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部门平衡计分卡设计思路

平衡计分卡,实际是将组织愿景细分为财务、客户、业务流程、学习成长四个部分,从而平衡股东、高层、消费者、员工利益的一种考核方法。从这四大角度,似乎这是CFO,CEO,CMO和CCO的事情,如何细化到营销上呢?

Moira的小提示:不妨换一种思路,成立营销部门后,财务、客户、业务流程、员工成长,要如何去组织管理?

(一)如何划分营销部门?

(二)财务指标设立的思路?

(三)客户如何划分?

(四)业务流程是否合理有效?

(五)员工的积极性/稳定性?


(一)如何划分营销部门

从“市场营销观念”到“4Ps”到“4Cs”到“顾客让渡价值”

如何对营销进行定义,并进行分工组织,总要有理论去支持。

市场营销观念提出了“四大法宝”:顾客需求、目标市场、协调营销以及通过满足顾客需要创造公司利润,按照这个思路,可以匹配出产品研发、市场研究、品牌推广和客户服务四个部门;

按照4Ps理论,可以有产品(研发)、价格(市场调研)、通路(渠道)、促销(活动策划)四个部门;

按照4Cs的说法,又可以有消费者研究部调研需求,当今时代主要通过数字技术部门来体现,互/物联网、云、大数据研究分析等;

Moira以为最简单的还是“顾客让渡价值”这种说法,如何发现顾客,发现顾客需要的,并降低他所需要的成本,是营销的本质工作(流量和转化),因为不管怎么说营销的目的就是让公司的产品/服务被人消费。

来源MBA lib 菲利普·科特勒在《营销管理》一书中提出, “顾客让渡价值”是,指顾客总价值(Total Customer Value)与顾客总成本(Total Customer Cost)之间的差额。顾客在选购产品时,往往从价值与成本两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从中选择出价值最高、成本最低,即“顾客让渡价值”最大的产品作为优先选购的对象。

顾客总价值是指顾客购买某一产品与服务所期望获得的一组利益,它包括产品价值、服务价值、人员价值和形象价值等。

顾客总成本是指顾客为购买某一产品所耗费的时间、精神、体力以及所支付的货币资金等,因此,顾客总成本包括货币成本、时间成本、精神成本和体力成本等。

企业为在吸引更多顾客,就必须提供比竞争对手具有更多“顾客让渡价值”的产品。

为此,企业可从两个方面改进自己的工作:一是通过改进产品、服务、人员与形象,提高产品的总价值;二是通过降低生产与销售成本,减少顾客购买产品的时间、精神与体力的耗费,从而降低货币与非货币成本。

需要产品、服务——那么产品研发/渠道管理——解决货币/时间/体力成本

需要服务人员——于是售前/售后/培训——解决时间/精神成本

需要形象——所以品牌/设计/售后——解决时间/精神成本

而具体如何划分部门,实际同业务特征和高层基因有很大的关系。比如,

做一个标准的快消商品,比如卫生巾,想要扩流量和转化,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掌握商品进销存能力的运营,拥有电商和线下商超资源的渠道经理,擅长推广和设计的品牌经理,是公司制胜的法宝;

做一个标准的服务产品,比如SaaS软件,那么软件研发、售前大客户运营,售后客户执行肯定是公司的核心岗位;

而做一个非标的服务产品,比如手机回收,因常规的促销价格战没有意义,在产品合格的前提下,掌握各大运营商/门店入口资源,能协调多方关系的“公关/财务/投资人”是营销的核心岗位。


(二)财务指标设立思路

如果说财务是为股东服务,那么财务指标衡量了股东的欲望、视野和心智。同时,向股东阐述清楚指标的意义,也是合格的CFO和高管人员必备的素质。

财务指标应该是阶段性的,对一个树苗的要求和对一颗大树的要求肯定不一样。可分为成长期、维持期、收获期三大阶段。

以销售部门为例

成长期主要考核市场占有率、销量、消费者数量,也就是吸粉能力,用以检验产品/服务是否合格;

而维持期就一定要新增现金流和投资回报率的考核,同时用户生命周期和每新增一个用户所需的成本要定期关注,用以检验产品/服务的黏性和变现能力;

