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若梦 为欢几何

“这一生怎样去过”是每个人都可以做的事情,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完成这个思考。

如果对过往的历史、当今的世道逐渐有一些认知,便发现,在到达死亡之前,人与人之间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差异。有些差异是与生俱来的,有些则是自己一路选择的结果。《无问西东》里,沈光耀出身世家大族,家族给予他的条件让他成为一个优秀的人,父母给予他的希望是“能够享受的人生的乐趣,比如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比如同自己喜欢的女孩子结婚生子”。与此同时,随着他的视角,我们也会发现那个十一二岁就跟着父母卖饭为生的少年,熟练的动作,忙碌的为每个客人呈上不同口味的餐食。

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他们有各自的喜悦、忧伤,去评判哪个更好或者更坏是对的么?

现在的我,每天擦身而过、摩肩接踵好多人,大多数时候感觉到的不是善意和快乐,而是一种惶惶然要成为比别人更好、更加成功的汲汲匆匆。

总有好多人讲,贫穷限制了一些东西。诚然,这个世道里,人与人之间存在阶级差异,哦,这个革命时期的词汇已经温柔的转变为阶层差异。但是这种差异对你选择去过的人生产生的实际影响有多大呢?其实,十分富有和极度贫穷的生活我们都无法想象。能够成为限制的并不是贫穷,而是懒惰与无知。

作为蜉蝣众生里的小小一粒,在走向死亡的过程中,有多少事情能够让自己发自内心的喜悦,因着喜悦与真实的自己而不是活着的压力去克服困难、努力进取。沈复先生在《浮生六记》里面讲,闺房之乐、闲情之趣、坎坷之愁、浪游之快,虫草插花、书画香茗、借钱渡难、山水穷游,非举世成名,却处处彰显真实性情,可忆之、记之、悦之、感之,成为人生。

浮生若梦 为欢几何

而自己呢?

近来与老友相谈,他问:“你有多久没有读书了”“你表达力有一些滑落”“要注意保持自己的感受力,提升自己的表达力”… …我回过头来一望,自己陷在那些情绪里,或开心或伤心,那些记忆像一阵稀薄的雾,狂风一吹,什么都不会剩下,真正属于自己的、让自己感到充实、满足的事件,反而少得可怜。

除了迄今为止生活给予我去遭受的这些浅薄的经历,我还有些什么?

你可能感兴趣的:(浮生若梦 为欢几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