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生与死

说说生与死

作家甄城

今日晨读,在互联网上看到一则类似“心灵鸡汤”的短文。全文如下:

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只有两件事:生和死。一件事已经做完了,另一件你还急什么?有缘而来,无缘而去,该来的自然会来,不该来的盼也无用,求也无益。有缘,不推,无缘,不求。来的,欢迎,去的,目送。一切随缘,顺其自然。

当我们总抱怨世界阴暗时,恰恰是自己内心蒙了很厚的灰尘。有智慧的人,从来不活在别人的嘴里,也不活在别人的眼里。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不起妄缘,无心无为,自由自在,动静自如,冷暖自知当下就是修行。

人生最大的痛苦就是心灵没有归属,不管你知不知觉,承不承认。心存美好,则无可恼之事;心存善良,则无可恨之人;心若简单,世间纷扰皆成空。做好人,身正心安魂梦稳;行善事,天知地鉴鬼神钦。你若不疑,人间不寒。你若不离,世界不远。你若不恨,苍天有暖。你若不语,四海升平。真正的平静不是你静坐可以几个小时不起,而是用一颗平和的心态看人间万象,听花开的声音。平静来自内心,勿向外求。花开有声,风过无痕。

人生中出现的一切,都无法占有,只能经历。我们只是时间的过客,总有一天,我们会和所有的一切永别。眼前的,好好珍惜;过去的,坦然面对。该来的,欣然接受!

这篇文章,说出了人生的一些基本道理和体会,却又浅尝辄止,对于其中所含的深刻内蕴,没有通俗易懂地讲出来。这是它的不足,也是我写这篇博文的诱因和始发动力。因为,人生是一个很大的话题,人活着是为了什么,怎么说都难以穷尽。今天我只说说“生”与“死”这两件事。

先说“生”这件事。

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只能是一个偶然,因为,不是你想来就来,不想来就可以不来的。而且,也不是你想降生在什么家庭,就可以降生在什么家庭的。你无权选择自己的出身,也无权选择你的母亲和父亲。民间有句老话,叫做“儿不嫌母丑”,之所以人人认同这个老理儿,是因为不是不嫌,而是没有哪一个人拥有这个资格和这份权利。不要说母亲和出身你无权选择,即便是你自己的“生命体征”,包括智愚美丑高矮胖瘦……一切有关生命的资质,你都无权过问,尤其是在“生”这件事上,你必须听天由命,顺其自然,没有一丁点儿选择的余地。

生命的降生之所以“是一个偶然”,是因为,当你从前世轮回到这一世时,无形、无色、无味的你,只是浩渺空气中的一分子,不仅你不知道你是谁,就连你的父母,也不知道你从哪里来,将向哪里去。原因就在于,她和他的一次有备或无备的“性冲动”(也许是因为相爱而媾和,也许是因为一次并无爱情的婚配而在洞房中例行的交配,也许是因为一次野蛮的暴行如强奸等种种复杂的原因),导致了一个精子与一个卵子撞击并结合,于是才有了尚处于胚胎的你。你的到来,对于父母来说,也是一个偶然,你和父母之间谁都不可能做好相互面对的思想准备。如果说幸运的话,那么,你唯一值得幸运的就是,一旦你结胎在某位女性的腹中,而她又十分情愿地把你生下来,你才有可能经过十月怀胎拥有一个人形(不是绝对拥有,是相对拥有,因为还有N种可能会让你无法拥有一个完整的健康的人的身体)直至与母体分离,成为一个只属于你自己的生命个体。因此,“生”这件事,尽管偶然,却并不简单。说不简单,还因为你从拥有独立生命的那一刻起,也就是说当你向整个世界发出只属于你自己的声音时,你就不再属于任何人。包括你的母亲。因为性行为可以重复,但生命却不可复制,生命与生命之间之所以是绝对的平等,是因为都是有生有死,谁都替代不了谁。你与母体分离的那一刻,就已经拥有并开始享受生命自带的一切权利。你之所以不属于母亲(并非简单到是她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更不属于父亲,是因为他们只是你拥有独立生命的一个载体。他们之所以必须养育你,是因为这份责任是“性爱”必须要付出的代价,把你养大成人是他们必须面对和无法推卸的一份责任,而这种养育之责又并非人类所独有,包括人类在内,自然界的一切生命,尤其是直观效果更佳的哺乳类动物,凡是有性爱能力的人,都要为性交配承担养育之责,为性欢娱付出“抚养后代”的代价。这既是大自然生生不息的一个公开的秘密,也是一个谁都无法逾越的铁的法则。“羊羔跪乳”、“母鸡护雏”、“虎不食子”,说的都是这个道理。