收获期的主要指标就是金额的大小,无论是销售额还是现金流,同时经济附加值也应被创造出来。

具体使用哪种指标,笔者不多赘述(主要因为真的挺多的,哈哈),这里主要分享思路。


(三)如何划分客户

新时代的客户管理,绝不仅仅是请上帝们喝酒唱歌这么原始粗暴。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面对海量的用户信息,对用户进行科学的生命周期管理,是一家优秀企业的基本素养。

从CLV“顾客终生价值”(Customer Lifetime Value)上考虑,企业在品牌管理过程中可以从三个维度来把握顾客生涯价值

  ①是顾客维持时间维度,相当于“长”,企业通过维持与顾客的长期关系,获得较高的顾客生涯价值;

②是顾客份额维度,相当于“高”,指企业所提供的产品/服务占顾客总消费支出的百分比;

③是顾客范围维度,相当于“宽”,显然企业总的顾客生涯价值的大小与它的顾客范围直接相关。

对客户划分打标签,是客户管理的重中之重,是一切的源头,没有对客户进行打标,哪里有什么梳理、精细化运营一说?只能是“扯淡”了。

这里又可以有四个维度——

1. 业务维度,比如2B,2C,通信部门,服装部门等;

2. 属性维度,比如事实标签/模型标签/预测标签

3. 时效维度,比如静态标签/动态标签

4. 应用维度,比如广告系统等

实际上,标签梳理不仅仅是客户管理的重点,品类/商品/销售管理,都需要合理完善的标签保证数据服务的准确性,这就要求在系统搭建初期,就有数据/业务运营的介入。标签是否合理,不妨从上面合计7个维度来考量,最后确定出符合公司发展的平衡计分指标。


(四)业务流程是否有效

如果说财务指标是为股东服务,客户指标为消费者服务,业务指标就是为高管服务了。

业务流程的有效性,既保障了高管的利益,也是考核的核心。流程除了服务资产管理、风险控制,也同当前部门的人力资源情况有关。不同的人力属性,都会影响部门执行流程。有时候,小伙伴可能会被主管要求“小A, 把现在的活动流程梳理优化一下,画个结构图出来”,这实际上从侧面展示了主管对业务流程的把握还不够,因为流程图只能他来画。

业务流程要为部门员工的积极性服务,不合理的流程往往保障了高管的利益却伤害员工士气,成为公司的隐患。

以仓储分拣为例,有“摘果法”和“播种法”两种——

1“摘果法”指员工按照订单,将对应的商品一个个选出并打包,优点是可以将订单和员工对应上,便于管理,缺点是占地面积大;

2“播种法”指将多个订单合并后,将对应的商品集中选出后提供给员工打包,优点是节省面积且支持海量订单,缺点是需要等待订单合并,增加了人员管理难度;

如果一家企业不缺仓库但是安全生产管理能力欠缺,不妨使用第一种;如果它很擅长资产管理,第二种是更受欢迎的选择。


(五)员工的积极性/稳定性

在Moira 的观察中,在成长期和收获期加入公司的员工,多能得到足够的成长或是合理的收入(同时间消耗成为正比)。

而维持期的小伙伴们,往往是最难受的,正处于股东对公司收入和现金流要求严格的风口,员工的利益被大幅压榨。 老员工迟迟不涨薪不晋升,也就不好好带新人;新员工做牛做马天天加班,也学习不到高质的知识。

有远见的公司,一定是从制度上解决问题。丰富多彩的团建活动,体贴暖心的员工关怀,专业的企业大学,全面完善的培训,合理的知识产权保护,从多个维度去保障员工的利益。

如果说,多数的企业不得不成为金字塔型,那么底端也要尽可能的变成圆形,才能成为不倒翁。

员工离职率,可具体到时间(3天内,3个月内,半年内,2年后等);

员工晋升率,可具体到频率(1年2次,3年1次,5年1次等);

而员工团建次数,企业文化的汗衫/工牌,新员工欢迎介绍流程,老员工入职N周年感谢,这些是否有写入公司管理,也是一家企业人文情怀的表现。


以上,关于营销部门平衡计分卡设计思路就写到这里,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祝天天开心哦☺~


作者:Moira元,2011年开始在互联网广告监测/电商运营领域工作,个人公众号【Moira的report】

欢迎关注,交流!

你可能感兴趣的:(营销部门平衡计分卡设计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