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
《指导生活的算法》,把决策变成数学问题,给不确定的时代增加点底气
1、生活中的很多复杂决策看起来没有规律,其实可以用数学决策.
买房/结婚决策:
分两个阶段,观察期与决策期,37%之后进入第二阶段,遇到比之前好的就立刻下决定。选结婚对象略有区别,如果你求婚的成功率是50%,那么25%后就要进入决策期;如果在观察期被你拒绝后的对象在决策期有50%继续接受你,那么你的观察期可以延长到61%。
总结就是,条件好的多等等,条件差的就早点行动。
抢劫后什么时候收手:
用你抢劫的成功概率除以失败概率,就是你能出手的次数。
2、沉迷在细节里看不到大方向,这其实是过度拟合的错误。
很多人经过详细的数据缜密的思考,最后得出的结论反而大相径庭,难道说对一个问题思考得多反而没好处吗?
如果你的模型涉及到决策判断和预测未来,那么精确写实往往不如粗略的写意,事实上你模型越写实效果反而越差,数学家把这个称之为“过度拟合”。
这是因为已知数据都是有误差的,精确的拟合会把误差放大
避免数据崇拜、细节崇拜
问题想多了反而不好,所以我们的大脑想多了就累
解决的办法是:限定时间期限、限定内容长度、电梯谈话……
3、应该着眼未来还是关注当下
时间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把每天当做生命最后一天来过,这纯粹是胡扯,你到底是应该花时间去探索新的信息呢?还是专注从已有的信息中获得收货?
基庭斯指数,计算时间的贬值率,预期停留的时间越长,你探索新事物的价值就越高。
因此,年轻就要多探索,随着年龄增长就要逐渐专注,老人不是念旧,而是已经完成了探索,这是老人的理性选择。
4、用数学的方法管理时间才更有效率。
没完成就焦虑,完成就有成就感,时间管理或许只是一个心理问题
你的目标是什么
按照截止日期来安排事情,先做截止时间近的事情,这就是“最近截止时间算法”
这种做法可以让拖延最久的事情拖延最小化,也就是可能每件事都会拖延一点,但不会出现拖延特别久的事情。
如果发现在截止时间内无法完成全部任务怎么办?
尽可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更多任务,这就意味着你要放弃那些占用时间最多的任务,这叫做“摩尔算法”。简单说,就是按照过期时间吃水果,如果发现吃不完,就先扔掉最大的那个,在剩下的时间里,不管西瓜有几天过期,都先扔西瓜。
如果这个任务牵扯到别人的等待时间,就用“小事优先算法”,也就是完成时间短的任务优先,这样最节省时间,获得完成任务的感觉,减少压力。
一个任务的密度=重要程度/完成时间。按照任务密度从高到低去做事情,这样就可以让总的心理负担最小,这叫做“加权最短时间处理算法”。简单说,做工作要首先考虑单位时间内收入最高的。
如果允许中断任务去做新任务,那么这一算法是可以解决多数问题的。
数学解决问题的特点:先设定前提,把问题量化,从一个简单的情况出发,再针对复杂的情况进行改进。但是,数学家对蕴含不同轻重缓急的任务列表就没有一个通用的最优解了,正因为如此,就有了各种时间管理流派。
感:
算法一直是我感兴趣的话题,这本书是万维钢老师的完整解读版,早就知道,一直放着没看,上午整个看完下来,真是不虚此时,特别是最后讲时间管理的部分,心里充满激动欢喜,我一直在学习并践行时间管理,因此更能理解书中很多细致的分析和案例,让我兴奋的是又学到了一个新概念——“任务密度”,以往我也会运用重要/紧急这一四象限管理方法,并且也认可要事优先,但却从未考虑这个要事所需的时间,看来以后要改为“密度优先”了。
思:
我理解的算法有两种:
一是人生算法,基于《原则》一书,其中的很多原则就已经被睿达里奥写成了算法,后来有人就提出了人生算法的概念,加上罗胖的传播,一时间人生算法成了一个高级字眼,但我有两个疑问,什么是人生算法?我的人生算法是什么?
