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理论》笔记——兼整理理论基础

一、站在外部控制心理学的对立面

在开始阅读本书之前,一定要清楚作者的所有论述都是要反对当时流行的“外部控制心理学”(书中说法)。

其实所谓的外部控制心理学,其理论溯源是美国社会学习理论家朱利安·罗特在1954年提出的“控制点”(Locus of control)理论,这个理论其实是人格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如果一个人能够自由地通过内部因素(能力、个人努力)来控制自己的生活,其就具有强大的内部控制点;如果一个人相信生活中的决定是受到外部环境因素或者机会等影响,其就具有较强的外部控制点。

而本书作者所反对的,就是通过外部控制来解决心理问题。而作者认为,外部控制是一切痛苦的根源。因为人类通过“指挥”他人而获得自己想要的,但实际上,被控制的人也会通过各种形式的反抗来反向控制,最终导致更坏的后果——世界被强制所主导。外部控制心理学只关心每一项需求的目的,其所有的实验设计都为了实现目的,而不是关心每个人的内在需求。因此,它破坏了我们的生活,也是暴力、犯罪、药物滥用、无爱之性等社会问题的根源所在。

而作者提倡的内部心理控制学,就是通过改变人类“内部”的认知,来解决心理问题。简而言之,每个人都会趋利避害,但实际上,不是因为有利益才让人被迫选择,而是你的选择让自己获得利益。通过改变自己的认知,构建一个完整的“优质世界”(quality world)(本书核心观点),让自己的行为与该世界匹配,获得每个人想要的快乐和利益。

二、罗列基本需求

在构筑优质世界之前,作者强调每位读者需要先想一下作为人的基本需求。最基本的是生存需求,但这很少影响到心情快乐或痛苦。而在生存需求之上,是“爱和归属、权力、自由、乐趣”,这四者不区分位阶的高低。而所有的选择,都是为了满足其中一种或者多种需求而作出的。

但这四种高级需求,人类却习惯用“外部控制”的方法去获得。比如说“爱和归属”,情侣间会通过控制对方而达到自己的目的,但丝毫不在乎对方内心的真实想法;说到“权力”,领导会不停地下达命令而强迫下属就范;说到“自由”,利维坦式的暴君会通过强迫臣民让渡自己的自由来保护臣民不受恶势力侵犯;说到“乐趣”,有人会认识不到他人与自己的区别,而强迫他人接受油腻的幽默感。

只有相互协商沟通才能让这些需求之间获得平衡,而在协商沟通之前,就是要理清自己的需求强度。当清楚自己有这些需求后,你就获得和他人沟通这些需求的能力,而不是强迫他人就范。当这些需求统领你的沟通对话时,内部控制心理学就开始发挥作用了。

三、什么是优质世界?

优质世界,简而言之,就是脑中设想的世界图景。这些图景可以分为三类:(1)我们最想相处的人;(2)我们最想拥有的事与物;(3)我们遵循的理念或者信念系统。

而这个优质世界,一般会有两个场面:极端理想化和稍微理想化。我们会意淫极端理想化的场面,因为在那种场面下,我们的所有基本需求强度都有很好的体现。但更现实的做法,是让稍微理想化的场面与现实世界匹配。

而优质世界也并非一成不变的。而作者提倡的现实疗法,就是教我们如何改变自己内部的优质世界,从而做出自己的行为。此时,你会主动将一些与现实世界关联的事与物在优质世界中进行“组装”。这些事物是否满足前述的五种需求?

四、整体行为

在选择理论的世界里,我们都需要将我们的感受——“形容词和名词”转化为行为——“动词”。也就是说,很多的痛苦(形容词)是我们自己选择的,而我们应该是寻找(动词)更好的选择来消除这些抱怨。

而所谓的“整体行为”,有四种方式:行动(Activity)——思维(Thinking)——感受(Feeling)——生理表现(Physiology)。因为这四种方式是同时工作的,所以当我们用选择理论来审视自己的心理状态,我们可以选择改变这四种的任何一个。我们能直接控制的是行动和思维,行动改变现实世界,而思维改变前述的优质世界。而在此基础上,我们间接地控制了感受和生理表现。所以,作者所谓的我们自己选择了“痛苦”,其实是因为行动和思维所引导的。

五、相容性、个性和需求强度

本节标题的两个概念“相容性/个性和需求强度”,其实就是每个人在社会中与他人打交道时可以参考的最重要参数。

在选择理论中,个性和需求强度是对个人的定性。个性是基于前述五大需求的综合体现,而需求强度是表现在和其他人相处中,对五大需求的强烈程度。这也属于优质世界的范畴。

而相容性是现实世界中的标准。当我们关注到彼此的差异之时,是否愿意包容或者改变或者妥协,就能反映到相容性之中。因此,作者在心理咨询中加入了“调解圈”的概念,在这个圈子中,咨询的对象需要告诉对方愿意给予什么而不是想得到什么,愿意做什么,而不是要对方做什么。而在这样的一个沟通之中,咨询双方可以知道双方是否相容。

一切的沟通还是基于五大需求之上,作者归纳了两种人格作为警示。

“反社会人”人格:只关心权力和个人自由,且不接受爱。在选择理论中,这是无法攻破的对象,因为这种人格根本不关心对方做什么,一切的目的就是达成自己对权力和自由的追求。

“无业者”人格:他们不愿意作为,对权力和个人自由的欲望体现在“杠”上——他们对所有其他人的权力不屑一顾,选择躺平。但他们也希望被爱,也有很高的乐趣需求。他们有很全能的优质世界,但是现实的无力让他们不愿意作为。这种人格在人际关系中就像是认识了一个小孩子,会让对方不停地付出精力来迁就。

所以综合以上的理论基础,现实疗法才能落地生根。

你可能感兴趣的:(《选择理论》笔记——兼整理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