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理性与清明》阅读笔记(一)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思辨读写第三节:阅读之祛蔽

        一个较为普遍错误就是我们不能自觉和明确的区分阅读的不同功能,以及有功能所决定的阅读的性质和方法,而是笼统的谈论阅读,将不同功能,不同领域,不同性质的阅读混为一谈。

        教育视野下的阅读主要是以求知或问题解决为导向的阅读,即思辨性阅读。这是由教育的功能决定的,阅读教学是学生获取阅读能力和阅读素养的主要路径,不可能是消遣性的,也主要不是以趣味为导向的,尽管在教学中这两者的成分始终存在。

        至少有5个阅读理念误区需要辨析澄清与校正:

      一、直面文本与关系折射。

        一切关于文本的断言都必须来自文本,从文本中得到相应的证据支持,这就是直面文本。用作品与定义要素的关系来解释作品,包括作家与作品的关系,世界与作品的关系,读者与作品的关系等,就是所谓的关系折射。

      借钱钟书的鸡与蛋的比喻,文本相当于一知只蛋,所谓直面文本就是直接研究蛋,看它的颜色,成分,结构,营养等,而关系折射,就是不去研究蛋,而是去研究那只下蛋的鸡,因为蛋是鸡生的,鸡身上隐含了蛋的秘密,或者去研究鸡生活的环境和成长过程,通过对这些因素的研究来推断蛋的状况,当然还可以去研究人们吃蛋的感受,通过人们的感受,来推断蛋的味道和营养价值。这样的曲径通幽,客观上为文本边缘化准备了更多的歧路。

      关系折射式解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以关于作家的概念与知识来替代具体的阅读分析。

2.借助作品与世界的关系解读作品,所谓的知人论世,以意逆志。

3.借助读者与作品的关系来理解文本。

        文本是中心,但中心并非一切中心更非排他,所有其他因素,作家读者背景都是解读文本不可或缺的,但作品是中心。

      直面文本的同时,以关系折射为辅佐,这样的阅读培养的才是学生尊重文本,寻求理解,具体分析实事求是的精神习性,这也是思辨性阅读的伦理价值和德育意义。

二、理性分析与直觉顿悟。

      二期课改来10多年里语文教学,存在着一种去知识教学,去理性分析,去思维训练的三个“去”向。与淡化知识教学形成对比的是片面强调语感的养成而轻视文本的理性分析,尤其是文本的深度分析。这对于改变长时间占主导地位的碎尸,万段式阅读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糟糕的是我们在诅咒碎尸万段的时候,将文本分析也随手给扔了。

      没有分析的阅读教学还是教学吗?取消了文本细读与深度分析,几乎就等同于取消了思维的价值。

      阅读教学的知识性理性与技术性诉求应该得到尊重,如同语感的培养和姓名的张扬,在语文教学中应得到尊重一样。以往那种片面强化某一个维度,坚定不移的走到无路可走再折回头换条路从头再来的做法,破坏性大,杀伤性强,无助于教育的积累与进步,该退场了。

      近10多年训练这个词也被污名化了,刷题式的训练是机械的,反复的,无效的,不利于知识建构与素养的养成,反而会窒息人的思维,活性扼杀人的学习热情,但是不能因为错误的训练带来了很多恶果就去否定训练的价值。在教学中训练的价值是无可替代的,尤其是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没有合理的训练就难以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高阶思维也成了奢谈。

      与观念上的缺陷,相应的是分析素养的欠缺,缺乏理性分析的习惯,也缺乏相应的能力分析论证的谬误很多。已有的习用的分析工具,有些以显得成就与粗糙,亟待改良与完善,比如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是小说分析的基本框架,但在一些探索性实验性小说的文本分析中,就未必管用。比如在叙事类文本的人物分析中,一个常用的分析框架是从外貌,特征,言行举止细节反应等入手分析人物的心理特征和个性内涵,进而分析人物的社会属性与个性品德,最后进行政治道德社会评价,但问题在于外貌,言行,性格,心理,品德属性之间,究竟是怎样的一种观点呢?可以肯定的是并没有一个恒定不变的关联模式,因为人具有复杂性。比如有人外貌形似李逵,而实际上心细如发,有人性格怯懦,事到临头却可能果敢坚毅,有人言行看似高尚,实则心灵肮脏。但因为人类思维的惯性和惰性,我们总是倾向于将复杂的关联简单化,公式化,普遍化。

三、积极冲突与消极共鸣。

      共鸣指的是阅读者与作品,在价值理念与情感态度上达到了相生相应同气相求,误我2万的心灵感应状态。

      冲突则正好相反,它意味着阅读者的价值判断与情感态度与作品存在着缝隙甚至尖锐的矛盾。

      但在思辨性阅读中,冲突与共鸣的体验同等重要,它们都是思辨得以生长的重要契机。

      共鸣让人愉快,但在思辨性阅读中,并非总是积极的在阅读中一味追求与作品共鸣,可能会让人丧失独立思考与判断的意识,而在阅读教学中一味要求学生体验作家的体验,理解作家的理解,追求所谓的共性与公理,强调沉静与兴会,也可能会葬送学生的质疑与反思意识。

      思辨性阅读强调读者以主体的姿态切入文本,不以公民为目标,而以平等对话为桥梁,追求个人理解的完善与超越,这必然是一个不断质疑,论证,反思和评估的过程,也是一个反复的螺旋式发展的过程。

      一个大写的读者必须是一个能与作家对看的人,无论他是谁,都不能无条件的仰视或俯视,必须进行平等的对话与对抗。

四、体验无边与论证有限。

        人物的生存还是毁灭,关键取决于作家的创作意图,而人的生存与死亡却牵涉本人的力量,安娜之死只是一种可能没有必要上升到非死不可的高度与硬度。

五、本有介与多元解读。

      近10多年来,许多传统的经典性的篇目经常会出现一些让人眼前一亮的心结。但是心解未必是正解,有些解读心则心已,但在学理上未必经得起反驳和推敲。

尊重“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多元理解,更要坚持不懈的求索“最哈姆雷特‘’的结果,这才是文本解读的真谛。

你可能感兴趣的:(《走向理性与清明》阅读笔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