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

《藍色骨頭》

太可惜,也太可氣,他是一朵春天裏的花朵,長在秋天裏。

...

《藍色骨頭》是一部很好的電影,但不是一部很好看的電影。轉行來的導演的片確實都讓人覺得多少有些難懂,“因為他們已經習慣小半辈子用其他的表現方式來創造和電影不同的藝術”。人總是在同一個思考緯度里打轉,想要跳出來確實很難,想要改變更難。

這樣看來,好像跟《藍色骨頭》也有些思想上的重合。文革時期,具體哪一年我還沒有細看。施堰萍因為長的好看被挑選到了文工團。

鍾華說:“我媽媽的愛情觀跟她本人的性格完全不同,她是追求愛情的人。她身邊太多追求者,讓她失去了主動的機會。而孫洪是她從來沒見過的那種男人。”

孫洪進文工團已經八年,陳東九年。辦公室里施堰萍對孫洪一見鍾情,饭堂里陳東對施堰萍一見鍾情,可笑的是孫洪喜歡陳東,喜歡跟他同一個宿舍的男生。

——這部電影里還參雜了同性戀這樣隱晦的表達,我還是挺意外的。有評論說:第一次見閉合的三角戀,確實是令人感覺到新奇。

《迷失的季節》是陳東和施堰萍寫的一首歌。但是被認為是“具有資產階級性質”。

被審查的時候,陳東選擇放棄,放棄了施堰萍選擇了前途。孫洪也選擇放棄,放棄了對陳東的愛。至此三個人被断绝了關係。

施堰萍對孫洪的愛、孫洪對陳東的愛、陳東對施堰萍的愛,在那個錯誤的季節錯誤發芽,最後不可避免的凋零,甚至在成長之前就死去,在開放前就枯萎。只留下一首《迷失的季節》。

鍾華是被父親單獨帶大的,施堰萍是他的母親。他的父親不是孫洪也不是陳東,他的父親姓鍾。我看解析的時候,說鍾華對父母有恨,其實在看電影的時候並沒有很直接的表現出來,細細品味,被父親單獨帶大的孩子,怎會真的無憂無慮呢。

鍾華他爹很聰明,鍾華也聰明,我想大概是智商會遺傳。他熱愛音樂。父親得了癌症,他為了賺錢,選擇幫徐天包裝他的女朋友,萌萌。萌萌這個角色,我想導演是想塑造一個用肉體上位的女人吧。她好看,又有些妖媚,還很主動。

她跟鍾華上床了,在她跟徐天還是男女朋友關係的時候。

鍾華說:我他媽的就是一隻躲在暗處的鳥。

高潮臨近的時候鍾華不斷回想起幼年時放的風箏,回想起父親用現實一次次戳破他幼稚的認知。這大概對他是永遠無法忘懷且記恨的吧。

“我這一輩子已經陽剛夠了,我不想再繼續了。”這句話不知道是说给誰聽的,但是英文同步字幕裏面翻譯的是“by my dad.”

看的是刪減版,但難免有一些鏡頭很露骨,我快進了沒看下去。其實身邊沒有人,不存在什麼害羞的問題。快進之後我也在想,性的表現形式很多,不一定是色情淫穢的。也許是因為我還不習慣那樣的表達方式,也暫時無法欣賞那種美感吧。

“但我固執的認為崔健已經死了,在這個信仰凋零的時代來臨之前已然死去。”就像歌詞一樣:太可惜也太可氣,他是春天的花朵,長在秋天裏。

...

他在那個時代放射出自己的光芒,照亮了那片時空。現在是春天、秋天、冬天相繼翻過的春天,卻不是那些花兒綻放的春天。花開花謝,春去春來。今春不是昨春,不是那些土,也開不出那些花。

整部片子有極為複雜的框架和隱喻。堰字代表四川和日後的歸宿,現代芭蕾代表同性之愛,槍代表強權,睾丸代表男性的原始性衝動,容貌代表身份,搖滾樂是病毒,魚鳥之戀代表現實主義和理想主義的結合。

寫下這篇文字的時候我也還沒有好好的梳理過來,或者搞不懂也沒有什麼問題。總有會發芽的東西慢慢生長。

但僅當是一個看過的紀念,留下一些自己的想法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