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这一百年发生了什么变化?

京戏发展不过二百多年,从徽班进京到同光十三绝;从四大名旦、四大须生到后四大;从北京京剧院五大头牌到九大头牌。

梅兰芳在苏联


可以这么说,京剧的行当一直都是那几个,可是涌现出的京剧演员凭借自己的表演和独特唱腔,尤其在建国前,可以说有点数不胜数了。

那么从京剧最鼎盛的时期到现在,京剧发生了什么令人最能感觉到的变化呢?这个问题只要是听戏的人应该都有一个感觉,就是现在的戏没以前好看。无论文武,都不太够味了。

如今听到一位京剧演员的唱段,如果唱得好,说其“挂味”应该是最高的评价,挂谁的味?当然就是说有此流派创始人的唱腔味道。

好,现就浅谈几个流派随着社会发展和演员自身条件所带来的唱腔变化。

尚小云大家都知道,他怕是旦角中嗓子最好的几位了。尚派的特点是什么?“字正腔圆,刚劲高亢,念白明快清朗”这些词应该可以总结,再说简单点,音高。加之尚小云武功出生,所以他的戏必须要求演员文武不挡,这就是问题所在了,有武功条件的嗓子不行,有嗓子的没功夫,所以造成了尚派如今势单力薄的情况。

我们可以从《双阳公主》中的“风萧萧”一折来看。这段结合剧中人物心理,应该是非常高亢的,但又不是一味的拔高,有的人就是高度有余,甜脆不足了。

尚小云的孙女尚慧敏是祖传的嗓子,年逾七旬但嗓子确实是好,只是大抵擅长一些文戏。

尚小云徒弟孙明珠,较嗓子而言稍不及尚慧敏,但做工一流,她有过一段《虎乳飞仙传》的表演,手眼身法可当尚派第一。

虽然满足条件的演员不多,但戏还是要传,故而就放低了些标准,所以现在的青年或中年的尚派演员就会有不足的现象,嗓子先把最明显的学会,就是高亢,但大多都失去的尚小云本身的甜美的爽脆。

再来说谭派,这个家族可以说是京剧界第一家族,七代人薪火相传,一出《定军山》奠定了其地位。


谭富英和梅葆玖、杜近芳


我们现在说谭派会提到“老谭派和新谭派”。

什么是老谭派?顾名思义,算是初始的谭派,如“伶界大王”谭鑫培,他是谭派的创立者,一时有“无腔不学谭”之风。老谭并不是很注重舌侧音,而是注重腔与字的关系,并不刻意的耍腔卖花,而是把每一字唱准、唱出情绪。私以为,学老谭并不是要模仿老谭的声音,而是要学习老谭的行腔理念和技巧。

正因为“无腔不学谭”,所以有一大批京剧演员因为谭派而受到启发。余叔岩、言菊朋两派继承和发展了老谭派,余是老谭正统一派,言号称谭派正宗,后来嗓子出问题后,独辟蹊径创立言派,这大概是京剧界默认的事。

仔细听余、言可以发现,余是发展老谭的行腔技巧,并逐渐加以完善的过程。老谭一代,行腔还是比较古朴,谭相较于孙菊仙、刘鸿生,唱腔设计已经偏于柔和,到余叔岩这里,彻底抛弃了大开大合的唱法,转向精巧的唱法。可以说,余叔岩改良老生唱法与裘盛戎改良花脸唱法有异曲同工之妙,进一步降低了京剧从业者的天赋要求,提升了京剧的审美高度。

言菊朋声音变化以来,更讲究发声的技巧,言派唱同样的唱段,要比其他流派唱戏省力气,言与谭发声位置基本相同,口腔打开程度更大。言派的独树一帜在于嗓音出问题了,要寻求其他的方式达到应有的调门。

杨派发音位置要靠后,杨三爷后来也是嗓音不佳,唱腔求厚求稳。杨三爷的处理方式是既然嗓音不行,那我就在低调门把情绪、行腔做到极致,这跟程派比较像了。

如何判断几个流派的方法,我建议大家都多听,多琢磨发音位置。现在的杨派都有余的影子,正经的杨派倒真没几个了。

大致区分,这几个有渊源的流派的各自特色或为:

1、老谭,唱腔更古朴,舌侧音有一些,发音位置在软腭—鼻腔这个范围比较多。 声音较尖锐。

2、余,余叔岩有过很著名的提溜劲说法,即发音从天灵盖—鼻—咽喉—胸腔,重点发声位置在天灵盖。唱余派唱久了头顶心懵。 声音较平和。

3、言派发音位置和老谭差不多,更注重鼻腔—眉心这个位置,气往鼻子的位置走。 声音较空灵。

4、杨,发音位置更靠喉咙,喉腔共鸣为主,声音从后面出来。 声音较厚重。

再说“新谭派”。在谭鑫培身故后,着意培养的儿子谭富英,使谭派艺术得以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而后人称为“新谭派”。

