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食知量:为断故受诸饮食。为令新受当不更生受诸饮食。为当存养力乐无罪受诸饮食。

图片发自App


申三、為斷故受(分三科) 酉一、徵

【云何名為為斷故受受諸飲食?】

  這是第三科「為斷故受」,分三科,第一科是「徵」。

  下面第二科解釋分二科,第一科「出故受」。

酉二、釋(分二科) 戌一、出故受

【謂如有一,由過去世食不知量、食所匪宜、不銷而食,由是因緣於其身中,生起種種身諸疾病。所謂疥癩皰漿婺等,如前廣說。由此種種疾病因緣,發生身中極重猛利熾然苦惱不可意受。】

  「謂如有一由過去世食不知量」,這先解釋什麼叫「故受」?就是有這麼一個人,「由過去世」就是以前,「食不知量」,他飲食的時候他不知道量。「食所匪宜」,吃的東西是不應該吃的,不應該吃這個東西。「不銷而食」,吃下的東西沒有消化,在身體裡面沒有消化他要繼續吃,又增加吃。「由是因緣於其身中,生起種種的身諸疾病」,生了很多的病,所謂「疥」、疥的病、「癩」病、「皰漿」的病、「婺」就是咳嗽等,「如前廣說」,前面已經說了很多。

  「由此種種疾病因緣發生身中極重地、猛利地、熾然的苦惱」,「不可意受」,這是令你心裡面不滿意的一種覺受,這叫做「故受」。就是過去的時候食不知量,引起身體很多的病痛。

戌二、明為斷

【為欲息除如是疾病,及為息除從此因緣所生苦受,習近種種良醫所說饒益所宜隨順醫藥,及受種種悅意飲食,由此能斷已生疾病、及彼因緣所生苦受。】

  這是現在第二科「明為斷」,斷除這個「故受」。

  「為欲息除如是疾病」,為了想要解除去這麼多的病,「及為息除從此因緣所生苦受」,因為有病就引起很多的苦惱的感覺,解除了病也就解除了病的苦惱、受苦。「習近種種良醫」,你要親近各式各樣的良醫,他所講的「饒益所宜隨順醫藥」,醫生告訴你的話,你要聽他的話,「饒益所宜」,對你有很多的利益,對你是相宜的,你要隨順這個醫藥去治療這個身體,「及受種種悅意飲食」。「由此能斷已生疾病,及彼因緣所生苦受」。

酉三、結

【如是名為為斷故受受諸飲食。】

申四、為令新受當不更生(分三科) 酉一、徵

【云何名為為令新受當不更生受諸飲食?】

  是第四科,分三科,第一科「徵」,下面第二科解釋。

酉二、釋

【謂如有一,由現在世安樂無病氣力具足,不非量食不食匪宜,亦非不銷而更重食、令於未來食住身中成不銷病、或於身中當生隨一身諸疾病,所謂疥癩皰漿婺等如前廣說,由是因緣當生身中如前所說種種苦受,餘如前說。】

  就是前面的「故受」,經過自己的智慧的觀察,加上醫生的指導,加上醫藥的幫助,這個問題解決了。以後就是令新受當不更生,不要再有這種苦惱的事情,說明這件事。

  「謂如有一,由現在世安樂無病」,現在這身體很健康,心情快樂沒有病痛,這「氣力也具足」。「不非量食」,他在飲食的時候要知道量,不要「非量」。「不食匪宜」,不要食不應該吃的東西。「亦非不銷而更重食」也不這樣。「令於未來食住身中成不銷病,或於身中當生隨一身諸疾病」,你若重食的話,「不銷而食、而更重食」,那就使令你未來,飲食還住在身體裡邊就成了一種不銷化的病,「不銷而病」。「於身中當生隨一」,就是很多的病裡邊會有一種病,使令你身體裡面有病,有很多的病,什麼病呢?「所謂疥癩皰漿婺等,如前廣說」,「由是因緣當生身中如前所說種種苦受」,你若是不銷而食就會生出來很多的問題。「餘如前說」。

酉三、結

【如是名為為令新受當不更生受諸飲食。】

  是這樣,這就是要知量而食。

申五、為當存養力樂無罪安隱而住(分二科) 酉一、徵

【云何名為為當存養力樂無罪安隱而住受諸飲食?】

  這是第五科,分兩科,第一科是「徵」。

  怎麼叫做「為當存養力樂無罪安隱而住受諸飲食」呢?這是徵。

  下面第二科解釋分五科,第一科解釋什麼叫「存養」?

酉二、釋(分五科) 戌一、存養

【謂飲食已,壽命得存是名存養。】

  你受用這個飲食以後,你的生命得以生存下去,這叫做「存養」。

戌二、力

【若除飢贏是名為力。】

  這第二科。吃下去的飲食能解除去飢贏的問題,這就叫做「力」,就是身體有了力量。

戌三、樂

【若斷故受,新受不生是名為樂。】

  這第三科,你若能夠停止原來的很多因食不知量而引起很多的苦受,這件事解決了,以後而不會再有這種受了叫「新受不生」,這叫做「樂」,就是沒有病痛,心情快樂,身體健康。

戌四、無罪

【若以正法追求飲食,不染不愛,乃至廣說而受用之,是名無罪。】

  這是第四科是「無罪」。若是你能夠合法地去追求飲食,不以非法。得到了飲食以後「不染不愛」,「乃至廣說而受用之」,就像前面說的,是名叫做「無罪」。

戌五、安隱而住

【若受食已,身無沈重有所堪能,堪任修斷,如前廣說,如是名為安隱而住。】

  這是第五科「安隱而住」。若接受了這種飲食以後,身體沒有沈重。「有所堪能,堪任修斷,如前廣說,如是名為安隱而住」。

  下面第二科是結束。

巳二、結

【是故說言:由正思擇食於所食。不為倡蕩,不為憍逸,不為飾好,不為端嚴,乃至廣說,是名廣辯於食知量。】

  「是故說言:由正思擇食於所食」,所以前邊在「於食知量」那一段文說的,「是故說言由正思擇食於所食。不為倡蕩,不為憍逸,不為飾好,不為端嚴,乃至廣說,是名廣辯於食知量」。

辰二、略義(分二科) 巳一、徵

【云何應知此中略義?】

  前面是「廣說」,現在第二科是「略義」,就是說那一段的要義。分兩科,第一科是「徵」。云何應知此中的略義?就是此中的要義。

  第二科解釋分三科,第一科是「第一略義」分兩科,第一科是「標」。

巳二、釋(分三科) 午一、第一略義(分二科) 未一、標

【謂若所受食,若如是食,當知總名此中略義。】

  就是「若所受食,若如是食」,這是兩句話,這就是前面這一大段文的要義。這是標。

(2018.2.11)

你可能感兴趣的:(于食知量:为断故受诸饮食。为令新受当不更生受诸饮食。为当存养力乐无罪受诸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