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内存管理

非常详细的一篇文章 https://blog.csdn.net/lovelease/article/details/82348448

当一个程序加载到内存中时,它由四个内存区域组成:

堆栈(Stack):存储由该程序的每个函数创建的临时变量

堆(Heap):该区域特别适用于动态内存分配

数据(Data):存储该程序的全局变量和静态变量

代码(Code):存储该程序的指令

String str = new String("aaaa"); str 堆 new String 堆栈 "aaa" 数据 String str = new String("aaaa"); Code

分配机制

弹性分配原则

Android系统需要最大限度的让更多的进程存活在内存中,以保证用户再次打开应用时减少应用的启动时间,提高用户体验。

应用启动时会分配一个够用的内存大小,随着应用使用达到内存上线时再翻倍,直到达到系统为应用定义的上限,如果系统没有更多的可用内存了,就会杀死一些进程来回收内存(gc)。

回收机制

Android杀死进程有两个参考条件:

1. 进程优先级

1)前台进程(Foreground process)

用户当前操作所必需的进程。通常在任意给定时间前台进程都为数不多。只有在内存不足以支持它们同时继续运行这一万不得已的情况下,系统才会终止它们。

2)可见进程(Visible process)

没有任何前台组件、但仍会影响用户在屏幕上所见内容的进程。可见进程被视为是极其重要的进程,除非为了维持所有前台进程同时运行而必须终止,否则系统不会终止这些进程。

3)服务进程(Service process)

尽管服务进程与用户所见内容没有直接关联,但是它们通常在执行一些用户关心的操作(例如,在后台播放音乐或从网络下载数据)。因此,除非内存不足以维持所有前台进程和可见进程同时运行,否则系统会让服务进程保持运行状态。

4)后台进程(Background process)

后台进程对用户体验没有直接影响,系统可能随时终止它们,以回收内存供前台进程、可见进程或服务进程使用。 通常会有很多后台进程在运行,因此它们会保存在 LRU 列表中,以确保包含用户最近查看的 Activity 的进程最后一个被终止。如果某个 Activity 正确实现了生命周期方法,并保存了其当前状态,则终止其进程不会对用户体验产生明显影响,因为当用户导航回该 Activity 时,Activity 会恢复其所有可见状态。

5)空进程(Empty process)

不含任何活动应用组件的进程。保留这种进程的的唯一目的是用作缓存,以缩短下次在其中运行组件所需的启动时间。 为使总体系统资源在进程缓存和底层内核缓存之间保持平衡,系统往往会终止这些进程。

通常,前面三种进程不会被杀死。

LRU算法:自下而上开始终止,先回收最老的进程。越老的进程近期内被用户再次使用的几率越低。杀死的进程越老,对用户体验的影响就越小。

2. 回收收益

同意优先级进程,优先杀死更大内存的进程。

从Android 8.0开始,出于节省系统资源、优化用户体验、提高电池续航能力的考量,系统进行了前台/后台应用的区分,对于后台service进行了一些限制。在该定义中,如果满足以下任意条件,应用将被视为处于前台:

具有可见 Activity(不管该 Activity 已启动还是已暂停)。

具有前台 Service。

另一个前台应用已关联到该应用(不管是通过绑定到其中一个 Service,还是通过使用其中一个内容提供程序)。 例如,如果另一个应用绑定到该应用的 Service,那么该应用处于前台:

IME

壁纸 Service

通知侦听器

语音或文本 Service

如果以上条件均不满足,应用将被视为处于后台。

你可能感兴趣的:(Android 内存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