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哪个宝妈不爱学习,不想做好孩子的榜样。我身边的一群妈妈们,每天的战斗力和激情远远超过了普通上班族。
她们有的是全职妈妈,每天带娃,收拾家里,买菜做饭洗衣服,一大堆的杂事琐事,再加上一个随时随地都会制造问题和混乱的小魔王。(有的甚至不止一个)
有些是职场妈妈,除了每天正常上下班,陪娃陪家人,她们也希望有那么一点时间属于自己,能够充充电,让自己在风云变幻的年代也有独到的竞争力。
如何更好的利用这些小的碎片时间给自己赋能呢?如何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你是谁,你要做什么,你要怎么做,马上去做。就是这次分享的全部内容。
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学习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尤为重要,而不是盲目跟风。
我们每个人对这个世界感知的方式不一样,有的人通过眼睛,有的人通过耳朵,有的人通过身体。
所以学习者可以分为这三大类。80%的人属于第一种,视觉型,她们对文字,图像会更加敏感。对于看过的东西印象深刻,如果看不到老师和板书,就感觉自己啥也没听到。
第二种,听觉型,她们对声音会更加敏感。15%左右的人属于听觉型,她们即使看不到说话者,照样对内容吸收很好,与人交往时喜欢多说,同时也是很好的倾听者。
第三种,触觉型。最适合体验式学习。她们通过感觉活动认识世界,必须亲自动手才能学习,理解,接受事物。
举个例子,我就属于典型的视觉型,而听觉很低效,所以大部分的音频我会转成文字来看,这样才“看得进去”。
有的人经常在听书,但是听完以后跟没听一样,很可能是你并不适合这种学习方式。
再一个,每个人的最佳精力时间都不一样,有的人清晨比较高效专注,有的人就爱晚上的时候看书写字才有感觉。那就将不同的事情做一下分配,专注的时候集中功夫做硬事,状态没那么好的时候就可以看看视频,或者做一些思考。
妈妈们一般比较集中的几个小块时间是娃没醒的早上,娃午睡的下午,娃睡着的晚上。所以利用好这三段时间,做集中式学习,其他时间可以一边做家务一边听听音频或者复盘一下自己的学习。
明确学习目标。
到底是为了什么去听课,混群,看公众号,刷朋友圈?
只有明确了学习目标,才不会被庞大的信息流给卷走,才能在吵闹的手机环境里有自己的一片天地。
这里的学,不是普通的学,而是深挖一项技能或者专攻一个领域。
很多人被产品或者平台给绑架,觉得自己现在要学的就是跟自己做的事最相关的,其实并不是这样。还是要看你未来的走向,你想给自己定位成什么,想往哪个方向发展,毕竟有的微商产品或者一个公司不可能让你待一辈子,最最靠谱的就是扎扎实实属于自己的能力。
要打造什么能力?精进什么?
先从兴趣圈的角度。你最喜欢什么?有什么是你干起来乐此不彼,别人可能不在意,你却有滋有味的事儿?你愿意为之付出时间,精力,金钱等等。
很多人喜欢的事有很多,但别错把好奇当兴趣,好奇可能是一时兴起,真正的兴趣是你知道这件事要投入多少精力进去的时候,你依然为之心动。
你觉得不干不行。
再从能力圈的角度。
每个人都有区别于其他人擅长的点,有的人学东西比较快,有的人沟通能力比较强,有的人作图特别厉害,有的人天生就对数据敏感。。。你一定有一个点,超出普通人的。
找到那一个。然后去不断的打磨和精进它,直到它经过市场检验,能够变现。
有的人学着学着就会忘了目标,看到这个也想学,那个也想学,觉得这些能力都是自己需要提升的。
这里往往有几个误区:
1、以为讲的好的课程,就得学。
2、以为便宜的课程,就得学。
3、以为能够弥补弱势的课程,就得学。
4、以为喜欢,就得学。
但其实这4种都和自己的目标没有直接关系,我们是为了去做擅长的事,把擅长的点发挥到极致,而不是由老师的好坏,课程的质量和这个课程文案的吸引程度决定。
以终为始,看看终点到底是去往哪里,现在这件事能不能带你去那里。
精要主义,最重要的事情只有一件,别让自己又学这个,又学那个,结果一个都没学成,一个都用不了。
反复追问,追问自己这个课是不是你当下最需要的,有没有偏离目标,在做的过程中能不能一步步实现当初设定的目标。
如果真的还是不知道要学什么,不知道自己的擅长和兴趣,那就多问问自己这两个问题。(上图)
假设你是导演,你的剧本要怎么演?
