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有情(六度万行一)


觉有情菩萨行当中,菩萨慈悲离不开众生,时而降至娑婆世界救渡众生,冀望以觉有情六度万行,作为人生行持基础,就能彰显佛性,回归了脱轮回,在对六度万行,正是菩萨行所具备基本条件。

六度万行第一度:布施度-布施能度悭贪

一、财施-财施本质,就是要众生以自己福余施舍于他人,在财施动机上,欲拯急时之救渡,而非经常性之救渡,避免形成依赖性,急时困厄乃人无法预料,就会时常感受无常到来,而手足无措。

布施财利,是以己福余,来救渡他人、帮助他人,化解困难,长远救渡,乃是教导脱离困厄方法,而非一味以金钱物质救济,易言:给鱼吃不如教捕鱼方法,给予食物不如教耕种、赚钱养家活口方法,财施乃救急非救贫。

二、法施-法施本质,是欲己达己利而下化他人,此法施是以言语教化众生,在法施,能以现学现卖方式救渡众生;例如一句言语,可利他人亦能害他人,在法施必要充实自己,能上求智识而转化成资粮。

三、无畏施-财施、法施皆在自己能有余福时,才能下化于他;而无畏施,主要是让众生可放下身段,低声下气行持,帮助众生,不论任何高位,卷起袖子下化众生,己达而利化,如此以财施、法施及无畏施作化渡。

并以「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心胸作为人生基本体,如此行持无畏、无缘大慈悲心,是作道场栋梁;以无为不求名利、不求高攀心念,作个小螺丝钉,人之行持愈高,愈容易见至不良一面,小螺丝钉才是根本大栋梁。

就是越能低声下气,越能见到平常心、菩萨行,具足觉有情根本,又在觉有情,欲众生以平常心行持,即是菩萨心、佛心了;所以无畏施,是以平常心看待,并非居高而不具德、居高而不具道的常理,作为无畏施圭臬。

第二度:持戒度-持戒能度悔患

一、律仪戒-以戒律作为人生修持的标准,以持戒观察自己是否有逾界行为,所以律仪法戒必要众生能遵守,不逾矩,能长守戒律行持为准则,提供人类众生必要遵守规制与戒律,也就不会逾越此种条纲。

二、摄善法戒-必要众生「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心态,时常行功立德修持自己,以戒作为修身标准,护持正法根本,不作为贪功好德心态,而救渡众生,正是给予人类作摄持,也就必要提升。

三、饶益众生戒-以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心念,而作为行持标准利己利人,以此戒作为戒律的基础,视众生如自己兄弟子女,能利益众生作基础,才能达至无为境界,是对自己成长超越,也能利益众生。

第三度:忍辱度-忍辱能度瞋恚

一、生忍-生忍在人生,是一切横逆无常阻挡,就能以忍作法度,作为平常修身准则,对生忍时常遭逢四周所阻隔,在对生忍(身)之忍,有形能见得到,也就是克服一切横逆、困厄来临,作为忍之修持。

二、法忍-法忍是一切因缘之造就,在无形中加诸于「心」之考磨,因心灵之苦无法用言语所能表达,法忍:虽然是无形见不到,但却是感觉得到,对此法之忍,是忍于心之苦境,能化苦境且消弭于无形。

三、无生法忍-众生因有生忍,又在对「身体触境」而论,法忍乃指「心灵意境」而言,至于无生法忍是大乘修持者,将生忍、法忍所接触之境上,及一切外境、内境皆不忍,亦即「无忍之忍」,正是成道圭臬。

六度万行第一等  布施持戒忍辱真

区分各种不同法  觉悟有情的众生

财施法施无畏施  戒律遵守莫迟疑

生忍法忍无生忍  饶益有情众生持

说明白了:就是根本就无忍,也没有忍之念头,又如此就是超越了忍之界限,世人常说百忍皆在人世之外境,又内境之忍,亦忍在心灵、身体这两者而已,若以「吃苦为吃补」心境,就能生出无忍念头了。

六度万行之布施、持戒、忍辱,首先要能以此三度,作为菩萨行之第一、二、三基础,往下尚还有:精进、禅定、智慧三度,因此菩萨行必具备六度,方能以现世基础改造而成,促成人类成长。

在修持之过程上,大乘菩萨行必要先以小乘菩萨,行径之基础累积才能到达,因而六度之本质,能了脱一切觉有情之菩萨行,倘若不精于通过六度,而能直超菩萨果位者,鲜矣!也根本都不可能。

今日「菩萨行」所剖析,能以己利为出发点,作为来日利他资粮,方不至用罄,这种也就是能由当下来施行,尚且还要有资粮具足,正是点滴累积方能达成,而不是一蹴可几,此为真正能落实于现世者。

你可能感兴趣的:(觉有情(六度万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