谭富英博采众长,以自家谭派唱腔为基础,有兼以学习当时各名家精华。比如谭鑫培表演的宛转自如,入情入理,准确精到,余叔岩在演唱上的吐字发音归韵,表演上的恰到好处。同时又将谭鑫培在表演中的随意、拖沓之处略去,代之以严肃认真。在余叔岩的演唱艺术基础上,结合自己嘹亮宽广的嗓音,将余叔岩在演唱中的一些“擞音”简化成“立音”,同时在演出节奏上结合自己的优势加以紧凑。逐渐形成了自己酣畅淋漓、洒脱明快的艺术风格,也就是新谭派了。

谭富英以后,谭派基本上都是以“新唱腔为主”,至其子谭元寿以后,谭派艺术渐成广陵绝唱矣。

可以看出,谭派唱腔是不断总结归纳的结果。虽然谭派嫡传弟子不多,但深领其要的私淑和票友可以说是不计其数。

再说说程派。“十个男旦九个程,个个会唱锁麟囊”,这算是一句玩笑话了,但也足以说明如今程派的兴盛。

程砚秋的青衣最初师从陈啸云。后因倒嗓,托罗癭公之助,加之“通天教主”王瑶卿的专门辅导,程派唱腔才逐渐形成。

程派唱腔别具一格。其严守音韵规律,随着戏剧情节和人物情绪的发展变化,唱腔讲究音韵,注重四声,起伏跌宕,节奏多变,并根据自己独有的嗓音特点,创造出了一种幽咽婉转、若断若续的唱腔风格,形成独有的特点。他创作的角色,典雅娴静,恰如霜天白菊,有一种清峻之美,后成为“四大名旦”之一。

程砚秋之后,大陆得其衣钵者被称为“程派五老”,分别是新艳秋,赵荣琛、王吟秋,李蔷华、李世济”。严格来说新艳秋辈分要高于其余四人,称的上程派亚祖,也是程砚秋后最佳的程派青衣。另外四位,李世济颇受争议,因为她的“新程派“一说,她根据自身特点而修改的演出方式,实在不敢苟同。李的唱腔早年还可一听,但晚年因气力不足所呈现的效果,就有些勉强了。但是有一点要注意,程派二代弟子,以“五老”为代表的这些人,至少嗓子是清亮的,这和当时老师的亲自传授及正确的发音技巧有关。而现在的所谓“五小”,有的早年也不错,嗓子干净,身段有分寸,但现在也不过中年,一个个夯咂哑音,不堪入耳了。

再到第四代弟子,从学戏时就已经是哑嗓了。程派的幽咽婉转被误认为“哑”,实在是一大误区。

以上简单举了三个例子。

尚派是条件不足;谭派是发展;程派的误解。这三个导致后世唱腔有变的方面,也几乎是所有唱腔有改的三大原因了。

条件不足可以用技巧躲避,嘎调的“叫小番”从最初的本嗓到如今的二本嗓,混声;“翻吊毛”、“摔僵尸”、“绿珠坠楼”也都做了简化,京剧终归要活命的。

由原本的基础再发展,赵燕侠可谓标杆。赵燕侠“脱荀入赵”,形成之后独具辨识度的赵派唱腔,并列北京京剧院五大头牌,也是如今唯一在世的京剧流派创始人。

而对唱腔的误解导致怪声,除了程派,张派也首当其冲。继1927年“四大名旦”后,1936年和1947年两次选举“四小名旦,张君秋都列入其中。张派唱腔取众家之长,舒展华丽,且其扮相似梅、唱功似尚、腔调似程、做工似荀,又勇于创新。可以说张君秋一时无二,其弟子也各有所长。现如今的张派,表演最过火的就是王蓉蓉了,其一味追求嗓子冲,却全无美感,现如今因为京剧演员的低水准而导致观众低水准之情况屡见不鲜,何时可止,未见良策。

张君秋荣登四小名旦


再稍说几句题外话,现在京剧界有专业不如业余,演员不如票友的情况,这很奇怪。票友们靠着听老唱片可以说精准学得了流派的唱腔正宗,而专业演员却在胡改乱改。

但若真的要听戏,还得听各流派创始人的录音,好的东西听多了,自然就会当凌绝顶,其他演员谁好谁坏就一目了然。在这也说说票友这件事,票友自古有之,有的票友因为苦习本领,又与大师甚交,故成一代名票,不亚于嫡传法脉。但现如今还有的人只是学会一两折小段,卖弄之,外行人一听还颇有感觉,然稍微有点认识的人就会发现,行腔、吐字、归韵都不对,形肉无骨也。所以要提高自己的审美,多听大师的,多听公认的经典。

草草作罢,毕竟浅谈一二,不为文章。所谓浅谈,也只是自己这五六年听戏,研究戏的一些浅显感触,随略说说,自遣之。

你可能感兴趣的:(京剧这一百年发生了什么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