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14

说到中医常识,第一个重要的概念就是阴阳理论。好比汉语中的拼音,英语中的ABC,这是中医的基础知识。“阴阳”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从汉字的本义上来说,阳指的是山被太阳照射的那一面;阴指没有被阳光照射到的那一面。由于山的南面及河岸的北面一般向阳,所以古人会说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这一点儿从地名就可以看出来。比如衡阳,在衡山南面;淮阴,在淮河南边。

中医中,阳的基本属性是热,阴的基本属性是寒。阳的属性是热,热就是能量释放过程。这个热能来自于物质燃烧。比如,人体维持37℃的体温,是靠燃烧体内的糖和脂肪等营养物质所产生的热能。这一燃烧过程中,热能是看不见的,它表现出的气态、无形的特点,在中医学里被称为“阳化气”。也就是说,阳是有形物质转化为气态,并伴随着热能的释放。你去跑步,会发热、出汗、变瘦,这个过程就是阳化气。

寒冷则是热量释放被抑制、能量被储存起来的过程。人吃了很多东西,长期坐着不动,能量被储存在体内,人就变胖了,这个过程中医学称为“阴成形”。

“阳化气、阴成形”,是中医里阴阳理论非常关键的内容。如何用它来解释生理、病理呢?

虽然每个生理或病理都十分复杂,但中医用简简单单的“阴”“阳”二字就说明白了,这难免让人怀疑。中医恰恰就能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这就是中国人的智慧。

中医把身体看成一个巨大的统一体,从整体上来认识生理功能和病理,这个系统和谐平衡,就是健康,反之就是病态。这个系统最核心的功能,就是能量的分解、合成与利用,这正是阴阳理论的基本内容。

人的健康依赖于阴阳之间的平衡和谐,这种平衡并不是阴和阳各占一半的对等,而是保持一种此消彼长的动态平衡。比如说白天身体各机能比较活跃,也就是阳气较旺,当阳长阴消到了一定水平,人就会感觉到机能活动下降,因此便会选择休息或睡觉,这时有助于合成补充阴。如果这种阴阳消长的动态平衡被打破,那么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阴阳失衡总的来说,可分为阳盛、阴盛、阴虚、阳虚四大类。

阳盛,就是阳气太旺,产热过多,机能亢奋。它的主要特征就是:热、红、干、炎、烦。所表现出来的就是发热,不怕冷,喜欢冷饮,舌头红、嘴唇红、多动、脾气大、易怒。有的人头皮、脸上、身上特别容易长脓疱,大多是阳盛所致。如果出现化脓、舌头是红的、脉搏有力等症状,基本可以肯定属于阳盛了。

火太旺,不只是消耗燃料,也会伤人体的体液和水分,也就是说,阴虚有可能是由阳盛发展而来的。阴虚的症状与阳盛相似,阳盛导致的热、红、干、烦,都可能出现。但由于阴虚的人消耗大,因此大多人较瘦,干的症状突出,不仅舌头红,而且舌苔偏干、无苔,舌头跟剥了膜的肾脏似的,中医称为舌光无苔、猪腰舌。如《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就是典型的阴虚病人。

阴盛,就是寒邪太过旺盛,外寒入侵人体所致。比如气温太低、长期吹空调、喜欢吃冰镇食物等。阴盛的临床表现与阳盛正好相反,通常表现为:寒、淡、暗、润、痛等。寒邪伤人的最大特点是凝滞。大家知道热胀冷缩原理。热盛时,固体表现为扩张,液体表现为气化。寒盛时,固体表现为收缩,皮肤、肌肉、血管收缩,出现无汗、怕冷症状。血液受寒,表现为面色、嘴唇、舌头颜色暗淡或成紫色;津液受寒,气化不足,停留于局部,可以看到舌苔水分增加,这叫滑苔,还会大便变稀、痰液或鼻涕清稀等症状。肺与脾胃受寒,就会咳嗽、腹泻等。

阳虚,是阳气不足,产热不够,机能低下。它的表现与阴盛有相同的地方,但阴盛有明显的受寒史,病程短,没有功能低下的虚弱表现。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1-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