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雍也篇第六⑨-⑩

⑨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⑩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这句话同样也是在赞扬颜回的,说:“颜回,真是一个贤德之人!”为什么这样说?这个箪,是古代盛饭的竹器。食,是指的食物,吃的东西。瓢,北方比较常见,就是比较大的葫芦,从中间的部分一切为二,剩下的那一半,经过加工以后,就叫做瓢,可以用来盛水的。所以这句话告诉我们,有一竹器的饭,有那一瓢水,就可以了。

你看生活就是如此简单,有饭吃,粗茶淡饭,有水喝,就可以了。“在陋巷”,居住的地方也是非常简陋的。“人不堪其忧”,堪,就是无法忍受,别人是无法忍受这种生活的。“回也不改其乐”,可是颜回依然是很快乐的,所以说“贤哉,回也!”

我们再看颜回到底在乐什么呢?“回也不改其乐”。乐贫?不是,他在乐道,而安于贫,他是乐道的状态。当一个人在乐于道的状态的时候,他会忽略所有外在的环境,和外在的条件。为什么要讲人不堪其忧呢?贫穷往往是人们最忧虑的事情,一旦贫穷没有那么富足的时候,人们就开始忧虑,开始担心,开始焦虑,甚至坐立不安,彻夜难眠。所以人往往最大的忧虑,是来自于贫穷,而颜回不是这样的,他在安于道的时候,没有什么可忧虑的。粗茶淡饭、冷水、居陋巷,可以了,已经很满足了,并且乐在其中。

所以这里我们就要来思考,我们在意什么,就会忧虑什么。所以看看我们生活当中,还在在意什么,你在意的事情,就是让你忧虑的事情。比如说举个例子,我很在意我能不能升职,我就会因为升职这件事情,而不停地忧虑;比如说我要特别在意我的生意能不能做得好,我就会因为生意这件事情忧虑;比如说我特别在意我的一段感情,我就会因为感情这件事情而忧虑,开始患得患失,今天担心得到了以后不长久,明天又开始担心失去。所以我们在意什么,就会忧虑什么。

我们再看看乐在哪里?我们讲乐在其中,每个人乐在的地方不一样。我们先举一个例子,比如说有的人乐在游戏,你看打游戏痴迷的人,他也可以忽略外在的环境的。比如说你看,痴迷于打游戏的人,饿吗?还行。吃什么?都行,无所谓,甚至几点睡觉,睡不睡得好,都无所谓。甚至我穿什么样的衣服都无所谓,因为我乐在游戏之中了。所以你看看孩子是不是这样的?当他在打游戏的时候,或者他在玩什么游戏的时候,他乐在其中的时候,冷热,吃什么喝什么,不知道。

所以每个人乐在的地方不一样,而颜回他是乐在道中的,所以我们说“贤哉,回也!”那再来看看我们自己,乐在什么事情之中呢?乐在什么事情之中的时候,都会让你忘了外界的环境,忽略了外在的条件。比如说我们很多朋友,跟着学习半年,学习一年以后,很多人都会在分享:说我现在穿什么衣服,是不是名牌的,已经不重要了;我用什么样的化妆品,已经不再重要了;我出门的时候穿着舒服就好了,我已经不在意穿什么样的衣服了。不像之前出门,可能出门两小时,我都在选衣服,两小时都在化妆,可能为了出门十分钟,我准备了几个小时的时间。

而现在不一样了,因为很多人已经乐在修身之中了,很多人已经乐在文化之中了,乐在道中了。我们开始追求内在的喜悦,我们开始每天学习和修身,我们变得很坦然,很自在的时候,你会发现,似乎所有的外在的条件,都可以把它忽略掉,这个就是乐。

所以看看我们的乐从哪里来?它不是从外在的环境和外在的条件之中来,而是我们看看安住在哪里呢?如果我们乐于道,所有的事情你都可以忽略,“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亦不改其乐。

我们再继续讲,颜回是安贫乐道,但是乐道一定要安贫吗?这个不一定,当你乐道的时候,可以安住在任何的条件和状态下。比如说,我现在是一个颇为富贵之人,那你就安在富贵上,但是同样可以乐于道。所以这里一定不要有误解,只不过他的条件是这样的,所以他可以安贫乐道。但是,比如说子贡,可以安贵而乐道。

所以《中庸》讲:“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君子是能安在自己的本位和本分上的,你当下是富贵的,你就安于富贵就好了。你不要说“原来只有安贫才能乐道,我就不能富了,我富了无法入道”,不是那个道理。

所以无论我们当下,在什么样的条件,在什么样的状态,我们都可以乐于道。当我们乐在道中的时候,无论我们当下有什么,我们都不在意,都不影响我们内在的喜乐,都不影响我们内在的贤德。

