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经济学(第107期)|疫情下的“三人成虎”,假新闻凭什么能以假乱真?

新冠疫情席卷全球,漫天飞舞的疫情新闻中难免鱼目混珠。各类虚假新闻充斥着网络,挤压准确信息传播的空间,对防控疫情造成极大的伤害。社会上还不断爆出由于虚假新闻引致的群体性恐慌事件。比如Twitter上疯传是5G导致了新冠病毒传播的谣言,英国就同期连发两起移动信号塔被烧的事件;卫生纸与口罩生产原材料相同的谣言,让世界各地都爆发了厕纸抢购浪潮;再例如中国民间疯抢的“神药”双黄连等等。

这就像三人成虎的故事所言,明明谁都知道,大街上不会来一只老虎,可是,说的人多了也就让人相信了。为什么对于很多明知是假的不合常理的虚假新闻,在社交媒体上的用户可以无视道德感而去做进一步的分享和传播呢?而经过社交媒体病毒式的传播之后,这条虚假信息为何就能演变成主观性真理,以假乱真且信者如云呢?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篇2019年11月发表于《心理科学》(Psychological Science)的论文,《错误信息与道德:看过的假新闻标题会让人们发布和分享它们看起来不那么不道德》 (Misinformation and Morality: Encountering Fake-News Headlines Makes Them Seem Less Unethical to Publish and Share)。该研究的作者是Daniel A. Effron和Medha Raj。研究表明,虚假新闻的不断重复可以加强人在直觉上对假消息的相信程度,并减少传播及分享它的道德谴责。


研究背景

14%的美国成年人和17%的英国成年人都承认:他们分享过一些他们认为是假的新闻。技术的发展助推了虚假新闻的快速传播,不免让人担忧虚假信息的传播已经成为“我们时代主要的道德危机”。有的时候,我们甚至可以为实现某种目的,在道德上去允许虚假信息的传播。而一旦在道德上允许了虚假信息,它们的传播就不再遭受强而有力的阻拦,假新闻的发布者也不再被严厉追究责任,人们甚至会倾向于亲自去传播这些假新闻。

这种情况造成的原因在之前的调查研究中认为,核查事实的新闻假文章往往比真文章更有可能在社交媒体上“病毒式传播”。当一篇假新闻在网上疯传时,人们就会多次浏览这条假新闻。不论人是否相信一条假新闻,重复浏览可以减少传播这条假新闻的道德负担感。此外,重复的信息接触还可以让阅读更流畅,人又往往将阅读的流畅度和真实性联系起来,这样重复信息就为虚假信息创造了一个“真实环”悖论——重复的消息越是在常识上显得虚假,越有可能被当成真相去传播。正如心理学上的“假象真理效应”:谎言说多了就仿佛变真了。

本研究首次用四个实验测试了人对虚假信息在后续接触中的道德判断情况:测试的主要目的在于了解当人重复性地暴露于谎言之中,是否会影响其对谎言的道德判断,是否会逃开真实的道德束缚,凌驾于对真实的信仰之上。


研究与方法

实验一

实验对象:150名美国被试者作为目标群体,这是一个在线小组,排除不符合要求的被试者后共138人。其中有75名男性和63名女性;平均年龄34岁;95人倾向于民主党,22人倾向于共和党,21人没有政治倾向。

实验过程:实验一测试了先前看到假新闻标题四次是否会使传播它们看起来不那么不道德。实验者首先需要对12条关于美国政治的假新闻标题和附带照片进行熟悉和判断。之后进行一系列测试,包括道德谴责,预期社交媒体行为,真实性信念,理解性检查。

实验发现:与未浏览过的标题相比,被试者认为发布浏览过的标题可以减少不道德感;社交媒体行为上,与新标题相比,被试者更可能“点赞”和分享先前看到的标题,也更不可能屏蔽或取消关注发布标题的人;真实性信念结果表明,这种认为浏览过的标题具备更少不道德感的倾向,并不是因为更倾向于相信浏览过的标题是真的。


实验二

实验对象:亚马逊Mechanical Turk的800名美国工人,排除不符合条件的被试者后,最后共有796人的9536个观察结果。其中有467名女性,326名男性,3名非二元性别;年龄M=34岁,SD=12;458人倾向于民主党,223人倾向于共和党,115人没有政治倾向。

实验过程:实验二及其预实验在实验一之前,测试了先前看到假新闻标题一次是否已经足够减少不道德的感知。与实验一相同,只是熟悉阶段显示6个标题各一次。

实验发现:结果与实验一相同,被试者认为浏览过的标题会比未浏览过的标题带来更少的不道德感。


实验三

实验对象:实验为2(标题类型:以前看到的与新的)×2(条件:深思熟虑与直觉性思维)混合型分类设计,从761人中获得8731个观察结果。其中有407名男性,345名女性,9名非二元性别;年龄M=33,SD=12;509人倾向于民主党,147人倾向于共和党,其余的人没有政治倾向。

实验过程:在前两个实验的基础上,测试深思熟虑而不是直觉性思考之后,是否会减弱这种影响。熟悉阶段与实验一相同,判断阶段分别介绍了深思熟虑与直觉性思维操作。

实验发现:深思熟虑或许能对于分享先前看到的假新闻标题的不道德感减少的程度降低,但证据不足以支持深思熟虑会改变社交媒体行为。


实验四

实验对象:在排除不符合条件的被试者后,数据集包含了296名被试者的3552个观察结果。其中有147名男性,147名女性,2名非二元性别;年龄M=34,SD=13;151人倾向于民主党,142人倾向于共和党,3人没有政治倾向。

实验过程:实验四在控制了标题的真实性、喜爱程度和受欢迎程度后,探讨先前看到的标题是否会影响道德判断。此外,实验四没有告知被试者他们在判断假信息。同时,实验还检验了先前与假新闻的接触是否会增加实验情境中实际的分享行为。

实验发现:三个控制变量添加到模型中效果显著。因此,前期接触对道德谴责的影响似乎独立于其对判断准确性、喜欢程度和受欢迎程度的影响。分享行为测量结果也显示,被试者更多去分享了他们之前浏览过的标题。


研究结论及展望

本研究通过四个主要的实验表明,前期不论是一次还是多次重复看到虚假信息的标题,都会减少传播它的不道德感,增强分享它的意图和行为可能性。深思熟虑也许会减少这种降低,但并没有证据可以支持会改变人们在社交媒体上的行为。当控制了虚假信息标题的真实性,喜爱程度和受欢迎程度时,这种道德判断也没有丝毫降低。因而处疫情当前的社交媒体用户,因为疫情原因更频繁地查阅网络信息,就增大了重复浏览虚假新闻的几率,和假新闻的重复频繁接触弱化了道德谴责,这样更是进一步助长了疫情期间虚假信息更广泛地传播。

研究中并没有直接测试重复虚假信息可减弱道德谴责的机制,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调查原因。

你可能感兴趣的:(有趣的经济学(第107期)|疫情下的“三人成虎”,假新闻凭什么能以假乱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