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方法

我听过一位老师执教古文《杨氏之子》,提炼了两个方法:一,借助注释学习古文;二,借助插图,学习古文。老师要孩子运用这两种方法,自觉迁移学习新的古文。实际上,这两个都不是方法。所谓“借助”,应该是一种指令。如同“联系”,都是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发出的一种指令,而不是方法。学生能够在课堂上联系生活、联系上下文理解,能够借助插图、借助注释来学习,都不是因为使用了“方法”,而是源自一种几近于本能的,经历反复多次重复形成的,浅层的能力。到此,还剩一个问题:为什么这样了,学习还有效果?因为学习的任务太简单。诸如之前的“发现”与“发明”,不“联系”也能说个八九分。

问题来了,什么才是方法呢?

方法,应该是可拆分,可执行的,是一个又一个有序的步骤建构。

还以统编四上“提问策略”单元教学为例,如何让学生提出优质的问题呢?有没有可行的方法,能让学生在经历学习步骤之后,几乎人人能达到“提出优质问题”的效果呢。结合大家关心的步骤,我归纳如下:

第一步:细读课文,关注内容。

你要想提问,必须好好读课文。文中写的是什么?由哪些语言文字构成的?这都仰仗于阅读,细致的阅读。因此,提问不是靠“硬想”,而是靠阅读做“先锋”。读了,就有感觉了。《蝙蝠和雷达》究竟写的是什么?文字风格如何?二者关系怎样,读了就知道。

第二步:驻停思考,关注焦点。

驻扎在文中那些能够拖拽住你的地方。例如:那些让你有点惊诧,有点意外,有点搞不懂的地方。往往这个地方,就是文章写作的焦点,就是值得高度关注的地方,理应多读几遍。集中读,让“感觉”不断积累。例如解释“蝙蝠如何靠超声笔辨别障碍物”的段落,就是焦点。蝙蝠的这一“特异功能”是要通过一句一句清楚地叙述,才能让读者理解其中的操作流程的。弄懂这个“焦点”,不需要问的,就不要问。值得问的,就凸显出来了。

第三步:持续搜索,延展捕捉。

焦点之所以是焦点,就意味着不是一次性呈现。在一个地方比较集中地出现后,往往会在随后的文章中再见。因此,可以根据自己驻思的焦点,持续关注,看看这个“点”后来发展成什么线索?扩展成什么状态?出现什么变化?突出哪些矛盾?注意,做到这一步的时候,问题,几乎就浮现出来了,也就是说——有问题在你的脑海里徘徊,来找你了。还比如这个超声波,雷达是如何借鉴的呢?飞机是怎样运用的呢?这些都是前文焦点的后续线索。

第四步:前后对比,提出问题。

比对前后,发现这个“点”的变化,这个“点”发展出来的脉络,延展开来的扇面,或者看到前后演变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找准自己的感觉,抛出属于我的问题。例如:蝙蝠如何分辨障碍物和食物?雷达就靠这个够么?科学家为什么不多试验,多选择一些动物呢?

瞧,自然而然地,按步骤,用方法,提出的问题与众不同。

想,之前如同口头禅一般,念叨的“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是不是最多仅能算是标签式的“方法”。

好吧,我们都要认识到,这些步骤方法用多了,用熟了,到了最后,也许就是一念之间的自然反应。做出反应之后,硬要你说出“刚才,你用的是什么方法”?也许最佳答案还会回到“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因为标签、口号,他们的作用就是在这个时候发挥得淋漓尽致。

你可能感兴趣的:(阅读方法)