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往浅游散记——淮安不小

      到淮安后,越来越强烈的感觉是,这个地方该来,来得值,以前对淮安确实是太不了解了,太多先入为主的错误印象了。

      过去,不知为什么,并未到过淮安,也基本上没看过介绍淮安的文字,我对淮安却先有了印象,以为淮安“小”,多是江淮乃至江南老城古镇的水色旧貌。

江南老城古镇的水色旧貌

      “淮扬”的名气倒是如雷贯耳,但也是只知其“扬”乃扬州,而“淮”则以为只是河系之谓,并未想到淮安。

      然而,我错了,错完了。淮安,哪里“小”?哪里只是水色旧貌?行走在淮安,入目而来,满眼新城新区广铺阔展,高楼大厦栉比鳞次,道路交通衢畅途敞,市容清新爽丽,完全是一座充满新锐现代气息的时尚新城。就城市面貌而言,新淮安一点不输扬州。淮扬淮扬,淮安扬州比肩飞扬。

新淮安一点不输扬州

      当然,老城古镇也在,如“河下”,如“清江浦”,小而雅的水色旧貌犹存,但这都只是宏大新城中一隅被刻意保留下来的一小片文化物存了。

      不过,还有一点需要纠正,那就是,如历史同期比较,以为旧淮安小,也是一种错误认知。

      淮安曾是明清两代总督漕运部院所在。

淮安曾是明清两代总督漕运部院所在

      现在总督部院遗址的地下,修建有“中国漕运博物馆”。详细介绍了中国千年延续的漕运历史。

部院遗址的地下修建有“中国漕运博物馆”

      看过展览,才知道漕运,也才知道淮安,居然有着如此非凡的历史。

      漕运是什么概念?是1729公里运河的广大水系,是数以百万石粮食以上的巨大年运输量,是十万余众兵工万余河海船只的浩大从属。须知,明清两代,之所以可以京都北方,乃至几百年来大半个中国物资供给可以运转自如,得亏了有一条贯通中国南北的大运河。可想而知,运河及其漕运多么重要,完全可以说是命脉所在。而这个命脉的中枢,明清两代,皆在淮安,淮安的政治地理地位该有多么重要,淮安的历史作用该有多么大!

      漕运,还意味着文化的流播和交集,这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也不一定只在淮安枝繁花茂,但一定是淮安关联过的,也一定是会有痕迹的。《西游记》吴承恩和《老残游记》刘鹗,先后出自明清淮安,当为例证。

还意味着文化的流播和交集

      如今,总督部院地面清理出来保留着的庞大遗址,依然可辨当年的威赫气势。据载,部院占地三万平方米,建筑规模宏伟,有房213间,牌坊3座。机构庞大,文官武将及各种官兵达270多人;下辖储仓、造船厂、卫漕兵厂等,共约20000多人。

      当年淮安,何可言小?简直了得。

      有着悠久历史的漕运,终结于清末,归因为河道壅淤和海运陆运的后来居上。枢纽漕运的作用既失,淮安盛名渐淡,景象渐衰,也就在所难免了。这大概就是淮安之所以先被我看小的原因吧。

      现在,漕运已成过去,总督部院地面建筑俱已无存,空有遗址展显着一大片寂寞。而曾经见证过漕运繁忙的镇淮楼,还在那里,人群密集,煞是热闹。

镇淮楼,还在那里

      镇淮楼应该很清楚,淮安的新貌,是从旧有的漕运经济中脱胎换骨而来的大繁荣。

你可能感兴趣的:(东往浅游散记——淮安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