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心能容万物,大海不择细流

归元寺墙壁上的歇语,摘录出来特别喜欢

虚心能容万物,大海不择细流,

学会生公说法,唤起顽石点头!


悟:

前两句好理解,虚怀若谷容得下是是非非、万事万物,像大海一样,容纳百川也不挑剔、排挤、嫌弃丝丝细流!

后两句来自一个典故:晋宋间高僧道生法师受辱离京(建康),在苏州虎丘山对一群石头说法,群石头皆点头的故事。生公是指道生法师

我的理解是:像道生法师一样秉持真理,宠辱不惊,执着布道,实践落实真知,即使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

虚心能容万物,大海不择细流


山高益壮志,石古藏灵根
晋宋间高僧道生法师

道生法师(355-434),中国东晋、南朝宋时高僧,今河北平乡人,是鸠摩罗什的著名弟子之一,时人称其为“涅槃圣”。

晚年的道生法师,孤明先发,在《大般涅槃经》未曾广泛传译的情况下,勇敢地提出“一阐提也能成佛”的主张。

拘守经文字句的僧众不理解这一学说的伟大,将道生法师逐出建康。

离开京师后,道生法师仍然坚持他的观点。相传,道生入今苏州虎丘山,曾聚石为徒,讲《涅盘经》,说到一阐提有佛性,群石皆为点头(见《佛祖统纪》卷二十六、三十六)

不久,道生法师又来到庐山,受到庐山僧众的热烈欢迎。元嘉七年(公元430年)底,昙无谶所译大本《大般涅槃经》传到建康,经中果然有“一阐提也能成佛”的经文,京师僧众深感歉疚,力邀道生法师回到东晋首都建康。这时,“涅槃圣”的尊号传遍了大江南北。

你可能感兴趣的:(虚心能容万物,大海不择细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