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任教的第十三年,时光飞逝,我从一个懵懂迷茫的小老师转眼间走到了今天。现在回想这十三年来我的变化就是对自己的教育信仰越来越坚定,开始摆脱外部教育环境对自己的影响,真真正正想做一个安分守己的小老师。特别是在这个寒冬里当我认真研读了张文质教授的《教师的使命》这本著作的时候,内心也变得越来越宁静,从前的种种焦虑和看不透看不开,仿佛在张老师的文字里找到了内心安宁的镇定剂。
我还记得十一月初当媳妇和我说起来他的焦虑和不安的时候,我向她推荐和我一起品读《教师的使命》的场景,我也把我理解的一些教育理念和思想和她一起分享,因为我不想她成为一个焦虑的老师。
读完张文质老师的《教师的使命》,我被张老师字里行间对教育的执着和热爱所打动,也被张老师教育的智慧和思考而更加深刻反思当前自己的教育状态和行为。从未知的焦虑到深刻的反思和思考,再到放下的坦然,这个过程就是我在读这本书的感受和经历,我想这不仅仅是思维上的突破反思,更是我教育格局的深化和回归。
一、过度焦虑是当前各层次老师的常态。
这是我任教的第十三年,我的教育生涯经历了充满激情、充满焦虑和迷茫、不再对抗、安于现状、突破舒适区、坚定教育理想和信仰等六个阶段。这个过程是浮浮沉沉非常痛苦的,因为从我任教的第一天开始我就知道我面对的是世界上最复杂的人,这是一个个独一无二的灵魂,一个个感情世界丰富多彩活生生的人,而我就应该尽我最大的努力去影响他们与点燃他们对人生和生活的激情和希望。虽然十三年的过程是一个U型理论成长线对抗的过程,虽然这是一个活生生拨开懒惰自己血淋淋反思的过程,但是庆幸的是我走过来了,看到那些焦虑的老师我满是悲悯。
这几年我越来越感受到我身边老师的焦虑,我们学校是一所乡镇学校。但是因为老师资源短缺,所以在2018年我积极推广互加美丽乡村课程,补充音体美老师短缺的瓶颈,那几年老师都非常认可,也用一根网线不断提升了孩子们的艺术素养和综合素养,更打开了孩子的视野和格局。但是这几年随着各项工作的细化落实,各种检查评估的到来,几乎正常的音体美课程都上不齐全了。老师们也都很焦虑喊着累,但是你让他们领着孩子上节体育课或者互加课程他们又舍不得把时间用在这些“无意义”的课程上来。教师思维的钝化和陈旧,各种非教学工作的累积,让越来越多的老师深陷职业倦怠,曾经有人开玩笑说,现在好像除了畜牧业没有进过校园,其他各行各业都要进校园了。这似乎是一句玩笑的话,但是想想也真的可悲,教育到底还剩下了什么?孩子们到底应该接收怎么样的教育?在国家大政方针教育理念越来越明确的时候,身在一线的老师们却陷入深深地迷茫和挣扎,不知道自己到底应该怎么做,被外部的环境所影响,变得更加消极被动。
其实,我们都是凡人。我们都在被身边大的教育环境所影响着,当我们打不开视野,坚定不了初心的时候,我们身边的教育环境就在深深的刻画着我们的教育理念和心态,最终我们成为了不想成为的那个人,我们似乎看到了我们退休那一天还在重复着我们现在每一天枯燥无味的教育生活。但是我们却找不到突破口,最后真的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了。
这样的焦虑的根源是来自各方面的:高考的指挥棒、当前教育部门对成绩的重视、当前学校对教育发展理念的贯彻实施,家长对孩子成绩的关心和教育理念......这些外部的大环境叠加在一起的时候就造成了我们老师发自内心深处的焦虑,孩子考不到好成绩来自领导的批评,来自家长的不认可,来自于自己教育思维认知的矛盾都接踵而来,最终造就了我们充满负能量的教育焦虑状态。而这种焦虑似乎是我们改变不了的,我们只能顺其自然的。
说实话在品读张老师这本著作之前,我也是有这样的焦虑的,但是这样的焦虑和自己的教育理念一直在碰撞中冲击这当前自己的教育生活,意志坚定时我可以对这些外部的教育环境置之不理,意志不坚定的时候我也深陷这样的焦虑和矛盾心理无法自拔。
二、一个人的力量到底有多大?
