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读《诗经·鹤鸣》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鱼潜在渊,或在于渚。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萚。它山之石,可以为错。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鱼在于渚,或潜在渊。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榖。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译文:

幽幽沼泽仙鹤鸣,声传四野真亮清。深深渊潭游鱼潜,有时浮到渚边停。在那园中真快乐,檀树高高有浓荫,下面灌木叶凋零。他方山上有佳石,可以用来磨玉英。

幽幽沼泽仙鹤唳,鸣声响亮上云天。浅浅渚滩游鱼浮,有时潜入渊潭嬉。在那园中真快乐,檀树高高枝叶密,下面楮树矮又细。他方山上有佳石,可以用来琢玉器。

在《诗经》中会出现很多禽鸟,它们都被热爱幻想的人们寄托赋予了多种情感形象,鹤也不例外。这首诗歌中的“鹤”便作为起兴清丽出现。“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鹤漫步行走于沼泽中,时而细致理顺羽毛,心态高昂,姿态优雅,时而展翅亮羽,仰颈向天高啸不绝,声音传遍整个原野,旷远天地瞬间静止,都在倾听它的咏唱,远山静云也等待着它的召唤。鹤要不栖息在偏远人迹稀少的沼泽,要不自由翱翔于天空,它不惧亦不亲昵人类,总要和他们保持着一定的距离,我们也只能远远地欣赏它。因此,它是高洁雅静、疏阔清朗的象征。这不正与远离庙堂,身处江湖的贤人雅士心灵相契?民间遍及着云中白鹤,高手在民间,有为之士不局限于庙堂之上。

诗歌继续作比,“鱼潜在渊,或在于渚”,“鱼在于渚,或潜在渊”,没有单调地重复,一二章正好是重复中有变化,让诗歌又多了灵动巧妙。“渊”,深幽,故要“潜”;“渚”,浅清,故要“在”。水中鱼儿最活泼可爱,时而深藏,时而浅露,或上或下、或沉或浮,因此重复变化也应和了鱼儿的俏皮自由。它是后世《庄子》的睿智小鱼和陶渊明“池鱼思故渊”忧郁小鱼的先祖吧!对,它不喜欢拘束,只愿留在渊与渚,哪怕只是小小一方的泥沼,或许心中也期盼着终有一天成为北冥之鲲。鱼儿也有其道,人更有其道,万事皆有道。

诗歌要将比进行到底,再来一波。“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萚”,“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榖”,有一座园林,长着高大的檀树,檀树之下,堆着一层枯枝败叶,也有不少矮又细的楮树。高檀与低毂交错,满地枯叶,凄凉清冷,这样的园子,怎么会“乐彼之园”?其实这已脱离了一贯的审美欣赏,而是从这幽静的园中体味到了清、静,也体会到去除繁多的修饰,直抵质朴的生命本真,这样的景观不是轻易看到的,所以得到了豁然的惊喜。郁达夫《故都的秋》:“故都的秋,来得清,来的静,来得悲凉。”

树有高低,或如檀树高耸,或如灌木低垂,《毛传》:“毂,恶木也。”这就是在影射有些人是才高志大的,有些人是庸常无能的,这可能是君子与小人的对照,也可能是高位者与失位者的对比。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句著名的熟语就出于此诗,还有“它山之石,可以为错”。另一座山上的粗石,质地光彩自然无法与宝玉媲美,却很有用的,可以用来切磋琢磨玉石,用以帮助美玉的诞生。由此做比,他国的人才、目前不在君主视线里的人才,也许正是可用之才,应该让更多人发挥出能量、开发出潜质。简短一句,道出了无限世间的哲理,引发无限的思考。比如说他人的意见可以从侧面来帮助自己。而此诗中的鹤、鱼、檀何尝不是如此之“石”?没有活跃于世间的中心,或许在世人眼中,他们就是最最普通的石头,“存在即有理”,但是他们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要学会利用,为自己所用。

这首诗有着如此多重隐喻,所以释义方向才如此不一而同。可以理解为一首抒情山林、言物哲思的小诗,可以理解为一首叹颂乡野贤能、鼓励招贤纳士的诗歌。总之读诗,读者会受到诗的艺术感染,产生无穷兴趣。

你可能感兴趣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读《诗经·鹤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