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关注|趋利避害本能下的校园霸凌受害者


初入青春期,孩子十分关心自己在同龄人中的社会位置,迫不及待地想融入群体,为此,他们找到了一条残酷的捷径——霸凌。


从小学升初中后,孩子告别了原本熟悉的环境,面临着校园社交关系的重构。拥有一个稳固的社会位置,保证他们不会失去日常互动的参与权,并受到同龄人的尊重和接纳。霸凌者好比校园内的“黑社会老大”,于是非观念尚模糊的孩子而言,他们未必讨人喜欢,却不失为值得敬畏、甚至钦佩的对象。其背后惨痛的代价,由霸凌受害者独自承担。


不管霸凌者谋求社会地位的目的是否实现,他们无疑将霸凌受害者推向了四面楚歌的境地。很难分辨,一些孩子是因为不合群而遭遇霸凌,还是因为霸凌经历而被排斥。


年幼的孩子已经懂得趋利避害:霸凌的旁观者通常害怕,帮助霸凌受害者会得罪那些惹不起的“风云人物”;即使和霸凌受害者稍加亲近,也担忧自己会被当作同类欺负。群体氛围所形成的压力不容小觑,意志薄弱的孩子,更倾向于加入霸凌者的队伍,成为“权势等级”的一分子。这种与生俱来的虚荣本能,使霸凌受害者的孤立处境雪上加霜。


心理学实验表明,霸凌的“鄙视链”在新入学时就已形成,随着光阴流逝,霸凌受害者的卑微地位亦不再改变,这可能是首因效应的影响,更意味着,孩子加入一个群体的开始阶段,是外界采取霸凌干预的关键时机。调查研究发现,仅少数的霸凌行为会持续超两年,新鲜感过去后,通过霸凌提升巩固社会地位的效果,微乎其微,所以,霸凌者一般都会渐渐“撤退”。当然,学校对霸凌的干预,也起到了相应的抑制作用。


你可能感兴趣的:(心理关注|趋利避害本能下的校园霸凌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