这两个问题一直到从老喻孤独大脑公众号的一篇文章中才获得一些解答。老喻认为,人生的快速成长就像滚雪球,想要让雪球滚动起来,除了外部跑道,最重要的就是雪球最初始的内核,这个内核就是一个人的人生核心算法,比如马斯特就是第一性原理,内核之外才是我们的各种能力、资源。这里的算法指的就是一个人的核心原则,相当于底层源代码。
我的人生算法是什么呢?以前我的想法是不断修行身心,也就是做有利于身体,有利于心灵、认知成长的事情,但后来发现这样简直就成了飞花蝴蝶,什么都想尝试,于是我跟自己说,要保持开放,但更要专一,要不断问自己什么最重要,因此,我现在的人生算法就是“什么最重要”,尽管感觉思考得还不够清楚,践行得也还不彻底。
第二种就是这本书提到的生活算法,就是把许多看似复杂的问题用一个公式表达出来,这样就很好理解了,比如想要增加门店业绩,那么就可以得出这么一个公式:营业额=流量转化率客单价复购率推荐率。许多的问题都可以这样去理解分析,本书提到的算法与这种公式又有所不同,更多的是偏重于不确定的事件,这就需要运用数理统计、概率论和更高水平的数学了。
关于算法,昨天与一位朋友在讨论中我也产生了一个新想法,朋友问我以后的世界到底是人治好还是法治好?我的回答不假思索,当然是法治好,特别是人多事多利益多的社会,但我又想到,或许以后的社会也不需要这些法律和维护法律的司法人员了,因为有智能合约、有算法啊,把法律规则写成算法,若是有人违反,智能合约就会自动执行规则,这才是真正的公平公正,尽管可能会有许多细节问题,但是这应当会是一个趋势。
回到本书,其中讲到的四个方面对我都有启发:
1、37%规则。这一方法我较早就知道,但是以往听到的版本看来是有所缺失的,结婚明显与买房不一样,你在决策期选中的人可能会拒绝你,你在观察期拒绝或错过的人也可能在决策期接受你……没想到这些情况数学家也都做了研究,并给出了具体的节点。
2、作为决策者、思考者,过度拟合的错误是值得警惕的。以前都说中国文化是浆糊逻辑,总是太笼统含糊,现在呢,我们开始不断进入微观、量化,利用各种数据来帮助决策,开口闭口都是唯数据论,但是却没有意识到我们看似精确的数据其实都是有误差的,这种数据越多最后得出的结论就误差越大,万维钢老师用写实与写意来类比实在太恰当了,写意正是中国文化的特点。不过我也有一个疑问,现在的大数据是不是还会有过度拟合的错误呢?
3、探索未知还是专注已有的当下,看似是观念与价值观之别,其实就是一个理性选择的差异,决定的维度就是时间,时间多就可以去探索,时间少,就应该专注已有信息,这样更容易有收货。数学将这一问题讲得很透,这也让我们对老人所谓思想固话有了一个新的理解,这其实是老人理性的选择。这点可以与37%规则相印证,因为时间多就可以多探索,就相当于是条件好的就可以多观察。
4、用数学来做时间管理。这里介绍了四种算法,其中最有启发的是最后一个“加权最短时间处理算法”,这一算法提醒了我,在问自己什么最重要的同时,还要问一句“要花多少时间”,不能把有限的时间投入到无限的事业中去,不管这个事业多么重要。
从这些算法中我们更应该学习的是数学思维,我发现这些数学算法得出的结论和策略其实并没有什么奇特,有些甚至就是我们生活中的经验,还有些早就有人提出并在运用,那这些算法还有什么价值呢?当然有价值,生活中的许多智慧,或许有道理,但是更多的是自相矛盾的鸡汤,怎么判断哪个的对错,什么情况下该选取什么策略呢?通过数学的算法就可以给出肯定的答案,说白了,通过数学得出的算法可信度更高,或许个案会有出入,但是样本越大准确率越高。
行:
将“任务密度”这一因素纳入清单软件的任务管理之中,做到密度优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