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

       看村上春树的小说总是这么顺畅,这是我以前未曾想到的。

        我不得不承认,我很喜欢村上春树的这种写作风格,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很接近我自己对小说写作所追崇的方式,虽然自己写小说不像写诗那么勤,但是自己的内心深处一直跃跃欲试,有心将来好好写小说,而不是以写诗的方式来慰藉自己把玩文字的心境,只是一直觉得自己对于小说的写作还没有能够积累更多的资源,或者说是更充足的心里准备与知识储备,尽管也写过几篇,但是想突破自己有点难。

        村上春树擅长于突出故事的表面来挖掘深层次的东西,而正是这深层次的触及与因此带来的痛感才使他的小说让人在安静的阅读过程中有了隐隐的期盼与情不自禁的对故事情节的探索与人物内心的细细品味与把控。作为读者,在不知不觉中随着主人翁经历一种艰涩的心路历程,这个过程,构成了人物鲜明的个性特征与立体的艺术形象,使读者在读完小说之后仍然沉浸于情节之中,并且有了自己说不清道不明的某种感慨与思索。

        也许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纯粹的完美情结,比如少年时代纯洁的友谊,那种完全发自内心的,单纯而积极的,没有异性差异与隔阂的心灵上的伙伴,只是纯粹的,像悬浮于天空之上的彩虹般绚烂的美好与干净。只是人会长大,慢慢有了性别的意识,有了朦胧的性的向往,内心纯洁的天平开始倾斜。首先有了这种意识的人内心开始泛起小小的波澜,有了挣扎与抗争,想抵御,想遏制,可是长大的现实终于让一切永远不可能回复到原先的两小无猜,轻松自然,执着的抗争与抵御只会带来心灵的伤害,于是小说中的白,这个美丽纯洁,弹得一手好钢琴,像天使一样的女孩终于没能安全走过自己的青春期,她害怕那种纯洁情谊的丧失与不可复回,终于病态地提前扼杀了这段情,让亲如五只手指的伙伴在瞬间分离,并且在各自内心深处造成不可挽回的挫伤。作的自卑与隐忍,黑的含蓄、牺牲与最终的逃避,青和赤回归现实后似乎颠覆人生的职业生涯,这一切的一切都似乎隐射着一种真实人生的无奈又理所当然。只是痛感仍在,疑惑仍在,于是才有了十六年后作寻求答案的征程。这是一种成长历程的追寻,也是对人性深处情感取向的拷问。作因为被无端踢出好友圈曾一度有轻生的念头,后来的十六年来始终不能回归正常轻松的人际交往圈子,最后在女友的鼓励之下才有了寻求答案的勇气与信心。这样的征程其实也是作对自己内心的矫正,当他终于消灭了内心的恶魔,作有了真正开始新生活的强烈的向往与冲动,我想无论女友能否最终和他走在一起,作的未来可以风平浪静,内心也可以完全释然了。

        其实,每个现实中的人都有这样不为人知的心路历程,只是大多很淡,不为人所察觉,或者俗世里的人们大多不可能深究于内心深处的点点痛感与伤怀的体验。现实中的生存压力已经盖过了内心深处真实的痛痒,这大概就是所谓的行尸走肉般的生存状态吧,或者是一种难得糊涂的境界。只是人毕竟是感情动物,每当夜深人静时,悄悄拷问一下自己内心深处的真实希望与想法,像是对自己心灵的一次慰问与体贴入微的呵护,也不失为一件值得去做的事情吧。

        挺奇怪的,村上春树的小说总能让我想起很多,有些与他的小说有关,有些似乎是由他的小说而派生出来的,不管怎样这对我来说也算是好事,毕竟我也是在用心思考的。

       我写长篇,也一定要写像村上春树这种风格的,这才有嚼头,有痛感,有体会,有隐隐的心灵深处的共鸣。   

                                     (写于2014-02-13)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