮助。理智上知道儿子也有自己的生命轨迹要去完成,情感上依然希望能把他留在身边享受简单的天伦之乐。在对儿子的思念中,他变得更温和,更有人味了,他开始能体察人世间的种种微妙的情感,那些在过去的他眼中盲目的爱。

河水中倒映出他苍老的脸庞,另他突然想起自己的父亲,不也因为他的一去不归,遭受了丧子的煎熬,在孤独中终老?他意识到这冥冥之中命运的轮回,该来则来无处可逃。也意识到每个人都如单行道上的跳蚤,寻寻觅觅庸人自扰。

他全神贯注地聆听着河水,内心逐渐虚静无物,他终于体验到了万物的圆融和一体,瞬间即永恒,而他的自我也消融在其中。

原文:从那一刻起,悉达多不再与自己的命运抗争,他的面庞放射出一种智慧的宁和,他的内心不再有欲念的冲突,他依然得到了最中的救赎,他委身于生命之流中,充满慈悲和同情,与万物和谐如一。

小说的最后,悉达多和乔文达,两位走上不同人生道路的老者相见。乔文一直依照佛陀教导的方式生活和修行,但他依旧在寻找,他从悉达多的脸上看见了曾经存在于佛陀脸上的那种祥和,但他却无法理解悉达多所说的话。悉达多请他亲吻自己的前额,于是奇迹发生了...

小说虽然有的桥段比较生硬和过于浪漫。但是这浪漫主义的笔触,用来讲一个寓言般的故事并无违和,类似的成长类小说之前读过的还有《炼金术士》。相较而言似乎这本《悉达多》让我感触更深一些。里面试图表达的想法也正是我最近在思考的。比如:信仰是否是逃避的工具?知识是否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我们对于真相的了解?对于精神的升华,感官体验或者沉沦是否是必要的?是否只有经历了“看水不是水”之后才能达到“看水只是水”的境界?爱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事,但是大多数时候,我们不过是用爱的虚名,满足自己的私心吧?

有人说这是一本披着宗教外衣的哲学小说,有人看到了基督教,有人看到了儒释道,我也在好几段文字中感受到了《心经》所传递的讯息...  这里面的确有各种宗教的影子,但作者的意图很明显是超越各种民族宗教派别,超越这种种概念,建立一座普世通行的桥梁 --统一和爱。不同的对立的宗教背后不也是统一的大爱吗?佛陀的爱和耶稣的爱并无二致,殊途同归罢了。作为读者,我也觉得没有必要去落入这名相的圈套,我感受到了作者对于人世间的温柔,并深受感动。

你可能感兴趣的:(悉达多/流浪者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