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防疫

      在传统史籍中,对流行病记载的名称有疫、疾疫、疠等,一般统称为疫,合称疾疫。《周礼》载:“疾医:掌养万民之疾病,四时皆有疠疾⋯⋯”《吕氏春秋》载:“季春行夏令,则民多疾疫。”东晋葛洪在《肘后备急方》对瘟疫的论述是:“伤寒、时行、瘟疫,三名同一种耳⋯⋯其年岁中有疠气,兼挟鬼毒相注,名为温病。

      最早记载疫情发生是在周代。鲁庄公二十年夏,“齐大灾”。按照《公羊传》的解释,此大灾即大疫。隋代大业八年,天下大旱,继而发生大疫,染疫者多死。宋朝庆历八年,河北发生大水灾。次年三月,又继发疫灾。金朝开兴元年,汴京大疫,50日间,“诸门出死者九十余万人,贫不能葬者不在其数”。元代至顺二年,衡州连年大旱,接着发生疫疠之灾,“死者十九”。

                          古人防疫方法

一、疫情监察报告

      秦汉时期已有一套疫情检查和患者隔离措施。如《云梦书简》中说到疫情申报制度,乡里有了疑似病例,典甲(即乡长)有责任调查、报告,然后上面派医生来检查,如果属实,即进行隔离治疗。

二、隔 离 治 疗

        这种方法最早记载见于《汉书·平帝纪》:“元始二年,旱蝗,民疾疫者,舍空邸第,为置医药。”

        而到了南北朝时期,则已成为制度。萧齐时,太子长懋等人曾设立了专门的病人隔离机构——六疾馆,以隔离收治患病之人。唐朝时,佛教寺院设立的“病坊”用于隔离麻风病人,内有僧人为患者治病。南宋政府在各地建立“安济坊”,病人依病情轻重异室居住,“以防渐染”,医生要制作病情记录,作为年终考评的依据。

三、以毒攻毒

      东汉王充在《论衡》中提出“夫治风用风,治热用热,治边用密丹”,他将这种方法称为“以类治之”,说白了就是以毒攻毒。这种治疗思想在中国最早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中就有阐述,《黄帝内经》认为治病要用“毒”药,没有“毒”性的药治不好病。

      "毒"药,没有"毒"性的药治不好病。虽然远古时代的人们对疫病的认识还十分有限,难以从机理上全面揭示疫病并提出科学的防疫措施,但以毒攻毒的免疫观仍然具有朴素的科学道理。

四、自然免疫

      宋代针灸专著《资生经》中说:"凡著艾得疮发所患即瘥,不得疮发其疾不愈。"与被动防御的思路不同,艾灸可以通过主动出击,制造出人体需要的"天然疫苗",由于针对的是特定环境中正在流行的各类疫病,因而它又具有普遍适应的特点,还是一种"全能疫苗"。

        虽然受制于艾灸操作的方式,与直 接 注 入 特 定 疫 苗 相 比 , 这 种"天然疫苗""全能疫苗"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从量上看还有不足、从针对性上看还不够强,但它仍然具备良好的医疗保健效果 , 人 们 总 结 出 " 三 伏 灸 " 、"保健灸"等形式,以此来增强自身的免疫能力。

五、城市公共卫生管理和设施建设

      在河北易县出土的战国时代燕国下都的陶质阴沟管道,即为我国早期的地下排水设备。在宋代温革著的《琐碎录》中提出:“沟渠通屋宇洁净无秽气,不生瘟疫病”。南宋真德秀在泉州任职期间,鉴于泉州城内水沟湮阏岁久,“淤泥恶水,停蓄弗流,春秋之交,蒸为疠疫”,乃作《开沟告诸庙祝文》,兴工清理沟渠。

      宋代吴自牧《梦粱录》载:南宋都城临安等地人民习用马桶,并已有专门以倒马桶为职业的人,时人称之为“倾脚头”。还记载当时已普遍设立浴室;除此以外,为了保持环境卫生,唐代《千金要方》中就有“常习不唾地”之说,即要求人们不可随地吐痰。个人卫生方面要求就更多了,“病从口入”等等,最滋润的是官员,还有“沐假”。秦汉时,就有了三日一洗头、五日一沐浴的习惯。以至于官府每五天给官员一天假,也被称为“休沐”。


作者:孙鹤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国古代的防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