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冉求说了这样一句话,说:“我不是不喜欢老师的道,只不过我的力量实在是不足,做不到。”你看冉求像不像现在的我们,只要遇到了事情就会怎么说?“好是好,那谁能做到?”“你说这境界我也喜欢,可是做不到。”“你说的道理我都明白,你说的道理我都懂,可是谁能做到呢?”“是,你说这个方向是好,可是我做不到。”你看我们现在讲话都是这样的,所以不光我们是这样的,古人也是这样的。所以提出了这样的疑问:“我不是不喜欢老师的道,我很喜欢,可是我的力量不够,我做不到。”我们看看孔夫子是怎么说的。

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什么叫力不足呢?“力不足者,中道而废。”真正的力量不足,是你做这件事情,做一半的时候,中道而废,放弃了,这叫力不足;而你这个不是力不足,因为你还没有开始做,你就说自己力不足,你这个叫做“今女画”,是你自己画地为牢了。

什么叫“画”?画字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叫做界限,是你自己画了界限,把自己圈起来了,所以叫画地为牢;那么第二层意思,叫做停止不前,叫画。所以“今女画”,是你自己画地为牢,停止不前的。

我们再举一些例子,来理解这句话。如果你是一个企业的领导,你很容易就看清楚,什么叫做“今女画”,什么叫做“力不足者”。说你让一个员工去做一件事情,通常会有两种答案回来,一种是什么?太难了这件事情,根本就不可行,咱们根本也就做不到,咱们公司没有实力,这个客户肯定是不会认同的——今女画,因为通常这样讲话的人,你会发现根本就没有去做,如果真正去做的人,不是这样讲话的。

真正做的人怎么讲话?说我这件事情我去做了,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遇到了什么样的阻碍,他能讲出来具体的问题、具体的事情、具体的阻碍,这个叫做“力不足者”。说他真的做到了一半,你会发现他真的努力了,他提出的都是他遇到的困难,遇到的挫折,你一听你就知道。而绝大多数人不是这样的,根本就没去做,就开始停滞不前,开始自己画地为牢。为什么?思维、认知禁锢住了,因为他觉得很难,所以他觉得做不到。

我们再来举个例子,比如说爬山,什么叫力不足?是我很努力地去爬,“中道而废”,我爬到山中间的时候,我真的走不动了,我无论如何都走不动了,我已然拼尽了全力,这个叫做“力不足者”。什么叫做“今女画”?这个山这么高,我的体质怎么能爬上去呢?我根本就不可能爬上去,我从来没有爬过这么高的山,这叫“今女画”。还没开始动,被自己的思维和认知禁锢住了,画地为牢。所以我们在生活当中,绝大多数的时候都是在“今女画”,并不是“力不足者”。

想一想我们人生当中,有多少事情是第一次经历,第一次做的?当我们觉得第一次做饭的时候,好难,可是到你不得不做的时候,你会发现,其实并没有那么难;我们第一次登高山的时候,我们觉得很难,可是你身边如果有正能量的人同行,你跟着他的脚步,你一定可以爬得上去,最后你会发现,你可以站在高峰之上;我们第一次学开车的时候,尤其是女士,会觉得很难,害怕、紧张,可是你真正开熟练以后,你会觉得其实它并不难,只不过你自己“今女画”,你认为它很难罢了。

当我们参加工作的时候,每一次到了一个新的岗位,我们都觉得很难,“这个软件太复杂了,这个事情怎么这么麻烦,还得有这么多的表格,我从来没有跟别人去谈判过,你让我去做销售,我怎么能做得到呢?”似乎我们刚开始接触的时候,都很难,但是我们不得不做。这个时候当你做下来以后,其实并没有那么难,都是你自己的思维划了界限,你总是认为你不能。

所以我们认为的不能,都是思维和认知把我们局限住了,而并不是我们真正的力量不够。当我们突破自己的思维和认知的时候,你会发现人的创造力是无穷的,人的潜能是无限的,我们可以做很多我们认为不可能做到的事情,我们可以创造很多奇迹,但是要懂得,打破自己的思维和认知。我们懂得这个道理的时候,先来打破自己的思维,打破自己的认知,让自己做任何事情,都是积极的、向上的、迎的状态。

我们讲《素书》讲过:“富在迎来,贫在弃时。”当我们做什么事情,都是迎的状态的时候,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我们有这样思维的时候,可以用来修正自己,同时可以用来鼓励和帮助他人。

如果我们是做公司领导的,当员工遇到这样问题的时候,你要知道,这是他的思维和认知“今女画”了,所以我们要鼓励他,帮助他,不断地突破自己的思维和认知,让他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如果我们是一个家长,我们要懂得不断地鼓励和帮助孩子,突破他的思维和认知,让他变成一个优秀的孩子,让他变成一个积极向上的孩子。如果我们身边,有那些裹足不前的人,有那些每天抱怨的人,每天自己画地为牢的人,我们要帮助这些朋友,变成一个积极阳光的人。

所以今女画的思维,在生活当中处处可用。首先我们要不断地去突破自己的思维,改变自己的认知,创造更多的潜能,然后帮助身边的人,鼓励身边的人积极向上。天不设牢,人心自画,都是我们自己画地为牢。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