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大部分数据库都是将表和索引存储在磁盘文件中。当新增数据时,数据库系统会先写入内存,然后将其写入磁盘上的数据文件。
那为什么不直接写入磁盘嘞?主要是每次新增都直接写入磁盘性能很低,放在内存中,可以批量写入磁盘以提升性能。
但有一个问题,如果数据在写入磁盘文件中途断电怎么办?当来电恢复后,我们重启数据库,发现数据不一致,又该如何处理。
所以我们需要一些其他机制来避免断电引发的数据不一致,其实 MySQL 已经考虑到了这一点,内部已经实现一套 WAL(预写日志)机制来避免这一点。
MySQL 设计有健壮的恢复机制,特别是使用 InnoDB 存储引擎的情况下,它能够在断电后重启而不会崩溃。InnoDB 存储引擎使用预写日志(WAL)机制来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原子性。
预写日志机制是一种数据库事务日志技术,它要求在任何数据库修改被写入到永久存储(也就是磁盘)之前,先将这些修改记录到日志中。
这样当 MySQL 遇到意外的断电情况时,它会在重启后利用 Redo log 来恢复已提交但未写入数据文件的事务继续写入数据文件,从而保证一致性,再利用 undo log 来撤销未提交事务的需改,从而保证原子性。
在 MySQL 中,InnoDB 存储引擎实现了 WAL 机制。包含 Redo log buffer、Redo log、Undo Log 等,来记录事务已提交但未写入数据文件的数据变更以及事务回滚后的数据还原。
为了给大家讲清楚 MySQL 的预写日志机制,会涉及到 MySQL 架构中的以下内容,
Buffer Pool (缓冲池)是 InnoDB 存储引擎中非常重要的内存结构,顾名思义,缓冲池就是起到一个缓存的作用,因为我们都知道 MySQL 的数据最终是存储在磁盘中的,如果没有这个 Buffer Pool 那么我们每次的数据库请求都会磁盘中查找,这样必然会存在 IO 操作,这肯定是无法接受的。
但是有了 Buffer Pool 就是我们第一次在查询的时候会将查询的结果存到 Buffer Pool 中,这样后面再有请求的时候就会先从缓冲池中去查询,如果没有再去磁盘中查找,然后在放到 Buffer Pool 中。
Redo log buffer 是用作数据变更记录写入 Redo log 文件前的一块内存区域。日志缓冲区大小由 innodb_log_buffer_size 变量定义,默认大小为 16MB。
日志缓冲区的内容会定期刷新到 Redo log 文件中,大型日志缓冲区允许大型事务运行,而无需在事务提交之前将 Redo log 数据写入磁盘。因此如果事务涉及的更新、插入或删除操作数据量较大时,可以增加日志缓冲区的大小可以节省磁盘 I/O。
MySQL 提交事务的时候,会将 Redo log buffer 中的数据写入到 Redo log 文件中,刷磁盘可以通过 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 参数来设置
为了提高性能,MySQL 首先将修改操作写入到日志缓冲区,之后以 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 参数设置落盘时机,将日志缓冲区刷入到磁盘的 Redo log 文件中去。
MySQL Redo Log 是 InnoDB 存储引擎中的一个重要组件,它是一种磁盘基础的数据结构,用于在崩溃重启期间修复由已提交事务但未写入数据文件的数据。
在正常操作中,Redo log 记录了由 SQL 语句执行导致的表数据变更记录。将 Redo log buffer 中的数据持久化到磁盘中,就是将 Redo log buffer 中的数据写入到 Redo log 磁盘文件中。
数据在由 Redo log buffer 写入 Redo log 时的触发时机如下,
Redo log 是 WAL 机制的核心,它记录了事务所做的所有修改。如果数据库发生故障,可以使用 Redo 日志来重做事务,从而确保数据的一致性。
Undo Log 记录了如何撤销一个事务的修改。如果需要回滚事务或在执行事务时还未提交,数据库就发生了崩溃,这时我们就需要将未提交事务前的数据回滚回去,难道这个操作有我们自己来做吗?显然 MySQL 也考虑到了这一点。
MySQL 会使用 Undo log 来撤销未提交的修改。在操作数据前,MySQL 首先将数据备份到 Undo log,然后进行数据修改。
如果出现错误或者用户执行了 Rollback 语句,系统可以利用 Undo log 中的备份将数据恢复到事务操作前的状态。
通过 Undo log 撤销修改,从而确保数据的原子性。
结合 Buffer Pool、Redo log buffer、Redo log、Undo log 后,我们在MySQL 中更新一条数据的流程如下,
检查点是什么?为什么有了 Redo log、Undo log 还要引入检查点。
明明借助 Redo log、Undo log 我们就可以实现 MySQL 的故障恢复了。
虽然数据在写入 Redo log 文件后,就代表数据变更已经生效了,但是还未写入到数据文件,也就是还没有完成事务的持久性。
那么检查点就是帮助 MySQL 实现事务的持久性。
如果说 Redo log 可以无限地增大,能够保存所有数据库变更的数据,那么在发生宕机时完全可以通过 Redo log 来恢复数据库系统的数据到宕机发生前的情况。
然而现实是我们的物理磁盘文件大小是有效的。即使达成无限了,如果数据库运行了很久后发生宕机,那么使用 Redo log 进行恢复的时间也会非常的久。
所以在 Redo log 文件容量是有限的情况下,还需要定期将 Redo log 写入数据文件完成数据的持久化,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引入了 Checkpoint(检查点)技术。
Checkpoint(检查点)技术不仅仅是会同步 Redo log 写入数据文件,也会同步脏页数据写入数据文件。
检查点的触发时机有两种如下,
将内存中所有脏页全部写到磁盘就是完全检查点,比如数据库实例关闭时。
将部分脏页刷新到磁盘,就是模糊检查点,一般就是脏页达到一定数量时触发。数据库实例运行过程产生的检查基本上就是这种类型的检查点。
因此其实 Checkpoint 就是指一个触发点(时间点),当发生 Checkpoint 时,会将脏页写回磁盘,以确保数据的持久性和一致性。并且 Redo log、Undo log 文件也可以重新覆写,这样可以保证重启时不会因为 Redo log、Undo log 文件太大而导致重启时间过长。
OK,假如我们正在使用 MySQL 添加数据。在提交事务的过程中,突然发生了断电,那么这个数据会丢吗?
我们结合上文MySQL 中更新一条数据的流程,来给大家分析下具体场景,
先说结论,会丢。因为数据没有写入 Redo log 前,MySQL 是没办法保证数据一致性的。但是这没关系的,因为 MySQL 会认为本次事务是失败的,在重启后可以根据 Undo log 文件将数据恢复到更新前的样子,并不会有任何的影响。
先说结论,不会丢。因为 Redo log buffer 中的数据已经被写入到 Redo log 了,就算数据库宕机了,在下次重启的时候 MySQL 也会将 Redo log 文件内容恢复到 Buffer Pool 中进行重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