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是自我赋能的过程,读书是自我教育的过程。
一、晨起读《语文到底教什么》之心得
1.引导学生主动积累课文语言,最大程度实现课文语言的内化始终难以成为课文教学的重点。原因何在,主要是我们的语文教师对小学阶段儿童语言积累的重要价值缺乏必要的认识。
语言积累对儿童语言能力发展究竟有什么重要作用?
①语言积累的数量是决定一个人语文能力的关键要素。我们知道,词汇量可以决定一个人的语文水平,掌握的词汇越多其语言水平越高。
小学阶段语文教学最有效的教学手段就是将课文中规范的词语和句型输入学生的语言仓库,最大长度地丰富儿童的语言积累。
参照古人文言文教育经验,如果现代学生能将1——6年级300多篇课文熟读成诵,有10万字左右的语言文字材料积累,那么学生语文水平可以有非常明显的提高。而厚实的语言积累可以有效促进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②大量的语言积累能帮助学生熟悉并掌握汉语语言规则。
语文教师正确并最有效的做法就是让学生读熟这些句子,把这些举行输入学生的语言仓库,并且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学生在积累这些句型的同时,就在熟悉掌握汉语的语法规则。
③语言地雷能够丰富学生语感经验。
语感怎么形成的?靠学生大量的朗读、背诵积累起来的。学习者语感的形成,当然也是大量阅读、大量写作,在反复练习中积累形成的。教师讲得再多,分析得再透,没有经过学生亲身的阅读表达实践,也不会形成语感。
2.于永正老师将读熟课文作为教学课文的起点,他说:“读书,每个学生必须做到正确、流利,这是‘保底’工程,达不到这个要求,决不放过。”研读于永正老师的教案就能发现,他在第一课时的重点多是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支玉恒老师曾经做过观察:“既然学生喜欢,我的课上就让他们敞开去读。结果一段时间下来,学生的语文学习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变化。他们说话不打结巴了,作文句子通了,连错别字都少了,真是怪极了。”
3.“读课文要把课文中的自己以及好的句子积累下来”,这句话太重要了。
语文教学重视语言积累,关键不在教师的教学技术,而是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观念。
以积累为重点的语文课一定是简单的,朴实的,也是有效的。
4.丰富语言经验是语文学习的基础——这是我经过40多年的研究,最近几年才获得的重要认识。
二、读《统编小学语文优质课例与深度评析》之记录
1.王崧舟:王林波老师的课,朴实中不失精巧,幽默中藏有智慧。吴忠豪教授的评析,学理阐释高屋建瓴,实践解读深入浅出。
薛法根:吴忠豪教授的深度评析,会让你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2.抽筋扒皮才能脱胎换骨,除此之外没有捷径。
3.
三、魏智渊老师的经典之语
1.最终决定孩子一生成就的,首先是数学,其次是阅读。
2.一二年级做大量习题,有害无益。导致中学反而上不去。三四年级仍然以阅读为主。但由一二年级的长文挑战朗读走向了默读,目标是阅读自动化。同时,要开始加强段的训练。五六年级的重点是写作,以及篇章的分析,阅读理解。
3.习惯培养在低段也是非常重要的。
4.假如一个老师只教低段,我何苦为一生奠基?就会把所有的时间,都投到诸如拼音,写字,填空,做题上。每个人都在处境中寻找自己的最佳策略。
5.小学费妈,中学就轻松了。小学不费妈,中学累死也没有用。
6.人有悲欢离合,这是一种生命的自我调节。我们只要不加剧就好。我们爱的是学习本身,还是学习成绩?
这样的生命气质,需要长期地平衡。家长要用另外的力量帮孩子打开。人没有一点游戏精神,靠什么度过艰难的人生?
7.阅读主要靠家长。这是没有争议的。哪怕学校重视阅读,数量也远远不够。
我的感悟:我庆幸我是一位老师,我庆幸我也是一位非常重视阅读的妈妈。
8.如学生骂了我,我有两种反应,一种是忍了,学生觉得他赢了,一种是收拾他,学生觉得是他输了。而这两种结果,都不是我想要的,因为背后都是博弈逻辑,而不是教育逻辑。
教育逻辑是,明明能收拾他,却没有收拾,或没有那么严厉地收拾。让学生感觉到:
①老师有能力收拾他,却没有收拾;
②老师没有收拾不是因为害怕或软弱,而是因为关心他的人格发展胜过关心自己的感受。
一句话,只有强者,才有资格谈宽容。
我有能力收拾你,但我放过了你。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