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有之:君子佩玉三点礼节,不可不知道!

 玉,自古有之,历来都是帝王将相的装饰品,那当然是繁文缛节十分的繁琐,一朝不甚带错出门,在古代是要被砍头的,到了现代,早已是文明社会,但是佩玉出门同样是有讲究的,方式不同,但本质是与古礼相同的,今天小编就来带大家了解了解!

第一:佩玉琼琚,洵美且都

古人把和田美玉或悬于颈,或系于腰,或系于发上,作为日常的重要装饰。《毛诗_郑风_有女同车》曰:“有女同车,颜如舜华。将翱将翔,佩玉琼琚。彼美孟姜,洵美且都”;《礼记_玉藻》载:“君子在车,则闻鸞和之声,行则鸣佩玉”;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_谐隐》:“叔仪乞粮於鲁人,歌佩玉而呼庚癸”。佩玉于身,不仅悦己,也为悦人。和田美玉温润莹泽,自是十分好看,佩带在身上,把自身装饰的尤为好看,得体大方。

第二:佩玉信物,森严阶级

和田玉把人装饰的如此出众,可并非什么人都可随意佩玉的。《唐六典》中记载:“随身鱼符之制,左二右一,太子以玉,亲王以金,庶官以铜,佩以为饰”。大概意思是只有太子的信物才可用玉制,其他的官员或商人,哪怕再有钱,也不能用玉制作信物,不然可是会被杀头的,也说明了和田玉是阶级身份的象征,不可谓不重要。相传,雍正年间,雍正帝借先帝康熙生前最爱一对玉扳指其中的武扳指给李卫,李卫凭此武扳指与果亲王之文扳指调动满洲八旗军队,拿下贪官,安定天下。这个用玉制作的的扳是一对,叫文武扳指,康熙生前所定:文武扳指合二为一,满洲八旗军队莫敢不从。一文一武,谓之武能助军雕弓天狼定四方,文能伴主翰墨丹青治宇内,亦是最高权力的象征。甚至我们常说的“玉玺”,这些代表权力的物品都是用和田玉所制。

第三:佩玉将将,德音不忘

古代男子佩玉和礼仪制度的关系极为密切,佩玉是孔子想极力回复的“礼乐制度”的体现。古代君子必佩玉,不佩玉是不符合“礼”的。

古之君子必须佩戴玉佩。右边的玉佩随人的动作撞击发出徵和角的声音,左边是宫和羽的声音。趋走时与《采齐》的乐节相应,行走时则与《肆夏》的乐节相应。反转身所走的路线要符合规,呈圆形,转弯时所走的直线要符合矩,呈直角形。进前时,要将身体略俯,像作揖一样;退后时,要微微仰起身子,这样,玉佩就会随着人体态的变化而发出铿锵有节奏的鸣声。君子乘车的时候,能听到车上的銮铃、和铃的声音,步行的时候,应听到身上玉佩碰撞的声音,因此一切邪僻的杂念就不会进入君子心灵中了。

文章到此结束,相信各位小伙伴对我国的玉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若喜欢,欢迎关注留言互动,我们下期见!

你可能感兴趣的:(自古有之:君子佩玉三点礼节,不可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