其实我原来一直坚持的一种教育理念就是:再渺小的力量也能够默默影响这个世界。
我们人都是社会人,我们的生命和生活永远做不到与世隔绝,所以我们的成长经历就一定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就像我们的孩子们一样,当他们来到我们班级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有一种理念,那就是他们来自于不同的家庭,十多年原生家庭的影响已经深入骨髓,所以我们一定不要苛求自己当一个圣人,可以改变孩子骨子里的性格和习惯。当我们过高标准要求这些农村孩子的时候,我们就开始变的焦虑,在苦恼中挣扎,最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度过这样矛盾的教育生活。一年,十年,三十年,一直到退休,似乎我们的教育之路就是一个适应环境和内心坚守的矛盾之战,这矛盾之战贯穿我们的一生,最终我们大部分人却被打败了。
我们过度关注外部的环境,过度要求孩子达到我们成年人的标准,却忘记了关注我们内心的成长。我们虽然是社会人,但是我们永远不应该忘记我们还是一个自然人,自由人。我们每个人都拥有改变这个世界的力量。作为一线乡村老师,我们的力量是非常渺小的,我们无法改变大的教育环境,我们也无法改变一个原生家庭带给孩子的深刻的影响,但是我们一定要记住,我们可以改变自己啊,我们班里有几十个孩子甚至上百个孩子,我们可以用自己的力量去影响他们,这就是我们作为教师的伟大之处。
我从09年开始工作,那时候就喜欢给孩子们过生日的时候写生日祝福信。我曾经有一个学生非常刺头,脾气暴躁,无论是和谁一旦惹了他他就会大发雷霆破口大骂,甚至大打出手。我曾经了解过这个孩子的家庭,他的爸爸也是这样的脾气,我知道原生家庭对这个孩子的影响已经深入骨髓了,我并不可能彻底改变他。那次他过生日我给他写了一封信,他的妈妈过后和我说他看了三次大哭了三次,而且从那以后他的脾气收敛了许多,我能够从他身上感受到这种改变。虽然我就教了他一年,升入初中后各种环境的碰撞也可能会让他回到从前,但是我知道那封信在他的人生中留下了深刻的记忆,而这就足够了。
从当老师的第一天开始到现在,我的电话号码从来没有变过。虽然十三年的教育生涯教了十二届六年级,虽然是一年的相处时间,对他们的影响有限,但是我知道教育是一生的事情,我也希望他们以后遇到什么困难了还能够想起我,我也会尽我的努力去帮助他们。其实我也很焦虑过,自己千方百计想让每个孩子都能够喜欢上学习,都能够更加乐观开朗,勇敢善良,但是我也知道有些事情是无法改变的,因为我们毕竟是孩子生命中的过客,家庭教育才是孩子人生性格的根本形成原因。
三、做一个放下的的老师。
其实正像张老师在书中写到的那样,他已经退守到做家庭教育了,这正是张老师的睿智之处,因为张老师也看到家庭教育才能够从根本上为孩子的一生助力,提升家庭教育素养,改变一个家庭才能够更深刻地影响每个孩子,才能够给他们美好的未来创造更多无限的可能性。
2021年10月23日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在本法中明确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树立家庭是第一个课堂、家长式第一任老师的责任意识,承担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用正确的思想、方法和行为教育未成年人养成良好的品德、品行和习惯。父母应该自觉学习家庭教育知识,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的能力,采用亲自养育,加强亲自陪伴,尊重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
看到这部法律的时候我内心是充满欣喜的,虽然这法律的落实到乡村有很远的路需要走,但是毕竟是从国家层面开始重视家庭教育了,国家也看到了家庭教育对孩子一生的影响是源头。
我们作为老师也要给自己定好位,我们可以进我们最大的努力去提升自己,像张老师一样影响更多的人,但是我们也不要过分焦虑的,毕竟家庭教育才是孩子性格品行行程的关键和根本。而且我们一定要学会放得下。我们总是用成年人的标准来要求他们,我们总想让所有的孩子都听话,都喜欢学习,都能够考上大学,每当孩子们达不到标准的时候我们总是陷入焦虑,年复一年,但是这就是一个伪命题,永远不可能实现的。所以用坦然的心态面对孩子的各种性格和脾气,我们也应该知道每个家庭的家庭教育都是不一样的,我们不是圣人也改变不了孩子的一生,只要尽心尽力就好了。
正像张老师在书中说的那样:我们的教育,最为重要的是给孩子们灌输、影响、启迪,帮助他们称为飞翔者,毕竟他们都是生命自由的个体,要培养孩子的精神高度自由,对自我、对自主、对自由、对独立、对权力等价值观潜移默化地影响,这才是真正人的教育。
感谢李晓霞老师的”看见“,也让我被看见,让我更加坚信教育的力量和信仰是来自于灵魂深处,契合在我们的血液中的,我们每一位老师都是一个生命的发光体,我们自由则孩子自由,我们飞翔则孩子飞翔,我们成长,则孩子成长,我们就是教育的传教士,而教育就是我们的命业,期待我们所有的老师都能够链接在一起,看见彼此,温暖彼此,成就最美的乡村教育,给乡村孩子美好的未来灌注更多的生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