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非虚构写作课》从一个想法到发表一篇文章

《哈佛非虚构写作课》这本书涵盖了各个方便,从寻找一个好主题、搭建故事的叙事结构、塑造作品品质,到撰写和出版你的第一本书,书中都给出了很好的参考案例。

这本书也是我无意中在找关于写作方面书籍时发现的,阅读之后觉得参考的价值挺大,并且对写作起到很好的提升作用。

本书关于写作的结构上,细节和文章的结尾都给出了很有价值的参考性,写作是一门艺术,如何把一篇文章写好,不仅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打磨,而且在文章的构思,细节上打动读者,如何开始,如何结尾,都需要作者不断修炼自己的文笔。

书中讲到很多关于叙事性写作方法,包括很多,公众号的写作手法,大多采用这种叙事性的写作方法,仿佛一下子回到了高中时写的作文结构,开头,故事,结尾这样一种体裁。

作者以一个记者的身份为我们娓娓道来写作的秘密,书写的前提需要有一个好的想法,基于这个想法,书写的内容自然也就流淌起来了。

抓住一个想法,一个中心点子,然后去努力落实它、发展它,把它变成一个故事,变成一个讲出了今天我们的生活方式中某些东西的故事,这些是叙事写作的根本所在。

有了想法挺好的,我们每天当要进入写作时,会有不同的想法,那么究竟哪些是你要写的题材呢?有哪些素材去支撑文章的中心思想呢?

对于一个作者来说,他要怎么来判断,一个故事到底值不值得去讲呢?这个故事是围绕一个单一的场景来写,还是围绕一个五分钟的时间段来写,是要写一整天的事情,还是要写一个人的某一个阶段?

当我们找到了要写作的故事的相关联题材之后,把一组情节联系再一起的时候,那么这个故事就可以萌芽开花了。

开始的时候,你有的是一些未成形的,模糊的想法,然后你把它扔进漏斗,出来就是一个集中起来、有中心有意图的故事,剩下的就是实践中去验证。开始第一幕,你把故事的各种要素扔到漏斗里,最后到了第四幕,你的故事最终成型了。

第一幕:微光

你萌生了一个想法,比如说,你看到了一则新闻,或者一个你觉得有说服力的故事,那个时刻,就是你想到“这可以是个故事”的那个时刻,这就是你的微光时刻。这也是大多数作者会遇到的,有很多想法,一旦下笔,却发现缺少素材。

第二幕:初期探索

一旦你下定决心要完成一个想法,你就进入了调研的阶段:对你选定的话题进行广泛地调研。你有一个想法,一个大的、没有什么中心的想法,然后你决定去掌握这个话题所涉及的所有东西——只要你能掌握的,你就去掌握。

这个探索的过程,能让你搞清楚,你的这个想法到底值不值得去做,以及,如果确实值得做,该怎么做。

第三幕:漏斗中的探索

在这个阶段,你要提纯你故事的中心,提纯那些你要完成这个故事所需要知道的东西。

第四幕:写草稿

最后,终于坐下来开始写了,是一堆并不融贯的素材,正是这些素材,造就后期的修改和提炼,润色之后的文章更有吸引力。

上乘的写作是无数构成的集合:动作、人物、场景、语言、洞察力、调查以及叙事结构。鲜明的人物,引人入胜的场景,错综复杂的观点,以及逐渐挖掘出的深层事实……。

所有这一切,都是通过修改,润色之后才能浮现的。这些草稿包含了上百个幽微和辽阔的洞见,每一份经过整理、更为有效的稿件都会引导作者走向至臻至善。

你可能感兴趣的:(《哈佛非虚构写作课》从一个想法到发表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