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割鸡焉用牛刀?

本文继续品读《论语》第十七篇“阳货篇”,本篇比较集中地记录了孔子对当时道德状况的批评及孔子对当下状况的道德标准,此外还记录了孔子生活中的几个生动事件等。

在上文品读了“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文中先是提到孔子唯一直接谈及人性的语句。

孔子认为人的本性是相近的,相差无几,只不过因为后天的生活习惯、所受教育、生存环境等社会因素的不同造成了很大的区别。

孔子当时就看到了人的天资、禀赋、智商,这些所谓的本性是很接近的,正常人的智商差别并不大,天资、禀赋更是没有太大的差别。

而练习慢慢地会让不同的人拉开差距。特别符合现在的科学依据。

文后提到最聪敏和最愚蠢的人区别。

孔子说有两种人没办法教导。一种是上知(智)——最聪明的人、最厉害的人。一种是下愚——完全封闭的人。

但这句结合上一章节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一起来理解,似乎有些冲突。

可以看出孔子也是普通人,也有喜乐忧愁。

他也会有无奈的时候,从而偶尔也会说一些感慨,自我安慰一下。

继续下章: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

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注译:

武城:鲁国的一个小城,当时子游是武城宰。

弦歌:弦,指琴瑟。以琴瑟伴奏歌唱。

原文解析:

孔子到武城,听见弹琴唱歌的声音。孔子微笑着说:“杀鸡何必用宰牛的刀呢?”

子游回答说:“以前我听先生说过,‘君子学习了礼乐就能爱人,普通人学习了礼乐就容易指使。’”

孔子说:“弟子们,言偃说的对。我刚才说的话只是跟他开玩笑罢了。”

有感解读:

在《论语》中,孔子犯错了,直接被学生“㨃”回来,并且承认错误的桥段,是很少见的。

“子之武城”,“之”是动词,孔子去武城。武城是曲阜旁边的小县城。

当时,子游在做武城宰,子游就是言偃(yǎn)。孔子到了武城,视察学生的治下。相当于孔子有个学生当县长,孔子跟着县长,在县里驾着车,看看这个县治理得怎么样。

弦歌是以乐教人,就是让大家能够学礼学乐。所以“闻弦歌之声”,代表这个地方的老百姓在学礼乐。按理说这是好事,满大街的并不是“哐哐哐”的锣鼓声,也不是杂乱无序的模样。

孔子笑了一下,说“割鸡焉用牛刀”。孔子那天可能是过于放松了,“割鸡焉用牛刀”意思是小地方的老百姓还需要学这个吗。

礼乐是“牛刀”,多用在朝廷之上,以教育更多的知识分子。让老百姓学礼乐,孔子觉得没有必要

孔子言外之意是赞扬子游德才兼备,完全可以治理国家,却如此大材小用只让他管辖一个小城镇。

子游作为县长,很严肃地对孔子说:“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我言偃以前从夫子这儿听过一句话,您说君子跟小人都应该学高级的东西,比如礼乐。

“君子学道则爱人”:一个人解决了自己的温饱问题,如能有机会上一所很好的大学,修行养德,就会更加懂得关心别人,更加努力为社会做事。这是君子学道的好处。

“小人学道则易使”,即便是贩夫走卒,如果能够懂道理、学礼乐,他也会成为一个有用之才,为社会的建设做贡献。

孔子听后说:“你们诸位听一下,言偃说的这个话是对的,我前面说的是开玩笑的,是我太放松了,抱歉。”

孔子犯错,被学生指出来了,他就当着众多人的面立刻承认,这也是孔子的不凡之处。

他没有跟子游翻脸,没有给子游穿小鞋,也没说“非吾徒也”。对言偃说的正确的话,孔子是完全肯定的。

不论何人,不论身处何地,都有学习奋进的权利,也应该有学习奋进的追求。处处弦歌是一件很美好的事。

继续下章:

公山弗扰以费畔,召,子欲往。

子路不说,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

子曰:“夫召我者而岂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

注译:

公山弗扰:人名,又称公山不狃,字子洩,是季氏的家臣。

吾其为东周乎:为东周,建造一个东方的周王朝,在东方复兴周礼。

原文解析:

公山弗扰据费邑反叛,来召孔子,孔子准备去。

子路不高兴地说:“没有地方去就算了,何必到公山氏那里去呢?”

孔子说:“那召我去的人,岂会让我白去一趟吗?如果有任用我的人,我就会使周朝的政德在东方复兴。”

有感解读:

公山弗扰在季桓子家里做家臣,与同为季氏家臣的阳货一起图谋叛乱。他派人邀请孔子前往费邑共图大事。

孔子打算前往,被子路阻拦。子路是孔子身边的一面镜子,永远保证孔子不要犯道德上的错误。

子路说:“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

“末”就是无,“末之也,已”,可以理解成“难道你没地方去了吗”,或者说“这事就算了吧”。

“何必公山氏之之也”,第一个“之”是结构助词,第二个“之”是动词,意思是何必去公山氏那个地方呢。

孔子说“夫召我者,而岂徒哉”——他叫我去,难道是白来的吗?是随随便便的吗?

孔子这句应该是在逗子路,他根本没有认真地去回答子路的问题。孔子有时候“㨃”子路,只是为了调侃子路,和子路开玩笑。

“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如果他真的能够用我,让我好好地有一番作为,我难道不能够在东方复兴周道吗?

孔子最后当然是没去,孔子如果去了那就不是孔子了。

这类似于这样的情形:一个巨大的商业机会放在面前,多少会动心一下,在脑海中幻想一下,和周围的人讨论一下,小小地表达一下自己还是有人需要的。

很多人拉拢孔子,是因为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有很多具有优秀的政治才能,也有很多擅长打仗。

假如孔子把三千弟子武装起来,再加上弟子们所带的弟子,大概可以组成一支强大的队伍。可见孔子能掌控一股庞大的力量,但孔子说“军旅之事,未之学也”,在他的心中,对这样的事压根儿就不关心。

你可能感兴趣的:(《论语》:割鸡焉用牛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