但是,必须看到,父母的养育之责并不是要承担一辈子,而是仅限于你的独立谋生能力到来之前。一旦你可以自食其力,就无权“啃老”,赖着父母,敲骨吸髓般地榨取他们的心血,明争暗抢般地侵占他们本应享有的各种权力。生命的独立属性,决定了你就是你,我就是我,他就是他,彼此之间只有平等,没有高低,只有尊重,没有歧视。一个独立生存的人,无权剥夺另一个独立生存的人的权利。譬如,父母无权剥夺子女的生存权和爱情权,无权支配子女的性取向和性实践,无权替代子女的生与死、爱与恨、伤与痛、苦与乐。子女也无权占有父母的一切时间和空间,无权规定父母的生活方式,无权限制父母的人身自由,更无权反对父母的婚恋观和价值观。在父母与子女之间,最宝贵的并不是所谓的“血缘”和“家族荣誉”,而是以相互尊重为前提的完全平等关系。虽然“生”这件事,谁都不能自主,但怎么生存下去,怎么活,活什么,却是每个人自己的事,别人无权给你规定一个固定的模式。

这就是生命的尊严,也是人生的第一权利。

再说“死”这件事。

每个人都会死的,这是人一生下来就必须面对的唯一结局。人生不过是在完成一个由生到死的过程。这个过程,有长有短,有的长达百年以上,有的一降生就撒手西去。但是,“死”是不分厚此薄彼,不分轻重贵贱,不分先来后到的。而且,“死”的质量也没有毫厘之别。一息尚存,就叫“生”;一息不存,就叫“死”。人只要活着,各种欲望都会接踵而来,各种想法都会竟相呈现,所谓一切皆有可能,是指人只要活着,就会面对无数的可能,包括各种祈望、各种归属、各种运气。人一死,万事皆休,一切皆无可能。虽然对于死者身后的各种安排和仪式,千变万化,五花八门;对于死人的各种说法,多如夏夜的繁星,褒贬不一,是非种种,但那都是说给活人听的,死者对此绝无知觉可能。人死了,即便是不火化,尸体也会迅速腐烂。重不过百八十斤,长不过百八十岁,人的一生就是这么脆弱。不管你生前拥有多少财富,多大权力,多少祝愿,死后都会化为一缕青烟,什么都带不走。人生其实就是“赤条条来去无牵挂”。

人活着的时候,争来争去,忙来忙去,打来打去,夺来夺去,不管是名扬四海,还是默默无闻,死神一来,全都作废。因此,老天爷很公平地告诉每一个人,别把功名利禄当回事,别把家族血统当回事,别把得失取舍当回事,更不要把自己的肉身太当回事。人活着,终归是要死的。既然如此,就要开心每一天,做自己能够做并且可以做好的事。人的一生,唯一长伴左右的就是心情,把自己的心情经营好,是人生的头等大事。尽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但若想活得开心,活得快乐,活得幸福,就要抑恶扬善,多作善事。因为“心存美好,则无可恼之事;心存善良,则无可恨之人”,自己活得轻松,别人活得不累。

在“死”这件事上,既然谁都绕不开去,那就老老实实地面对它,以平和的心态迎接它,走向它,让人生之旅成为一条自然大道,该开花时开花,该结果时结果,该凋零时凋零,不让“死”成为压在心上的一块石头。死没什么可怕的,与其成天担心它的降临,不如活在当下,从各种开心的事由中寻找生的乐趣。

正视“死”,远比畏惧它要来得主动,来得更有意义。因为,只要正视“当那一天就要来临”,才知道如何珍惜生命,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珍惜每一寸光阴能够带给自己和他人的每一份快乐。只要正视它,就不会徒劳无益地去争去抢去嫉去妒,就不会担心这,担心那,更不会“无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成天哀声叹气,见谁都是一脸的官司。

当然,生与死还是有区别的。因为,人虽然不能选择“生”,却可以在如何“死”上,作出自己的安排和决策。而且,还可以有多种形式,多种方法的选择。前提是,已经丧失了独立生存能力,自己也不想拖累他人,不想苟且偷生,忍辱负重,不想无望地活着。这个前提一旦成立,就可以在自觉自愿的前提下,向死神发出邀请,做好死神来临的充分准备。如今世界上一些国家实行的“安乐死”,就是对生命固有尊严的一种尊重。因为,这样的死,可以减少不想活的人的痛苦,让其有尊严地死,也更加体面。除此之外,海明威、川端康成、张国荣……等很多以自杀的方式谢世的人,死的也不能说不体面,因为他们都是在以自己的方式,选择了“死”,目的仍然是为生命保留一份最后的尊严。这样的死,同样值得尊重。

总之,一个独立的生命,想怎么活,怎么死,都是自己的事,别人的说教、指点、评价、规制……全都是忽悠人的,只不过是有大忽悠和小忽悠之别,本质上都是一回事。

你可能感兴趣的:(论生与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