最后,落到方法论,明确了目标,知道了适合自己的方式。就得刻意练习。怎么练?
1.构建知识树,不停挂果子。
每一个知识碎片就像一个果子,每一个知识体系就是一颗大树。当我们知道了大树的根,干,枝,叶,我们就知道果子应该挂在哪里比较合适。
知识体系的构建不是一日之功,一定是要围绕目标来的,目标就是树的树干,比如时间管理,什么是树枝呢,比如时间管理的理论,时间管理的方法,时间管理的工具和app。当我们看到番茄钟的时候,就知道它要挂在工具的那个树枝上。
要构建知识树,首先需要对自己学习的领域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比如这个领域有哪些专家,有哪些经典理论和模型,有些什么好书,这个领域涉及到的框架是哪几个方面。
当树有了基本框架,果子就可以往上挂了,为什么有的人学东西比较快,就是因为它把东西放在了对的位置,所以放的也快,取的也快。这跟整理是一个道理,知识也需要整理。
大部分的人是不懂得,只是把知识塞进大脑,没有专门存档的位置,塞得满满的,CPU转不动,当然脑子不活泛,有货倒不出了。
再一个,因为胡乱的加塞,没有体系化,知识和知识之间没有形成串联,所以很难去发散和延展,那么所学的东西也就缺乏深度,只是一些知识碎片。
当有了知识树和随时随地挂果子的思维,一旦看到跟你有关的信息,就会像电脑一样,自动获取,然后存放在相应位置。
2.分人,分时间,分地点。
举个例子来说,混群。
我们并不是每个人的信息都要关注,注意力是有限的,那就分配在对你最有价值的人身上,爬楼的时候有个小技巧,是按照群成员查找聊天记录,这样,你看到的就只是你最关注的信息。
其他与目标不相干的,可以错过。大部分的信息都是无用的,如果有5个群,每天爬楼都要累死了。
刷朋友圈也是一样。分人。质量高的朋友圈,就列为星标好友,专门抽一个时间去刷,比如,排队的时候,上厕所的时候。
分地点。有的学习适合在公车或者地铁上,比如看电子书,因为听音频容易坐过站。有的适合上厕所的时候,比如刷公众号,群消息,朋友圈。有的适合带娃的时候,比如听音频。有的只适合夜深人静一个人在家的时候,比如写复盘。
3.调动多感官,手脑并用。
虽然我们是视觉型或者听觉型,但是我们依然可以用调动多感官的方式来学习,比如脑袋里想象,体验,手上拿笔画流程图,框架图,嘴上用自己的话复述,同时去感受书里或者课里的情境。
4.一鱼多吃。
给一件事情设定多个行为目标。比如你去上一个训练营,听的不只是内容。从这个训练营第一次呈现给你的海报,文案,运营官给你发的第一句话,把你抱进去的流程,群里的运营细节,活动安排,等等等等。如果你对社群运营感兴趣,或者你也打算开自己的训练营,就要多维度去观察学习,而不是只看一两个点。
同时,观察的结果一定要做输出。
5.表演式学习。
就是把你学的东西演出来。我常常自己做课件的时候就会假扮老师,给自己上课。那么这个过程中有什么好处,可以去感受现场的环节,可能的问题点,给自己的课件找灵感。同时一边学一边演,记忆非常深刻。下一次遇见真正要分享的机会,可以张口就来,因为已经预演过了。
除了这5个方法。我们还可以用1个人的对标法。找到你身边的一个牛人,不是大咖,也不是书里的,就是跟你能够链接上的。
看她怎么做的,她的轨迹,可以成为你学习的思路。她看过的书相当于帮你做了个初次筛选,你可以从中再选取对你有用的。她的变现路径也可以为你的变现提供参考。
这个如何对标,是她就是你想成为的人,想做的工作,就去多了解她的方方面面。包括她的文章,她的课程,去做拆解。
比如,有的人喜欢柚子妹,那就加她好友,买她的课,进她的社群,看她的朋友圈,从模仿她,拆解她开始学习,这是对标式学习。
所有的学习都应该是一个闭环,从预习,到听课,到写作业。从发现自己问题,到寻找学习规律,到最后解决问题。这样才算完整。
所以听课只是辅助,练习才是主体。成年人的学习不像学院派,很多依赖于老师的讲解,成年人的学习只能靠不停的刻意练习,搭框架,建模型,让知识体系更加庞大,更加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